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的未来
----世界上最流行的乐器将走向何方?
作者:Brendan Power 译 :张羽飞
(网上口琴资源,愿与大家共享,希望转载时注明作者和出处)
口琴是最小的、最简单的乐器之一,但是他和其他乐器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译者注:这个优点往往不被国内口琴爱好者所知),那就是口琴的音阶排列和每个孔得音高都可以按照演奏者的个人意愿调整。这使得在某些方面口琴比其他簧片乐器更具表现力。拿手风琴来说,虽然手风琴得音域更广,音量更大,可以实现更多的演奏技巧,可人们常抱怨他没有灵魂,因为他不能够压音(bend),这恰恰是口琴(10孔、半音阶)最大的优点,另外由于低廉的价格使得口琴成为上个世纪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乐器,被称之为“大众乐器之王”。
这篇文章介绍富有创造力的口琴设计者和演奏者们克服口琴的原有的限制,将口琴纯朴的表现力(一般和10孔单簧片全音阶口琴,又称布鲁斯口琴联系在一起)和演奏完整的半音阶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走过的和所要走的路。
直到20世纪80年代,半音阶口琴才被接受为演奏比较“高级”乐曲的口琴(而且是唯一的一种口琴),好多古典和爵士音乐家演奏半音阶口琴(Larry Adler, Toots Thielemans, Stevie Wonder),然而现在有一个趋势,这完全得益于霍华德.雷利的灵感发现,那就是通过使用Bending和Overbend技巧在10孔全音阶口琴上演奏完整的半音阶。在技艺高超的口琴演奏者手中小小的10孔Blues口琴能演奏完整的半音阶,这推动了一些有趣的新型口琴的开发,使得演奏者通过细微的口形变化,让这小小的簧片发出更令人惊奇、疯狂的声音。
单簧片口琴的基本设计
虽然有很多双簧片的口琴(振音、重音、BASS、和弦等),但是他们和手风琴一样,不能够压音。而单簧片口琴简单的构造和演奏方法造就了单簧片口琴的独特表现力。
单簧片口琴一般有两种,一种是Richter调音方式的10孔20簧片口琴(Blues 口琴);另一种是半音阶口琴(一般为12孔48簧片或16孔64簧片)。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音阶中一个音符只有一个簧片(确切点说就是当正常吹或吸一孔时,只有一个簧片振动)而其他方面而这就大不相同了。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他们的构造。Blues口琴由有10个腔室的木制、塑料或是合金琴格,两个簧板(上面的簧板包括所有吹气簧片,下面的包括所有吸气簧片)和一对盖板(起到保护簧片和形成共鸣箱的作用)所组成。这种口琴最有代表性的品牌要数Hohner是的"Marine Band",这款口琴广泛地被早期的口琴大师所使用,如Little Walter, Sonny Boy Williamson II, big Walter Horton, Sonny Terry等等。现在其他厂商也生产10孔单音口琴如Suzuki (铃木), Huang (黄清白), Tombo(通宝)等等(中国的厂商有英雄、上海等)。但它的基本构造都是一样--一个腔室里有一个吸起簧片和一个吹气簧片,没有机械运动部件,一般被用来演奏民谣,通常采用Richter全音调音方式,共有3个八度每个八度中的音阶排列都不同,低音部主要用来和弦伴奏,中音和高音部主要用来演奏旋律。因为它是一种全音阶乐器所以有12个调的口琴。半音阶口琴从本质上讲就是两只全音阶口琴和在一起组成的乐器,它同样有两个簧片板,不同的是每个簧片板上都有吹气和吸气两个簧片,对应口琴的每个孔有四个簧片,一个推杆用来使得在一时刻只有一对簧片发音。能够演奏完整的半音阶。由于推杆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漏气现象使得必须增加防漏汽阀(防漏汽胶片)使得在吹气时吸气簧片密封,反之亦然。12孔半音阶口琴的音阶排列仍然是3个八度,每个八度包含所有的音并且3个八度具有相同的音阶排列。Larry Adler 是伟大的半音阶口琴演奏家之一,Toots Thielemans 和 Stevie Wonder 半音阶口琴展现给了现代听众。一般来说半音阶口琴只有C调(也有其他)。
口琴的表现力之源
演奏者的气息直接控制簧片,这是口琴的表现力之源。早期的演奏者们发现,通过改变他们的嘴型和气流的强弱,口琴中的小小簧片所能做得到的远远不止是发出它的固有频率的音高。现在这些技术基本上已经被定义为口琴的本身固有的音色。“压音”是单簧片全音阶口琴特有的音色,这也是使得口琴成为特别适合演奏布鲁斯乐曲的乐器的原因。在Blues口琴上没有防漏汽胶片,这就意味着当你吹或吸时,同一个孔内的两个黄片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这只不过意味着你可以在一个孔可达两个音(吹和吸),然而当你在吸孔吸气适当地改变口型(主要是控制气流),你可以得到比正常音(比如说第四孔的D)低的音(Db)。在8,9,10三个孔可以得到吹气压音。通过不断练习,你就可以准确地得到这些音(通过Bending得到的音,参见我的竹叶
http://crazyharp.yeah.net上的音节表)。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簧片的工作情况就像听起来那样,比如说从D到Db,就是吸气簧片从D到Db,然而让仍感到惊奇的是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在像Blues口琴这种无密封胶片的口琴上,是低音簧片的音升产生的这种音降效果,比如说圆滑地从D到Db,实际上是吹气簧片C在发音!吹气孔的音降情况与此类似,实际上是吸气簧片在发音。
在有密封胶片的口琴上,比如说半音阶口琴,不存在着两个簧片的互动,但是通过改变口形同样可以得到压音的效果。但是这种音降程度较轻,很难圆滑过渡,但是仍然很具表现力。史蒂芬.旺得(演奏过花木兰中的插曲)十分善于演奏这方面的技巧。由于在半音阶口琴中每个簧片(并不一定是每个都有)都有密封胶片,这种技巧可以用在每个音上。
然而在单簧片全音阶口琴上,一个孔中较高的音可以得到音降,但是对于同一孔中的低音似乎无能为力,直到Overbending技术的出现,这一现象才得到改变。这是一种更神奇的两个簧片互动的效果。它的工作状态与压音(bending)相反,我们仍观察C调Blues口琴第4孔(吹气C,吸气D),吹气的时候适当地改变口形可以得到Eb!这被称为OverBlowing(超吹),和另一技巧OverDrawing统称为OverBending。开始的时候,通过OverBendng得到的音听起来嘶哑、颤抖, 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正确地调整簧片间的距离,可以得到较清晰的音。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当你对C进行OverBlow时,是吸气簧片D升高了半音到Eb!(译者注:大家可以看出在单簧片全音阶口琴中无论是被称为音升还是音降的技巧都是簧片工作在音升状态,这是为什么呢?正常情况下簧片处于自由震动状态,当时用bending或OverBending技巧时,在特定气流的作用下,簧片处于受迫振荡状态,其震动频率高于簧片的固有频率,这样一解释,这几种技巧就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神奇,不可理解了。)
当Bending和OverBending结合起来,在Blues口琴上就可以演奏完整的半音阶了,半音阶口琴由于没有簧片间的互动,所以无法应用OverBending技巧,但其实这种技巧在半音阶口琴上是不必要的,因为不需任何技巧在半音阶口琴上都可以得到任何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