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新手求助] 请教PCIE4.0 nvme SSD读取速度对软音源使用的影响

( 12 )
 
[收藏]

180
#1 22-12-2 08:53

请教PCIE4.0 nvme SSD读取速度对软音源使用的影响

准备换个固态,请教有使用经验的老师。3500M的pcie4.0固态和7300M的pcie4.0固态在大型软音源的使用上有多大区别。比如好莱坞钻石版等对硬盘读取要求较高的音源。会爆音、卡顿还是仅仅加载速度慢可正常使用。4k读取相差是不是很大。请不吝赐教。谢谢

2113
#2 22-12-2 09:20
我也很想知道,是不是最终由4K随机读取决定的?

942
#3 22-12-2 09:49
好像很多零碎小文件的kontakt音色库,是看4K。那整合成了大个文件的音色库,是否就不需要看4K了呢?

1694
#4 22-12-2 10:28
采样音源都是小文件,看4K就行,3500、7000体验起来根本没啥区别。

10845
#5 22-12-2 11:18
没啥区别






7694
#6 22-12-2 12:43
kontakt类的音色,应该会有读取性能的收益,因为kontakt的音色库都会把那些“巨量级”的采样打包成大文件,所以可以从硬盘的连续读取性能上获得收益——不过应该差异也不大,因为每秒3000多M的连续读取速度其实已经足以应付任何音色,换成7000多M的也只不过是从“丝滑”变成“更丝滑”。


至于好莱坞。。。。。因为它的音色库是由几万个小文件构成的,所以主要考验的是4K性能,连续读取速度再快其实也因为受制于4K效率因而发挥不出来。。。。

不过,即使是好莱坞,连续读取速度3000+的固态硬盘也足够应付了。

257
#7 22-12-2 16:44
做两首歌就赚回来了,何必纠结

180
#8 22-12-2 17:50
南宫浩 发表于 22-12-2 12:43
kontakt类的音色,应该会有读取性能的收益,因为kontakt的音色库都会把那些“巨量级”的采样打包成大文件, ...

谢谢

180
#9 22-12-2 17:51
samstudio2011 发表于 22-12-2 16:44
做两首歌就赚回来了,何必纠结

谢谢,了解一下。看看那个性价比更高

180
#10 22-12-2 17:52
yamahacs2c 发表于 22-12-2 10:28
采样音源都是小文件,看4K就行,3500、7000体验起来根本没啥区别。

谢谢

7694
#11 22-12-3 09:44

注意一个事:电脑上如果有杀毒软件的话,一定要去设置一下它的病毒监控选项,把音色库目录设置为安全监控的“排除项”。否则,杀毒软件会对任何读取的文件进行检查,这会严重损害采样文件的读取效率。

1098
#12 22-12-6 01:13
南宫浩 发表于 22-12-3 09:44
注意一个事:电脑上如果有杀毒软件的话,一定要去设置一下它的病毒监控选项,把音色库目录设置为安全监控 ...

这样理解,4K是性能下限,顺序读写是性能上限,那SATA固态和m.2固态(pcie3.0-4.0)对于编曲读音色,下限是差不多的?

那如果封装的好的大文件(不像好莱坞这种碎沫沫文件),读取自制大型管弦模板,几GB/s的顺序读写会显著优于SATA固态 600M/s吗,实际体验上看?

之前有个帖子好像说m.2比SATA的固态,实际使用上只快一半的感觉?

我现在有两块SATA固态组raid放音色,顺序读能到1G/s了,还有必要上两块m.2固态吗?

7694
#13 22-12-6 07:03
次奥啊 发表于 22-12-6 01:13
这样理解,4K是性能下限,顺序读写是性能上限,那SATA固态和m.2固态(pcie3.0-4.0)对于编曲读音色,下限 ...

飞来音跟我说过,他曾经用好几个M.2固态硬盘做raid0进行试验(也就是让顺序读取速度倍增)发现用来跑kontakt格式的大块头管弦乐音色,确实可以跑更多轨而不爆音卡顿(就是那种无脑加乐器轨加到爆音卡顿为止的试验方式)。

我个人没有这样进行过极限试验,因为倒腾那些大块头音色太麻烦了,懒得弄~~~~我现在四个M.2固态硬盘组raid0,用来日常编曲倒是从来没有感觉到硬盘导致的瓶颈。


PS:kontakt音色的加载速度则是另一回事,因为很多音色在加载的时候是有一个开壳解压过程的,这个过程不止与硬盘性能有关。所以你硬盘性能再好也只能乖乖等~~~ 本帖最后由 南宫浩 于 22-12-6 07:07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