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分享一下【关于如何做好管弦MIDI编曲动态的心得】!!~

( 127 )
 
[收藏]
-  第 1 页  -
#1 19-11-28 14:52

分享一下【关于如何做好管弦MIDI编曲动态的心得】!!~


7040
前言:
先说点儿没用的~人是奇怪的生物,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朴素的道理、越基础的知识,越会觉得没价值!~这是人类的劣根性!!~
所以我【对于自己吃饭的MIDI方面技术】从来只是分享意识,不分享具体方法!~原因也是非常简单和现实,大家都会了、都比我做的好了,就没人找我干活儿了!~养家吃饭就是问题了!!~

这次也算回馈一下一直支持我的坛友们,谢谢你们对我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正文:【关于如何做好管弦MIDI编曲动态的心得】


一、善用采样音源的力度分层
力度分层是个好东西!~它变化的不单是【音量(波形的振幅)】,还有“情绪”和【响度】!~
见过有人在卷帘窗里写完音符就直接画表情的,音量的变化是有了,但就是不像真人实奏的那样富于变化和生动!~想模拟这种“变化和生动”就要去做!~别嫌麻烦!!~必须花时间研究真实乐器的演奏方式、特点、规律、听感!!~

有人会说:“你这不都是废话吗,这些我全都知道啊!”~
那你都下功夫做了吗?!~知道和实践是两码事儿!!~想让马儿快跑却不给马儿吃草,这是不对滴!~


二、善用表情和音量包络
通用的表情和音量包络的CC控制器分别是CC11和CC7(也有音源用CC1的,因音源而异)~说一下CC11和CC7的区别!~
CC7的学名叫【主音量推子】,实际控制范围是“最大音量”到“负无穷”(也就是没声儿)~
CC11的学名叫【副音量推子】,实际控制范围是“10db”左右,或“最大音量”到“负无穷”(也就是没声儿)~【具体因音源而异】!~
可以基本理解为CC7音量变化大,CC11音量变化小!~二者可配合使用,CC7负责整体音量走向包络,CC11负责个别地方细小的音量变化包络!~


三、在工程中单个音源的【基础音量设定】
这个很重要!~有的人说“音源使不上劲儿”想让他强的时候音量和力度都到头儿了!~
这些朋友的问题出在【只会做加法】!~用的乐器越多,在单个Kontakt(或其他音源)的【初始音量】设定上要相对越低!~数字音频的最大不失真电平在【0db】,所以做大动态编曲时要留出充足的“音量电平动态空间”!~声音大了想做小很简单,但你的初始音量都快接近“0db”了,再想使劲儿的时候你往哪儿去啊?!~


四、适当增大监听音量
和“三”紧密关联并【同理】!~


五、明确【音量】和【响度】的概念
又有人要说了:“你竟说废话,音量和响度不是一回事儿么”~
基础知识很重要!~就像有人经常混淆“声像”和“声音的相位”一样!!!~

“音量”和“响度”有联系,但是确是两个概念的两回事儿!~
“音量”指的是波形的物理振幅,“响度”指的是人耳主观的听觉感受!!~

不明所以的去找一找“人耳等响曲线图”看看!!~


六、编曲中对【音量】和【响度】的把握
和“五”紧密关联!~
在编曲中对【音量】和【响度】的把握,主要涉及写作!~
整体上简单的说,在人耳敏感的频率区域进行合理密集的编写,“响度”就相对较高!~

各个乐器音色的特点,结合上述第一、二、三条的方法,可以实现【听感】丰富的【响度动态变化】!!~

编后语:
编曲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美学感知能力,又要懂相关的技术!~
所以有时候网友提问“你那个是怎么做到的?”有时候不是不能说,而是你问的这个简单的问题我要花很大篇幅和精力去解释(包括概念性的、美学上的、技术上的等等)!!~

而且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不知感恩、不知回馈!~经常看到有人发帖提问直接问个问题就完事儿!~有人热心回复也不知说谢!~类似这种人我想说,去娘胎里回回炉吧!~扯远了!~
想做好芝麻粒儿那么大的事儿,往往要付出西瓜那么大的努力!!!!!!!~

以上是我个人对【关于如何做好管弦MIDI编曲动态的心得】!!~希望对此问题有困惑的朋友有帮助!~



本帖最后由 祁光远 于 19-12-3 10:58 编辑

1791
#2 19-11-28 15:01
感谢祁老师的无私奉献!

15448
#3 19-11-28 15:03
好文章。。。。。。

点赞。。。。。。

7694
#4 19-11-28 15:06
第四点其实非常重要——增大监听音量。

143
#5 19-11-28 15:13
感谢祁老师无私奉献,平日一直关注祁老师的作品,管弦MIDI做的真的特别棒,很是羡慕。以上内容文字虽不算多,但很精辟,收藏学习了!!

2269
#6 19-11-28 15:15
支持

383
#7 19-11-28 15:15
感谢祁老师分享的干货!

517
#8 19-11-28 15:24
受教了!谢谢祁老师的分享

2171
#9 19-11-28 15:33

3486
#10 19-11-28 15:36
感谢祁老师

176
#11 19-11-28 15:55
感谢祁老师!

746
#12 19-11-28 16: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32
#13 19-11-28 17:36
平时聊天我一说我要画控制器包络线总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一向以来每个音符的力度都要调整,每个步进都要用鼠标去绘制控制器曲线,这使我编曲耗费的时间很长。但聊天的时候我感觉得到这样做的人不多,他们会说就开头画一下结尾画一下得了。

676
#14 19-11-28 17:41
其实第三点是我以前很纠结的一个问题~但是后来做的多了就想明白了,声音大和小是相对的,包括“力度”的调整也是很讲究的。真实乐手演奏的时候,上来就用差不多最大力道去拉奏吹奏,怕是想再加大力道就不可能了。原理是一样的~哈哈哈!感谢祁老师分享!

476
#15 19-11-28 17:57
感谢前辈分享 受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