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Sibelius的VSTi之梦!---关于Sibelius5的综述。

( 22 )
12
 
[收藏]
-  第 1 页  -

503
#1 07-8-7 23:58

Sibelius的VSTi之梦!---关于Sibelius5的综述。

世界上没有哪家软件公司不想把自己的产品做到一流水平,或者说,每个公司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做到业界顶尖水平或者成为唯一的标准。Sibelius也毫不例外。
      从Sibelius3的成长,到Sibelius4的辉煌,从一个由芬兰两兄弟创立的小公司到被Avid收购,Sibelius系列软件无疑赢得了很多人的掌声。而用户们的渴望与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Sibelius5就在众人期待中,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宣传上看,Sibelius5无疑是成功的,至少是如同iphone一样吊足了Sibelius Fans的胃口。从实际应用上看,说实话,还是喜忧参半。
      首先从操作平台上看,S5还是延续了以往S系列的传统风格,保持了易用性与实用性的优点,这类比其他同类软件,就我个人看法,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这种维护传统从另一面看,也让一部分用户觉得这次大规模的版本升级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没有真正质的改变。真的是这样么?!
      从这次版本升级上看,我觉得Sibelius全体Zhi作人员还是真的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在我看来,他们既要想延续Sibelius本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稳定住原有的传统用户,又还想能赶上当今音乐制作界,特别是电脑音乐制作界的潮流,而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Sibelius制作音乐,如此之来,让Sibelius真正成为一个Composition Software,而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Printing Software。
      那么他们的思路呢?
      1.Panorama。我挺喜欢这个功能,经常称之为“总谱机器人”。Panorama功能其实只是个View方式的小改进而已,但实用性很高,页面模式的消失,而直通型谱面让我们阅读每个Score文件更简单方便了。
      2.Idea Hub。我觉得这才是Sibelius系列软件的真正突破。它极大的方便了从上至下几乎每个阶段的用户群体:Professor Composer们那转瞬即逝的动机能得到很好的保存;而那些Junior Fans们则可以利用Idea Libary来走走捷径,提高下兴趣。其实仔细研究下Idea Hub,也蛮简单的。也就是把你自己写好的动机都让你能保存在一起,而且能让你想用到的时候不至于丢失他们。
      前面两个新功能,的确体现了Sibelius系列的传统风格:简单,易用,一目了然。
      而重头戏VSTi呢?这个让Sibelius耗费了3G之多的大块头呢?究竟如何?!
      呵呵。。。用户们的失望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官方也低下了头,这也不过是Sibelius5发布不到30天而已(详情: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195724&extra=page%3D1)。我很理解Sibelius为什么一定要把VSTi拽来,因为VSTi已经是业界的一个主流了,哪怕就是死对头DXi,哪怕是Sonar,都不得不向VSTi低下头,无数的VSTi插件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用户的首选,Sibelius没有理由拒绝它;而且能在Score-Maker Software上引进VSTi,这无疑能使Sibelius一下跃居行内的前列,成为领潮人,同时也可以改变下Sibelius的形象,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Composition Software;从商业的角度上看,和VSTi能勾搭上,无疑会辐射出很多相关的产品来;如此名利双收的事情,Sibelius岂能放过?!
      于是,从Version4.0开始,Sibelius就开始遮遮掩掩地和NI合作,开发出适合Sibelius的Kontakt Sibelius Player.而到了Version5.0, ASIO驱动以及VSTi的支持终于明目张胆的走上了台面,而Sibelius也和NI一道,推出了3G的基本音色库,而且早就准备好了相关产品Sibelius World Sound一道开卖!
       但Sibelius5终究没能在ASIO突破,尽管在VSTi上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抛看程序编写上的错误,单单简单的想想Sibelius本身的功能结构就能想清楚,其实VSTi想说爱你不容易。
       比如,Sibelius本身只默认GM格式音色列表,而众多VSTi的音色列表就需要自己来添加。Sibelius5列出来了这个功能,可笑的事,居然不能启用,不信你试试,Manaul Sound Set被使用的后果就是:Microsoft C++ Runtime Error!软件直接挂掉。
       再深入点,即使这个问题解决了,用户们都辛辛苦苦为了每一个VSTi手动添加了音色列表,但MIDI信息怎么办?!Sibeliu5自定义的MIDI信息还是GM格式的。什么意思呢?也许有些人不太明白了。简单举个例子:pizz命令,在Sibeilius4里面可以直接实现Program change,从弦乐音色(40-44,48,49号音色)转换到45号音色;而你在Sibelius5里面如果使用非GM音色表的VSTi的时候(如 HQ Edriol Orchestral VSTi),你再在任何一个弦乐谱面上写入pizz,它也不会把音色变成拨弦的。原因就在于,GM格式音色表是Sibelius5的MIDI信息所对应的,而且是默认唯一对应的。怎么解决?!那你就为了每一个VSTi而再去编写一套MIDI信息咯,Sibelius4和5都有这个功能(Dictionary)。这将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情?!
没错,还有更麻烦的了,Sibelius5改进了Version4里面的Dictionary菜单,本人试用后,发现突然变得不直观了,也就是说改难了,而不是改容易了(也许是个人使用习惯问题)。如此说来,就简单得一个MIDI信息就能够把用户折腾个够呛了!难道说,Sibelius会为了每个VSTi做一个相对应的MIDI信息库?!或者每个VSTi厂商会为了Sibelius来更改音色列表?!我想都不太可能吧?!那请问,这VSTi功能的实用性是不是打了很大的折扣呢?!
       我觉得在对于ASIO支持上,Sibelius完全是有点自作聪明了。NI公司的Kontakt已经很好了,有很完善的ASIO驱动支持,硬盘的DFD技术,以及音色格式转换功能,为啥Sibelius一定要把Kontakt做成内嵌式,而不是外挂式?!我觉得既然要和Kontakt合作,就应该把它做成一个外挂式,把Playback都交给它完成,内部驱动设置到音色的管理全都可以交给Kontakt来完成,这样一来,难道不是省心省力,且顺水人情,一举两得?!
       也许,对VSTi的支持只是为了吸引所有人眼球的一个噱头而已,毕竟你只有买回家拆了封才会明白这些。而我们用户的眼球和思维也会随着它而去。。。
       有些实用的功能也许正被我们所遗忘:M-C-Copy(Mid-botton Click Copy,鼠标中键复制,自编词,相信很多Sibelius4的用户知道这个功能),Plug-ins,Dictionary。。。。。很多很多,都在追求VSTi的路上被人渐渐扔掉了。。。
       或许反思的不仅仅是Sibelius,我们也该想想了,我们到底用它来干嘛?!
       如果我说,Sibelius能支持Giga音色,大家会相信嘛?!可是,我们在Sibelius里面用Giga音色干嘛?!
       我突然有些担忧,如果ASIO驱动的支持被改好了,Sibelius该往下怎么走?也许,会真的走向平庸。想象下,支持VSTi了,以后也许可以直接Mixdown了(其实已经可以了),再加上Video(也有了),那还叫Sibelius干嘛?!为啥不叫做Cubalius?!或者Nuendolius?!

                                          ------------试用Sibelius 5 完整版之感想

[ 本帖最后由 eddiejiang 于 07-8-8 00:09 编辑 ]
观众反应
Msb

615
#2 07-8-8 05:27
好文,支持啊

126
#3 07-8-8 09:56
Sibelius 4 已经相当完善了... 照楼主说法, Sibelius5 岂不是成了"鸡肋"...

看来Si是要从制谱软件 向 音序器 MIDI软件过渡??

1689
#4 07-8-9 21:50
哈哈,走了个老江,这里马上要崛起个小“jiang”了,文章不错,鼓励一下,欢迎来我的“视觉音乐工作室”打工

37
#5 07-8-10 23:15
好帖!一定要顶!

1183
#6 07-8-11 13:05
很不错的文章,Sibelius 这些做法到有些江郎才尽嫌疑。试想当时一个叫ass.....什么的看图软件,后来定要搞什么修改照片的功能,文件夹管理也弄得找到着北,这也就叫升级了。其实Sibelius 最需要的手绘功能,试想在制谱日益复杂的今天,连一条曲线都被难到,这总说不过去吧。

396
#7 07-8-13 09:35

写得好

的确,SIBELIUS5确实不尽如人意。

503
#8 07-8-13 09:49
S4其实已经够用了,说实话。
其实软件的改进,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在商业利益和软件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始终会存在。
S5有些想法是好的,但角度有点偏了。
我倒是希望S5能支持手写笔,那就真的Prefect了。

999
#9 07-8-28 15:23
我用Manaul Sound Set没有问题,而且成功挂上了民乐音色。
Pizz换音色的问题,可以用Dictionary自定义Staff text配合Manaul Sound Set来解决。
有机会和楼主交流一下。

999
#10 07-8-28 15:28
如果用自定义Instrument来配合Manaul Sound Set,会使民乐用起来更方便。

1120
#11 07-9-3 13:26
说道对于Vst的支持,Overture 4 在两年前已经做的很好了,他那种支持的程度是非常灵活而且专业的,用户可以自由自在的调整Vst插件与Overture之间的任何MIDI关联。而其中的操作有时显浅的,如果你对Sonar,Cubas之类的工作站有了解的话,你绝对不用习惯Overture的Vst系统,因为他们的结构是完全一致的,这都得益于Cakewalk公司,Overture其实就是Cakewalk的子公司的产品。

178
#12 07-9-4 00:41

我就知道

我就知道Sibelius打一个复合节拍就瞎了,至于音序功能,让他们折腾去吧!

126
#13 07-9-4 10:58
如果不考虑回放效果的话,Sibelius制作复合拍完全可以的...

20
#14 07-9-21 22:26
我记得我从用Version3.0开始,就一直用SibeliusKontakt Sibelius Player Gold.
看到了Version5.0竟然用3G的音色库,激动不已。装好Sib5之后,良好的心情首先被Asio的问题打了5折,改称MME输出以后,总算是进了主界面。就像大部分的使用者一样,被迫听了一遍范例曲目 Bebop.sib,感觉仿佛还不如Kontakt Gold. 接下来又试了其他的范例曲目,也没发现太多的提升。然后又把自己以前在Sibelius 4上做的乐队总谱文件,打开。竟大失所望,声音竟然没有溶合到一起,就像初学MIDI制作的孩子的Probe. 当时差点冲动的改回Sibelius4。想想总不能一无是处吧,经1小时捉摸后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是Dictionary菜单里的力度值对应的实际力度和Ver4比,太为夸张。举例子来说,就是再ver4中,你所认可的力度“pp“,到了Ver5中可能弱的几乎难以听见。其次发现,3G的音色库对比以前的Gold最大的改变是,音色选择性大大的增加了,不但多出很多以前没有的乐器,每个乐器的不同音色的选择也丰富起来。可是原有音色本身的改良并不显著,或者是没有改变。当然钢琴,定音鼓等个别乐器的确是好了很多!

楼主所提Sibelius一定要把Kontakt做成内嵌式,而不是外挂式,我想一定是商业目的吧。如果ASIO驱动的支持被改好了,Sibelius真正支持VSTi了,我想肯定是件好事。某些并不需要精良的小样,也许就不必再到Cubase里加工了。而且,如果用户并不需要复杂的音色选择时,可以回到Kontakt Gold的音色。我想Sibelius应该在简单模式和专业模式的切换上,也要考虑一下,这并不费什么事,此外再打谱本身的功能上也不能就此满足,必定在音符的特殊处理上还有一些不如Finale, 这使得国外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社,仍坚持用Finale. 虽然在我看来,Finale从效率上来讲真的是不如Sib.

此外,经验指出,通常情况下用户还是往往要向软件妥协。毕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它,是我们的目的。不谈其他音序软件的再加工,仅指望Sibelius本身能得到良好的音频输出,其实也容易。只是写谱子的时候,力度标记要非常清楚,不要怕繁多就是了。Sib4Kontakt Gold)的老用户,想保持以前的力度标记习惯,可能还要改一下Dictionay的力度对应值,才能获得想要的回放力度平衡。

20
#15 07-9-30 01:40
Sibelius 完全可以打复合拍,也可以正确回放。关键。。。看你灵不灵活,用N-tole+隐藏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多的功能。当然不得不承认finale打复合拍,操作更简单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