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引起争论,我只想避免争论。
很多人觉得sawstudio没有包络线envelope(以下简称E),但是sawstudio使用了slope(以下简称S)。
我来说一下E和S的区别,简单说-E是S的简化版。
如果熟悉卷积的朋友应该知道,调制采样时候很关键是一部就是做E,为什么不不作S哪?因为如果做S的话就是要做采样的S,比如如果你的采样式48K,你就要有48K个slope,显然一一般算法和处理器无法快速完成这个运算,所以只要作E。
当sawstudio放弃E改用S时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因为SAWSTUDO强悍的算法好,不怕因为采样点过多而拖累运算速度。
引用一下最新的VST3 SDK的说明“精确到采样数的autoamtion:VST3插件的automation可以以采样数为最小精度,使你的参数变化平滑到极至”
(出处:
http://ch.midifan.com/m_New/DetailView.aspx?id=4026)
SAWSTUDIO领先了那么多年的东西被大家当成一种“不先进”,我也实在是很无语。
强者jisuhi强者,你可以说SAWSTUDIO没有PTHD好听,没有SONAR廉价,没有CUBASE漂亮,但是单行概念、理论和数据参数上,sawstudio 已经赢了N年了!
正因为国外很过录音室混音师都是曾经的电子工程师,他们更能体会到BOBL的良苦用心,我想这也是SAW发展的原因之一罢。

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