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许多火了的歌曲是在家中录制的

( 14 )
 
[收藏]

229
#1 25-6-16 17:04

许多火了的歌曲是在家中录制的

录歌并非一定要在录音棚,随着技术发展和音乐创作方式的多样化,许多火了的歌曲是在家中录制的。以下是一些在家录制并走红的歌曲案例:
1. Billie Eilish - 《Ocean Eyes》
  • 背景:Billie Eilish 和她的哥哥 Finneas O'Connell 在家中卧室录制了这首歌曲。Finneas 负责制作和混音,使用简单的设备(如麦克风和音频接口)完成了整首歌的创作和录制。
  • 影响:这首歌在 SoundCloud 上发布后迅速走红,成为 Billie Eilish 音乐生涯的起点。
2. Justin Bieber - 《Baby》
  • 背景:Justin Bieber 在早期通过 你吐吧 发布翻唱视频走红,他的许多早期作品(包括《Baby》)是在家中录制的。虽然他后来与专业制作人合作,但早期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录音的尝试。
  • 影响:《Baby》成为全球热门单曲,帮助 Justin Bieber 成为国际巨星。
3. Post Malone - 《White Iverson》
  • 背景:Post Malone 在家中录制了《White Iverson》,这首歌最初只是他个人练习的作品,但上传到 SoundCloud 后迅速走红。
  • 影响:这首歌让 Post Malone 获得了唱片公司的关注,开启了他的音乐生涯。
4. Tones and I - 《Dance Monkey》
  • 背景:Tones and I(本名 Toni Watson)在街头表演时录制了《Dance Monkey》的 demo,并在家中进行了后期制作。这首歌最初在 你吐吧 和 Spotify 上发布,迅速成为全球热门单曲。
  • 影响:《Dance Monkey》打破了多项流媒体纪录,成为 2019 年全球播放量最高的歌曲之一。
5. Lil Nas X - 《Old Town Road》
  • 背景:Lil Nas X 在家中使用便宜的音频软件和设备录制了《Old Town Road》。这首歌最初在 TikTok 上走红,随后与 Billy Ray Cyrus 合作推出混音版,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 影响:《Old Town Road》连续 19 周蝉联 Billboard Hot 100 冠军,成为史上最热门的乡村说唱歌曲之一。
6. Fleetwood Mac - 《Rumours》部分曲目
  • 背景:虽然 Fleetwood Mac 的经典专辑《Rumours》大部分是在专业录音棚录制的,但乐队成员 Lindsey Buckingham 在家中录制了一些 demo,这些 demo 后来被用作专辑的基础。
  • 影响:《Rumours》成为史上最畅销的专辑之一,赢得了多项格莱美奖。
家庭录音的优势与挑战
  • 优势
    • 成本低:无需支付昂贵的录音棚费用。
    • 自由度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和录制。
    • 个性化:可以自由尝试不同的声音和效果。
  • 挑战
    • 设备限制:家庭录音设备可能不如专业录音棚先进。
    • 环境噪音:家庭环境可能存在噪音干扰。
    • 混音和母带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达到专业水准。

总结
随着技术的进步,家庭录音已经成为许多音乐人的选择。许多火了的歌曲证明,即使没有专业录音棚,也能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关键在于音乐人的才华、创意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作。


2573
#2 25-6-16 17:12
苍老师作品也是在卧室直接完成 甚至都没下床
观众反应

3208
#3 25-6-16 18:19
家庭录音就是用声学换创作,用质感换自由度。但起决定性的往往是后者。毕竟设备的adda质量已经越来越专业,差别几乎就是声学,照网上的声学diy教程弄出来的声音,也并不比专业录音棚差很多。
观众反应

3208
#4 25-6-16 18:20
黑色柳丁也是在家里录的
观众反应

1401
#5 25-6-16 18:46
所以我一直说不要纠结设备,设备现在都很不错了,技术很完善了,纠结那一点点的提升完全是浪费时间
加强自己的能力才是主要的

1401
#6 25-6-16 19:00
很多大牌的经典专辑也是动圈在教堂楼顶牛棚里录的

2573
#7 25-6-16 20:59
donotok 发表于 25-6-16 18:46
所以我一直说不要纠结设备,设备现在都很不错了,技术很完善了,纠结那一点点的提升完全是浪费时间
加强自 ...

说的太好了

965
#8 25-6-16 21:23
很多著名混音师都是在家里工作的。
因为他家的工作室非常专业。

5
#9 25-6-16 22:51
1.张三没有上过学但是成为了百万网红
2.战场上环境限制 军医在暴露情况下手术把李四救活了
3.外面传染病高发 王五坚信自己不会生病 出去逛街一整天没有感染
总结:
1.读书没有用 主要看运气
2.做手术不需要手术室 主要看大夫
3.传染病不用防治 主要看人的意志
AI对某些人来讲基本等于现代意林了

5891
#10 25-6-17 01:43
                      确实很多老外录音都在家里完成,国外家庭录音室很多,还不乏有很多大咖的私人录音室,它们出过很多举世闻名的作品,他们可以用很少的钱布置自己的录音环境,国外大多人烟稀少,基本不用担心隔音问题,而且很多还是木屋,他们具有天然的一些优势,录音环境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环境的反射声。                                          
                     他们也是很针对性的选择设备,比如会选择低灵敏度的古董麦克风,古董话放,比如古董麦克风灵敏度比现代的麦克风低很多,而动态还更大,抗声压级还更高,不吃声学环境,比如U47的灵敏度只有-40DBV左右,动态范围却是135DB以上,抗声压级也是135DB以上,对声学环境要求低很多,而U87AI灵敏度有-33DBV左右,动态范围却只有120DB左右,抗声压级127DB左右,对声学环境要求很高。
                     话放选择古董电子管话放,因为电子管话放具有天生的优势,就是不容易过载,动态压缩更自然,这又大大降低了后续一系列的混音处理的设备与时间成本,他们对那些古董设备情有独钟,还有对环境和设备的理解,很多还是代代相传,就是爹用完再给儿子,儿子用完给孙子用,很多老外随手弹得一手好吉他,好钢琴,小提琴拉的哇哇叫,当然这些差异的关键,设备和环境并不能够完全决定作品的优劣,而最重要的是人。


本帖最后由 周军 于 25-6-17 01:50 编辑
观众反应

1086
#11 25-6-17 18:45
先看时代,再说别的。现如今十年前的经验,可能现在都变得不好使了,发展太快了

737
#12 25-6-17 18:54
你是不是问的 AI

1401
#13 25-6-17 22:06
在唠几句,论坛上很多的作品从演奏演唱审美水准都垃圾的一逼
几千的块钱的设备都是浪费
经常给人录音的人应该能体会到,一个成熟歌手和成熟乐手本来出的声音就好,设备都是锦上添花
多那一点点细节在现在这种混音里实在微不足道
纠结这个声卡这个麦克那个话放的真没太大意义

721
#14 25-6-18 10:28
同意楼上老师们的观点,设备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在词曲及演唱、演奏质量都在线的前提下,一定的设备差别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词曲粗制滥造,唱功一塌糊涂,再好的设备也无法挽救。
所以很多热歌从卧室走出去并不让人惊奇,让人惊奇的是创作者们优秀的审美、思路和技巧。

34
#15 25-6-19 15:02
设备次要,有人爱听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混的就算一团糊,但是拦不住旋律抓耳好听,有人买单有人循环,就有价值。设备的升级和混音的质量,大体上无非就是精益求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