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经
若夫人心,本无染着,如水澄澈,如镜虚明。因缘所触,起诸幻相;情欲交驰,遂生尘劳。尘劳既积,则心如猿猴,动无止息,昼夜奔逸,不能自返。
故圣人垂训,百家立言,皆欲令众生返观内照,明心见性。然世人多逐境而迷,见利而竞,见荣而趋,见辱而怒,终日奔波,不知其心,何所安也。
心若不安,纵有万锺之禄,万乘之势,犹不得欢。心若安定,虽处茅舍,亦如在天宫。是以经曰:“一念清净,处处真如。”
清净者何?去贪欲,去瞋恚,去痴妄,返本归源,是名清净。譬如明灯一盏,风定则光照四隅;若风吹摇,则光影纷乱。人心亦然,静则自明,乱则昏昧。
修心之法,不离三事:一曰观身无常,二曰观心无我,三曰观法如幻。身既无常,强盛不久;心既无我,喜怒皆虚;法既如幻,荣辱不真。三观既立,则贪恋自轻,嗔怨自消,愚痴自破。
众生常患于欲,欲无涯,求无止。富贵而欲增,贫贱而欲切,未尝一日知足。是以古人有言:“知足者富,知止者安。”知足之人,虽卧地而眠,若处锦席;不知足者,纵登帝位,犹怀饥渴。
修心者,当如流水,不拒细石,不择高下,随方就圆,而终归于海。又当如青松,不改本色,历霜犹翠,傲雪弥坚。若能如是,心自不动,境不能摇。
世人所重,不过荣华富贵;世人所畏,不过生死离合。然荣华者,朝荣夕悴之花也;富贵者,转瞬飞灰之烟也。生死者,古今同归之途也;离合者,四时循环之理也。悟此,则不悲喜于一时,不系缚于万象。
心若常觉,念念皆明,则行坐皆道,语默皆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亦真亦幻,亦有亦无。
是故修此清心经者,当日诵之,夜思之,行之于身,守之于心。渐则欲薄,渐则心平,渐则智生。终则超然世外,不为境转,心若明珠,朗照十方。
呜呼!一息不返,即为后生;一念不觉,堕于尘劳。愿闻是经者,皆能觉悟,保此清净之心,行此自在之道,安此长生之理。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please change another browser. 下载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please change another browser. 下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