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想锤一下《漠河舞厅》这首歌

( 31 )
 
[收藏]
-  第 1 页  -

2015
#1 24-3-30 11:23

想锤一下《漠河舞厅》这首歌

前两年很火的《漠河舞厅》,居然有99%的人都觉得好听?不知道是炒作还是真有这么多人觉得好听。但是我却觉得旋律和和弦进行写得很别扭。现在热度已经过去了,想锤一下了。我觉得,这首歌最好听的是主歌后八小节。但是,副歌前4句最难听。如果单独听它前两句和后两句,都不难听,然而放在一起,就是不好听。虽然我已经想了各种理由,但是始终无法说服觉得好听的人。我的观点是:前两句转向了下属调,后两句马上又转向下属调关系大调,整体来看,相当于大3651这样的进行。这进行有点非主流,别的歌里几乎没听过。一般都是6251,或大6251,或6543。其实是一个离调模进的写作手法,作者可能觉得非常高大上。但是,听感上个人认为不太能接受。关键是,第一句主旋律强拍上用了下属调的导音,有种西班牙或中东的味道。但后两句马上又转向它的关系大调,更接近俄罗斯民谣的作曲方式(俄民谣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关系大小调交替)。将这两句凑在一起后,就有种很突兀的感觉。要么向下属调离调后,向原调的关系大调离调,要么就中间再加个和弦。怪不得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歌像裁缝出来的。裁缝本来没毛病,大部分歌都是靠裁缝,但是痕迹不要这么明显吧?



本帖最后由 东风5 于 24-3-30 11:37 编辑

mmexport1711767663768.jpg (225.45 KB, 下载次数: 53)

mmexport1711767663768.jpg

655
#2 24-3-30 11:29
有的时候能讲好一个故事的歌不在于它本身是否好听 一听就能让人头脑陷入一种情境 它就成功了

这种例子太多了 比如周处除三害 那首合唱 其实歌本身很普通 三流民谣的感觉 但为什么会火 就因为一听就让人想到很多电影的剧情

273
#3 24-3-30 12:01
对于一个已经成功的东西,你去挑它的毛病,就是你的毛病了。
观众反应

696
#4 24-3-30 12:35
他的成功就在于他的不好听,才能让人记住。
观众反应
:这个说法我同意

2015
#5 24-3-30 12:40
天外飞仙 发表于 24-3-30 12:01
对于一个已经成功的东西,你去挑它的毛病,就是你的毛病了。

我从头到尾都是从技术层面上分析,你不想分析,可以不说话,但是别动不动就怼人好吗?我发贴不是为了听你这种废话的 本帖最后由 东风5 于 24-3-30 12:44 编辑

1526
#6 24-3-30 12:44
看过一个视频:美国那边院校,拿那些不好听但成功的歌曲,来做案例讲课。让学生去分析,为什么一首似乎土掉渣的黑人嘻哈歌,可以受欢迎。然后分析完学生无语了。

那节课的结论:并不是一无是处+投其所好。那节课老师强制让学生去分析自己最不喜欢的一首歌,并且必须说出那首好在哪里。哈哈。
本帖最后由 allentsei 于 24-3-30 13:18 编辑

2779
#7 24-3-30 12:47
现在人就这样,你要么就比祂还要成功,否则你就没资格挑任何一处毛病。

其实初听这首歌,我也是没什么感觉的,跟楼主的想法差不多,音乐性上没法打动我,但是了解了歌曲的故事背景以后,我发现这首歌能火还是有它的内核在的。
观众反应

273
#8 24-3-30 13:11
东风5 发表于 24-3-30 12:40
我从头到尾都是从技术层面上分析,你不想分析,可以不说话,但是别动不动就怼人好吗?我发贴不是为了听你 ...

倒也不是我非要跟你pk。这种状态下的,你的情绪价值,就是无价值。要学会自视,学会跳出身外,客观看待事物,不要无谓浪费精力。

比如我与你对话,其实你在乎的是我的态度,而不是我几句话的用词。这首歌一样,他的成功并不是你关注的那几个表面的音乐句章,而是歌背后的故事与态度。

2779
#9 24-3-30 13:20
天外飞仙 发表于 24-3-30 13:11
倒也不是我非要跟你pk。这种状态下的,你的情绪价值,就是无价值。要学会自视,学会跳出身外,客观看待事 ...

说实话,我没觉得楼主在抨击这首歌为什么成功,所以你从一开始的切入点就错了,楼主只是在表达他觉得的音乐性的问题,也许是表达有误引起大家的误会了吧。到现在所有的留言都在揪着这首歌的成功不放,而楼主说的音乐性的问题没有人探讨,你不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问题吗。 本帖最后由 Oxford 于 24-3-30 13:25 编辑
观众反应

910
#10 24-3-30 13:21
现代音乐产业当中一首歌的火爆,更多的是它的传播学因素,而不是艺术方面的因素
它火的契机是成为了电影的配乐,场景和人物情绪赋予它新的联系,原曲单独推出的时候,根本就没多少人去听,它本来只是众多躺在流媒体歌库里的平庸歌的其中一首

像最近的赛马娘鬼畜《哈基米》,吃鸡歌魔改的《有人刚枪有人伏地》都是因为拿去做了配乐才爆发出病毒式的传播力,它们的原曲原作者甚至都吃不了多少流量红利

《baby shark》能坐上油管全球第一播放量也不是因为它的艺术和技术含量,反而是它简单幼稚到一个极致,符合儿歌的风格要求,才能压倒一众洗脑歌登榜首

2015
#11 24-3-30 13:39
Oxford 发表于 24-3-30 13:20
说实话,我没觉得楼主在抨击这首歌为什么成功,所以你从一开始的切入点就错了,楼主只是在表达他觉得的音 ...

这次这位兄台和我的观念终于一致了。既然这论坛就是专业探讨音频技术的,我对这首歌的商业行为和背后哲学逻辑没有任何兴趣,我只是一个搞技术的,只想从技术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么写有没有问题。说了一大堆调式和弦之类的专业名词居然没人看到,都在探讨这首歌的商业价值,也是醉了 本帖最后由 东风5 于 24-3-30 13:45 编辑
观众反应

6874
#12 24-3-30 13:54
好听这个词  就是个主观的词。较什么真呢?

406
#13 24-3-30 13:58
音频是用技术手段来实现一些艺术价值,但是音乐个人觉得很多时候不能从技术角度讲,容易被筐住,如果纯说技术,组合12个半音,讨论和声进行、堆叠乐器和不同音色,那音乐死了

655
#14 24-3-30 14:23
我是2楼,可能是我起的头。
我为什么绕过你的技术细节,谈它为什么成功,因为你说的东西特别主观,我没看到它触犯到任何教条,你说的只是你自己的感觉,我也已经默认尊重你说他不好听的观点了,我也没觉得它很好听。
但你要是想迫使别人都认同你的观点,那是做不到的,因为它本身没有错,只是你认为它有错,又没表达出强有力的逻辑,只说“个人接受不了”。我接受不了折耳根你接受不了辣椒他接受不了香菜,那都没问题,只是你不能说香菜、辣椒还是折耳根不好,除非它真的有毒有辐射致癌,否则都说不通的
你发的上一个帖子也是这个问题,就让人感觉特别莫名其妙,总是强调“我觉得那样不好,我觉得那样不舒服”,但有的是人觉得那样没问题啊,你觉得不好就不好呗,就算你是个什么权威评委,你也没拿出什么有说服力的东西去批评人家,别到最后搞得像那个柯以敏一样,引起大家的反感。
做音乐的普遍感性多过理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至少你去当律师是当不好的


本帖最后由 MNS 于 24-3-30 14:35 编辑
观众反应
:这次大部分人还是和我观点一致的

561
#15 24-3-30 14:31
还没听过这首歌,庆幸自己不必去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