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死妈玩意儿看你妈逼呢?

( 10 )
 
[收藏]

1338
#1 11-9-24 12:19

死妈玩意儿看你妈逼呢?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06
#2 11-9-24 13:29
西方中世纪和声音阶从学院派的角度来讲基于古希腊人的七种中古调式(摘自百度百科):

1. 以首调唱名do为主音的调式,叫伊奥尼亚调式(Ion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表面上看,它与自然大调式、中国七声清乐宫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大调类调式。   

2. 以首调唱名re为主音的调式,叫多利亚调式(Dor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这个调式的特点是: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大六度,这个六度叫做多利亚六度。表面上看,它与中国七声清乐商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  
 
3. 以首调唱名mi为主音的调式,叫弗里几亚调式(Phryg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这个调式的特点是: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二度,叫做弗里几亚二度。表面上看,它与中国七声清乐角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  
 
4. 以首调唱名fa为主音的调式,叫利底亚调式(Lyd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这个调式的特点是:与自然大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增四度,叫做利底亚四度。增四度是三全音的音程,它给这个调式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神秘的韵味。属于大调类调式.  
 
5. 以首调唱名sol为主音的调式,叫混合利底亚调式(Mixolyd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这个调式的特点是:与自然大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七度,我们把它叫做混合利底亚七度。表面上看,它与中国七声清乐徴调式的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它也是大调类的调式。   

6. 以首调唱名la为主音的调式,叫爱奥利亚调式(Aeol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这个调式的特点是:它的音阶结构与自然小调式、中国七声清乐羽调式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   

7. 以首调唱名si为主音的调式,叫洛克利亚调式(Locrian)。它的音阶关系是: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这个调式的特点是:与自然小调式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二度和减五度,我们把这个五度叫做洛克里亚五度。与增四度一样,减五度也是一个三全音音程。它是最具小调特点的调式.

====================================================================
至于要不要搞清楚上面的东西的意义看个人情况……下一个帖子我给你发一些Medieval音乐,有古代的有现代的
观众反应
:谢谢~!

706
#3 11-9-24 13:29
鉴于中世纪音乐是个很广的概念,我在听了LZ的曲子之后觉得你应该想写中世纪民间音乐 (Medieval Folk Music),而不是那种教堂圣咏 (Gregorian Chant)之类的。
所以我大概说说我对这类音乐写作的看法。

1. 调式
上面的中古调式是这种东西的基础。从当代西洋乐角度看,小调类音乐应该用自然小调而不是和声小调。也就是第7个音不要升半音。
放一个指环王里的Many Meetings开头 by Howard Shore。这段是一帮人在去Rivendell的精灵王Elrond那里商讨如何处理戒指时的配乐。4 3 #1一听就能听出来是精灵的味道。


2. 乐器
那会人主要用竖琴、鲁特琴(吉他)、Theorbo(低音不是很重的贝司,一般用另一把吉他),和Vielle(现在的小提琴),当然还有熟悉的哨笛和风笛。
竖琴,与现在的用法无异,但是那会的竖琴都比较小,不像现在的音域那么广。竖琴通常表现宫廷的高贵华美感。
下面这段是指环王网游里Trollshaws(巨怪山谷)的背景音乐 by Chance Thomas。精灵的老家Rivendell就在Trollshaws边上,所以这段配乐跟巨怪关系不大,但是竖琴和空灵的女声体现出精灵族的特色,也是代表中世纪“高贵”的特色。


小提琴:上面那段柔美的小提琴独奏用的是单音,并且滑音不多。这体现了高贵华丽感,但是,快速并且多双音,多portamento的音“不准”的小提琴却用来表现平民风格的特色,尤其是凯尔特那边的特色。但这也正是MIDI音乐最难做到的东西._.
下面这段是07年的希腊电影《格列柯传》里的一段欢快的市井配乐,因为这是Vangelis老范时隔N年再度出马的作品。


吉他和"贝司”:一定要有两把。但是具体编排一会再说。
下面这段是指环王网游里Bree-town进城后的背景音乐, by Chance Thomas。你可以听到有一个主旋律吉他和一个伴奏吉他。要注意的是伴奏音型基本就没有变过,甚至音高也没有变过。这在术语上叫Ostinato,是个很重要的欧洲中世纪民间音乐的特征。


3. 编排
鉴于“中世纪音乐”一般指的是15世纪之前的音乐,所以写这类音乐的时候可以无视古典音乐的那套复杂要死的配器法。而更需要说的是从现在的角度来有时候中世纪音乐的配器看真是……简单至极。原因很简单:Folk Music很多是由吟游诗人 (Minstrel) 编写和演奏的,“吟游诗人”放现在就是天桥上拉二胡讨钱的艺人,所以不会有很多复杂的配器和技巧。

1) 齐奏 (Monophonic)
与古典音乐明令禁止的八度、四部同向等等不同,中世纪民间音乐从不吝啬齐奏。各种乐器吹弹同样的旋律,有时候人声也唱同样的旋律。
下面这段叫Conon de Béthune : Bien me deüsse targier,是法国的中世纪民间音乐Troubadours and Trouvères这一类别的。开头你能听到长笛和一种类似Banjo的乐器齐奏。



下面这段叫Catherine Howard's Fate,由当代的“吟游诗人”乐团Blackmore's Night作曲演唱的。讲的是亨利八世的第五个老婆凯瑟琳霍华德是如何被亨利八世抛弃并砍头的。你可以听到两把吉他和人声基本都是重复同样的旋律。但是不要从头到尾都齐奏,在某几个小节可以改变一下。比如人声刚进来之前吉他稍有变化。这种点缀可以防止过度和Xie过度轻口味。


2. 互锁 (Interlocking)
什么叫互锁?就是一段旋律在乐段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分配给另一个乐器演奏。也就是说两个乐器(可以是同种乐器,比如吉他)交互把一段旋律演奏完。比如下面这首Blackmore's Night最著名的Under a Violet Moon的开头那段吉他,你能听到主旋律在两把吉他间来回跳跃。这个小技巧非常有用,互锁是全世界很多地方中世纪的音乐的共同特征(比如印度尼西亚的Gamelan gong Kebyar,几乎全是靠互锁进行的),因为它充分增加了活跃度。


3. “蜂鸣” ,持续的低音或和音 (Drone)
欧洲中世纪音乐还有个特征是拥有持续的低音“嗡嗡声”。这其实本来是乐器的一种属性。比如下面这首苏格兰风笛曲Amazing Grace,除了又高又尖的主旋律外,从始至终有一个bB的嗡嗡低音。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风笛吹出来的。那个嗡嗡低音是风笛的一种属性,久而久之它变成了中世纪音乐的一个特征。


如果曲子不用风笛的话,有时候可以用大提琴干燥的音色持续地拉一个音来当做Drone。比如下面这首Marco Polo, by Loreena McKennitt。大提琴持续地在低音区拉一个E。


终于了=_= 希望我写的这点有点帮助~

[ 本帖最后由 apcomic 于 11-9-25 08:5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神帖留名!
:辛苦!再次感谢!

1915
#4 11-9-24 16:47
占座听课。。。

431
#5 11-9-24 20:04
同上,感谢大师扫盲。。。

1338
#6 11-9-24 2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06
#7 11-9-25 08:46
更完了,而且发现我还差一个帖子就600分了,所以在此灌个水。
观众反应
:十分感谢!!

775
#8 11-9-25 17:07
不错啊,学习了

1855
#9 12-3-14 13:42
这帖子得顶 写的再详细点 能当教材用了  现在35 6的旋律 真是流行 在日本 中国 欧美都能听到

[ 本帖最后由 大灰机 于 12-3-14 13:44 编辑 ]

132
#10 17-1-19 12:19
很棒,分析得很不错,平时你有时间也会做这种音乐分析吗?

102
#11 17-8-29 05:05
apcomic 发表于 11-9-24 13:29
西方中世纪和声音阶从学院派的角度来讲基于古希腊人的七种中古调式(摘自百度百科):

1. 以首调唱名do ...

好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