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http://www.hktwo.com/jsmr/new1.htm
东方龙之光环——[魔戒]【转】
前些日子,筆者曾到廣州天河劉生府上做客,深深被劉生之威信"Wilson Audio"MAXX之大型組合,在其巨大空間之中的優秀表現所陶醉,尤其在重播DG之[彌撒探戈]時,更拍案叫絕。當筆者望眼欲穿,盼來之[彌撒探戈],卻竟是惹來煩惱萬分,皆因在下重播此碟時與劉生之MAXX組合相較之下,餘之A5組合在音場、結像、層次等方面,均強差人意,究其結症在於器材品質之差距。當中,尤以CD系統為甚。加之[彌撒探戈]異常豐富之低頻諧波,及多如牛毛之訊息,同碟「相碰」便相形見拙。本來以價論聲,份屬正常,只不過筆者卻難忍組合對軟體撿飲擇食帶給在下的切膚之痛。
正當餘下彷徨之中,豈料卻喜從天降……
神奇魔戒
喜從天降?是搏彩中大獎?非也。是太座慷慨解囊贊助?非也。既然如此又喜從何來?能有機會把劉生之超逾二十萬大元之「摣的士」轉盤,dCS升頻,解碼,如單照買以取而代之嗎?
其實餘之喜悅遠非是CD系統升級甘簡單,乃是得獲JS公司製作的「魔戒」。正是這個具魔幻般神奇之物,如及時雨般解決了筆者眼前萬般無奈之窘境。
這個重3kg,高10cm,長8cm,外環9cm,內也4.8cm之金屬物體,烏光閃閃,做工精美,配以豪華之外包裝,初次邂逅已有非池中之物的感覺。
當把這個頗為沉重,手感良好之金屬圈置於筆者之A5組合中最敏感之位置--CD轉盤的電源線,按標示的方向穿過,開機試聽,刹時,筆者呆住了!A5傳來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聲音,這近五載[心心相印]之古董大號角,此刻散發出筆者從未領略過的動感與靈性。心跳加速、熱血沸騰之筆者匆忙換唱了幾隻耳熟能詳的CD唱片之後,無論是人聲之傳情達意、弦樂之起伏流暢,交響樂之場面氣勢,均有出人意表之飛躍。再當放上那辣手難搞之[彌撒探戈]第二段合唱時,筆者便如釋重負,放下心頭大石:那仿如偷食了瑤池仙丹之A5,對低頻控制力有如神助,其層次與清晰度之提升如雲開霧散,絲毫畢現,至於音場展現之深闊,更令餘之「斗室」頓時「膨脹」不少。
這一切變化令筆者如處於夢幻之中,這個外觀可人之「魔戒」,在下原不寄以厚望,作為音響附件而言,對音響組合之音效能產生作用,筆者是深信不疑,因筆者早已對器材用「樂林」神木釘、神木板、亞加力、紅木磚、乃至數千元一套之港產神木鑽石釘等作承放,和除靜電CD墊等都置於A5組合之中,毋庸置疑,這些附件都有良性的正面影響,但只是在某個方向略為提升而已,而這個出自國人之手的「魔戒」,其作用之大,卻大大出乎筆都預料之外。
由於這神奇玩意之內環孔之口徑有4.8cm大,餘索性把升頻(國產麗特)、解碼(華韻)的電源線都穿過這個神秘之孔,以圖一物多用。此舉效果則更為顯著,筆者真想不到這個金剛圈解了在下燃眉之急。
臥虎藏龍
這個對音效提升有立竿見影之「魔戒」,它帶給了筆者無以名狀之興奮,當把試聽結果告知JS公司,並提出與研製者面談,希望瞭解「魔戒」的內裏乾坤。其回復是:發明者J.S.Chan會親來寒舍,屆時會向筆者解答有關問題,並藉此聆聽「魔戒」於A5組合中之作用。
JSMR技术工程师是一位元從事電子技術研究的專業人士,在醫學超聲技術、工業自動控制以及冶金材料學等均有建樹,又因其具有廣泛之求知欲,故對電工學、無線電、電子脈搏沖技術、微波學等四個不同學科也有深入探索。這些均為後來他在電聲領域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JSMR技术工程师自稱原本是屬於電場資料指標派,是何原因使其一頭栽進音響發燒領域二十餘載而樂此不疲?
這要追溯至二十年前,于一次發燒友聚會上,兩對不同之喇叭線產生不同效果,引起其濃厚興趣。當時試聽的是林子祥一首《話長江》,其截然不同的效果完全出乎。當中一對價值萬元級的喇叭線給人的感覺是在氣勢磅礴的長江背景下,林子祥彷佛觸手可及;另一對普通喇叭線相比之下,則黯然失色,林子祥消失在朦朧之中。當他把這兩對喇叭線用精密的電場儀器測檢,結果毫無區別,這使他大感困惑。這個對未知領域有著極強探索欲之陳氏,馬上敏銳地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現象,內中必有文章。
隨後在漫長的歲月於無數實驗和研究中,JSMR技术工程师發現有個完全超越音頻範圍之上的頻率,對音頻傳輸產生作用,後來最終認定這一特定頻率--甚高頻某一點--就是直接引起質子共振的頻率。物理實驗證明,任何能量和訊息於導體中傳遞都是靠這種子共振實現。所以這一甚高頻將直接影響整套音響器材的表現力。
時下,這位元被譽為音響奇人之JSMR技术工程师指出:用甚高高頻這個現象去解釋電聲學長期以來,一直無法解釋之電聲指標與聽感結果的種種疑問,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諸如某些線材中用鐵弗龍介質,又如喇叭線,電源線中間穿有麻線,明話是避震,其實是微波介質效應。還有無感電容,無感電阻,乃至真空絕緣等,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利用甚高頻,幫助訊號和能量傳輸而已。只不過這些在無理論基礎上,用瞎子摸象之方法,通過無數次試驗,全靠聽感去抉擇罷了。
JSMR技术工程师舉例:如於真空介質對甚高頻損耗最少。又如RCA頭(訊號線接頭)直徑為0.8cm,其實是個波導環,這個直徑或大或小都不好,0.8cm是微波波導效應,絕對有利於甚高頻傳播。
JSMR技术工程师還提及,時下常用之音響線材(導體),姑無論用何種方法打造,在音頻範圍內就電聲指標而言,是毫無意義,但聽感就有所區別,這就是甚高頻現象產作用。另外,為什麼在用6N3(5670)、6N11(ECC88)做前級靚聲,因為這類真空管的截止頻率高,遠超音頻範圍,達到超高頻如此而已。
有十分敏銳觸角的JSMR技术工程师不斷努力中,發現了甚高頻對能量和訊息傳輸相輔相成之後,便全情投入,進一步研究,作為如何控制、利用乃當務之急。當這項相關發明--「魔戒」雛形從原理進展至物料、工藝之關鍵時刻,這位奇人便隱居於浙江常州一寧靜之處作最後衝刺。在歷時四年封閉式的艱辛後,一個閃閃生輝之東方光環--「魔戒」,經前後二十載不懈努力終於誕生。
正是這個「魔戒」,它能夠控制甚高頻之特定頻率,令其激發導體中之質子作有效共振,從而使能量和訊息在導體中傳輸更暢順、更完整。
「魔戒」之誕生,餘不敢妄言乃是繼愛迪生留聲機、和1902年真空管及後來電晶體、CD唱機等發明之音響歷史長河中又一重大發明與突破;不過「魔戒」之問世,其對音響卓越貢獻卻毋庸疑置,而且影響所及遠超音響領域之範疇,當中意義實在無可估量也。
奇妙無窮
這個由中國人發明的「魔戒」,其核心就是利用甚高頻來幫助音頻訊號和能量的傳輸,尚能有進一步精確相位的作用,所以它不單只在器材在電源線上產生作用,同樣在喇叭線及訊號線亦應有作為。果然,當用於喇叭線上時,則明顯發現音響電平有加大的感覺,在能量感提升的同時便發現A5更寬容大度,這與用於電源線上之凝聚與質感提升又有所分別,但這種寬鬆是夢寐以求的從容不迫,氣定神閑,而絕非散漫松垮。此舉如用於揚聲器規模較小的組合管便是求神拜佛得來之良性變化。
而將其置於數碼輸出至前級之訊號線上試聽,這是在筆者之A5組合中繼用於CD系統電源線上之後又一大驚喜。
當在下用近日港產DSD關正傑,第二段漁舟晚唱作比較:開頭水聲在槳櫨撥動之下的浪湧更具動感,更多細節,那沖止水面的水泡,木槳撥動,遠方的海鷗均一目了然,彈撥的樂聲更細緻、更繚繞,弦樂更如青絲隨風擺動,人聲更寬厚從容。莫非此刻耳根清靜,聽覺特靈?卸下「魔戒」,則一複原貌,頓覺減色不少。之後再套上重聽,栩栩如生之動感,漏失的細節,又再重現。
目下筆者的A5組合中,於CD系統之電源線,及數碼器輸出至前級之訊號線之中,分別用一個「魔戒」,它令A5重放各類音樂更具張力與質感,它把大號角之生猛、活潑之動感推向更高層次。
當在古董號角彌散出一陣陣愉悅之樂曲中,喜不自勝,情不自禁的筆者,走近這一手就可以提起,但重若千鈞之「魔戒」,正這個「魔戒」,隨著源源不斷之樂韻,綻放出一個個無法目睹,但實實在在之絕妙光環,正是這些光環,令樂曲中每粒音符都賦予生命力,令音樂更具靈性,更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