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被广为诟病的SAW推子,其实精度很高。

( 23 )
12
 
[收藏]
-  第 1 页  -

5182
#1 09-10-30 11:50

被广为诟病的SAW推子,其实精度很高。

今天用牛犊修声音,想用SAW中习惯的手段去除极短的杂音,发现牛犊推子的精度没法和SAW比,这时才明白波比大叔摒弃画线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早期已经写了画线的功能,其实可以搞两个模式的,一个画线模式,一个推子模式;反正写都写好了,可见是个倔强的人。

1125
#2 09-10-30 14:06
原帖开心老爹 于 09-10-30 11:50 发表
今天用牛犊修声音,想用SAW中习惯的手段去除极短的杂音,发现牛犊推子的精度没法和SAW比,这时才明白波比大叔摒弃画线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早期已经写了画线的功能,其实可以搞两个模式的,一个画线模式,一个推子 ...


但不知為何,我從來也不覺得 Saw 的推子是 "广为诟病的"。
反過來"包絡線"令音質損耗的诟病,令很多廠商在近這些年頭,
加入了把它開啟或關閉的功能。

5827
#3 09-10-30 15:02
“广为诟病”是指很多人不满?真正喜欢saw的从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不喜欢的,只好继续不喜欢了。
不满就不满吧,诟病就诟病吧。
该干嘛就干嘛吧

5182
#4 09-10-30 15:05
很多用惯了包络线的人用saw的推子会非常不习惯,说saw的推子效率慢,的确是事实。

5827
#5 09-10-30 15:33
这就涉及到一个什么叫效率的问题了
现代社会
很多人会认为
方便面肯定比上拉面馆有效率

1125
#6 09-10-30 15:34
波比大叔在早期的 SoftwareAudio Wworkshop, Saw Plus, Saw pro 也有像"包絡線"的功能。
但他十幾年前己發現"包絡線"對音質的損耗嚴重。
單一軌道的損耗可能微不足道,不容易察覺,但當數十軌損耗了的声音混在一起,
送到同樣令音質損耗的總輸出,便輕易察覺。
這樣的文件和Saw的在 A , B 測試下, Saw 的音質會好一点。
事實上也不是 Saw 好一点,是其他的差一点才對。
因為波比大叔在十年前用了大約 2 年時間編寫 Slope,把以上"包絡線"的問題解決。
一些高檔的系統如 SonicSolutions/Sonic Studio 也是使用這個原理的。
如果覺得 Slope 不易掌握,添置 BCF2000使用,也會很方便。

至於效率慢,這便要看看使用的人朝甚麽方向,要求有多高。
只求快,不求音質的,用甚麽也可以。
個人認為如果只做人聲例如影配音等工程,軌道不多,求效率快,
損耗也不容易察覺,"包絡線"可以。
但做要求高,覆雜的流行音樂工程,"包絡線"不合格,我覺得不能滿足我。

但.....概嘆現今有要求的人不多。
观众反应

13669
#7 09-10-30 15:55
說saw 的推子效率慢, 是有幾個原因, 一、是不習慣, 二、不想學 , 三、跟本不須要這樣高的精度....

如果同時須要效率和準確, (其實效率必須包括準確 ), 再者, 當使用熟了, 效率只會更高...........什麼軟件都試試當然是很有趣, 後遺症是不精, 況且現在大多軟件的核心和操作基本是一個模樣的, 試的其實也只是皮膚變化和按鈕擺位, 但不代表這是錯, 只能說是各有所求。





..

[ 本帖最后由 himhui 于 09-10-30 15:59 编辑 ]

394
#8 09-10-30 16:28
为什么包络线会损害音质呢?

13669
#9 09-10-30 16:34
因為精度低

.....

saw 默認  slope 是 22 ms  ,  最高是 22675 ms,   推子每單位是 0.25db, 也是說  一個 0.25db 的變化 , 最多可以分成 22675 份
观众反应
pro

5827
#10 09-10-30 16:54
回应dabeat哥的话
会有很多人说:是的,我们只是接活,做事,拿钱、交活而已,客户不会有那么高精度的需求,他们要的是............



所以对于这样的朋友,我想没什么很大的必要去讨论
对于他们来说,能快速拿到钱,便已是目标达到

2858
#11 09-10-30 17:04
ABYSS兄的比喻真是一流...

方便麵什麼牌子都是一樣,誰“煮”出來的味道都是一樣,效率都是極高的,“三分鍾”嘛...

然而叫這些人去做拉麵,這些人就沒有這個“耐性”與“技術”了。

當然更加悲哀的是:這些人經常沉浸在方便麵帶給他們扭曲的成功的快感,並為維護這種快感而排斥甚至指責“拉麵大師”的種種“不是”,如“效率慢”等等...

更有甚者居然能說出方便麵比拉麵更有內涵、更有文化等令人震懾之言論!

像那些說“NUENDO音質比SAWSTUDIO更好、精度更高、更真實、更準確”的幽默大師!!

其實我們應該感激那些“人”或者“物體”,令我們的歡笑源源不絕,茶餘飯後總有嘲笑與玩樂的地方...

13669
#12 09-10-30 17:08
再看看 PAN  , 由中間 0 位置向右伸展,  每一單位 是 0.1 , 當 到 -5 就以 0.2 遞進,  到 -18 則為 以 0.5 遞進, -30 開始以 1 遞進 直到 -70 然後是 INF, 這個寬度 X 2  就是左右整體寬度...

混音一般須要的  是  在時間前進時 ,  音量的不停變化 和  樂器不同的擺放位置, 而構成 .......




..

[ 本帖最后由 himhui 于 09-10-30 17:12 编辑 ]

1125
#13 09-10-30 17:31
還有一點,用"包絡線"的系统如果要弄這樣的精度,單靠 PC,可能只可以運行一條軌道也說不定。
因為這類軟件很大程度上要依賴 Windows.
所以要加 DSP解決,但使用DSP也不一定沒有另一些損耗的出現。
那怎樣解決 ?
我認為
"包絡線"是很有趣的討論,因為它充在市場上。

像 Saw 的滙編語言,在某些結構,基本上是獨立與 PC 上的硬件運作,這才算是效率,好上何止千倍。
一台好的混音台,最重要的是 Fader,我們正在使用高品質的 Slope  技術 Fader,但有很多混音台還正在使用
老年的
"包絡線"技術。

[ 本帖最后由 dabeat 于 09-10-30 17:35 编辑 ]

13669
#14 09-10-30 17:40
還有一點以外的一點....

就是不要把模糊聲音看成是模擬聲音....模擬聲音一樣是很清晰、 具體、 有深度的


射射....
观众反应
:模糊vs模擬

1125
#15 09-10-30 18:01
那我還有第二點 - 失真
人類的耳朵很容易給騙過去,有時候失真才會感覺真實。
在人類出生開始,己適應了環境上声音經過空氣傳播的自然失真。
在某些時侯,有失真的存在,反而感覺声音像真,像好一點。
但有某類型的失真,是很難把它再做出來的,例如行雷的声音。
那些声音、在空氣中的粒子,受壓而破空的震動,共鳴,真實的大自然威力。
錄音裏,我從來也沒有聽見過高音質的雷声。
唯有下雨天出外跑跑感受一下。

[ 本帖最后由 dabeat 于 09-10-30 18:03 编辑 ]
观众反应
:工地里打桩也是类似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