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关于民间调式规律

( 8 )
 
[收藏]

1878
#1 23-8-19 00:16

关于民间调式规律

因为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地域性特色音乐的案例,自己想收集做表格记录一下。如果像西方的 中古调式 整合体调式 蓝调式, 都有固定的规律与特色音,当然节奏也是必要的因素,能决定风格,各位老师如果碰到有你们当地的特色音乐,例:新疆  苗族 粤剧 黄梅戏 大山少数民族 等等。  特色音阶,或是音乐案例(mp3),可以分享一下提供参考。感谢 本帖最后由 778283722 于 23-8-20 17:35 编辑

微信图片_20230820174252.jpg (212.53 KB, 下载次数: 37)

例

4971
#2 23-8-19 01:00
中国地方小调估计很难用调式的方式归纳,我们古代没有格式化音高和节奏的习惯,更多表现实在“唱腔”偏音和小节奏律动上的差异,你能把一个曲种搞明白并理论化,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观众反应

2181
#3 23-8-19 06:09
用西方音乐体系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音乐,这个怎么看都有点不太靠谱吧?

2020
#4 23-8-19 08:45
地方歌曲用调式理解怕不怎么合适吧,像什么秦腔,凤阳花鼓,黄梅戏,二人转,好多好多,用调式怕是没有办法记录和解释吧。好多都是跟配器,节奏和唱腔相关,不是调式的问题。而且应该没人会闲得去总结这些,吃这个饭的肯定也不会免费给你这些,你这个要求太超纲了,可能不是感谢就能解决的
建议自己去网上搜搜,应该能比在这里获得的多。如果搜集到了,请记得贴出来,感谢
观众反应
:感谢提醒,已恢复主题

3583
#5 23-8-19 10:03
发贴提问,只要不违反论坛规定,发了就发了,不管能不能解决也好让后面有遇到同样问题的人能看到和参考,别人回答完你就要删帖,真不必这样。
观众反应
:已恢复

4971
#6 23-8-19 10:16
别改主题呀,一定有高人走在大众的前面,先一步的做这样的研究,这么好的钓鱼贴,别荒废了
观众反应
:已恢复主题

665
#7 23-8-19 22:45
论坛里很多人都是专业学音乐的,这个传统调式有讲过的啊,而且民歌,戏曲,真的跟调式有关系,但不是一个只讲调式就解决问题了。

比如你看音阶都是哆来咪发唆,但是你的重点音不同,你的调式就不同。传统上有宫调式等等,西方也有关于各种调式,也有五声音阶的东西。要学习,其实就看调式和声,搭配点民族和声,配器教材,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从来不去看,闭门造车,思考,猜想。这没必要,这不科学。

有了基础后,要去做一个地方音乐,要先采风,分析他们作曲的结构,思路,调式,颤音,装饰音用法,音色,乐器等等。如果简单点呢,就搜集一些曲子,直接用旋律,或改写旋律,然后配器。

hans Zimmer功夫熊猫,也都是这么做的,功夫熊猫看似中国风,其实是西方作曲系统的产物。简单说就是采风(采样),解析,结合音乐理论重作曲,重配器。包括贝多芬等也是这样,他们的很多主旋律其实都来自民间小调,流行歌曲。
观众反应
DLL

1486
#8 23-8-20 16:29
题目留着啊,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后,后面的人一查就可以查到啊,这才是论坛存在的意义啊
观众反应
:已恢复主题

1319
#9 23-8-23 14:52
因为编曲需要,研究过一段时间 陕北民歌  分享一下

1.1调式和音阶。陕北民歌以五声徽调式为最普通。如:《天心顺》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561235 。
  也有少于五声的徵调式。如《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56125。是一首缺角音的徵调式民歌。
  《东方红》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5671235。是一首带变宫的的徵调式民歌。
  《咱们的领袖Mao则-Dong》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56712345 。是一首带闰和清角的徵调式民歌。这种调式音阶在陕北民歌中很独特。在秦腔和眉户中也有运用,俗称“苦音音阶”。
  在陕北民歌中除了大量出现徵调式外,商调式也常运用,较少出现的羽调式和宫调式。如:《对花》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2345612 。是一首带清角的商调式民歌。
  《兰花花》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612356 。是一首五声羽调式民歌。
  《三十里铺》这首民歌的调式音阶为:1234561 。是一首带清角的宫调式民歌。
  综上所介绍,陕北民歌的调式除角调式外均有运用。徵调式为最常见,商调式次之,羽、宫调式较少见。调式音阶中缺角音和带闰的徵调式最为别致。
  1.2旋法和终止。陕北民歌旋法中最具鲜明特点是主音的下方四度音与上方四度音对调式主音的突出支持,形成了鲜明的四度跳进音程,产生了高亢、明朗的情感特点。
  以徵调式为例:251 。主音5与上、下方四度音的跳进是常用的。
  如《天心顺》中,重用5→2、2→5、5→1、5→1等跳进音程。
  《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中重用5→1、2→5、5→2、2→5等跳进。
  《东方红》中重用5→2音程的跳进。
  《咱们的领袖Mao则-Dong》中重用5→1、1→5、2→5、5→2等跳进。
  同样,商调式(625)、羽调式(362)、宫调式(514)中也是强调以调式主音为中心的四度跳进音程。
  如《对花》中重用2→5、5→2、6→2、2→6等跳进。
  《兰花花》中重用6→2、2→6、6→3、3→6等跳进。
  《三十里铺》中重用5→1、1→5、1→4等跳进。
  可见以调式主音为中心的上、下四度跳进成为陕北民歌,也是西北民歌中最鲜明的旋法。
  陕北民歌的终止式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最主要的终止式是顺着调式音阶 自然 下行到主音。如《东方红》中的 2 1 7 6│5 - ‖;《咱们的领袖Mao则-Dong》中的2 1 7 6│5- ‖;《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中的5216│5 -‖;前两例从属音自然下行到主音上,后一例从主音自然下行到主音上。
  另一种很有特点的终止式:如《天心顺》中的2 6 1 6│5-‖;《三十里铺》中的1 2 5 2│1-‖。虽然调式不同,但手法一样,都是两次强调上主音,然后进入主音。
  还有一种终止式是在基本下行的基础上,再迂回加花,然后进入主音。如《蓝花花》中的终止式:2321 6 5│6-‖。这个终止式的旋律骨架为2 16 ,然后分别在2和6音上加用辅助音,形成了比较平和的终止式。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观众反应
DLL
:谢谢老师的相关经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