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如果买话筒零件自己组装 声音咋样?

( 20 )
12
 
[收藏]
-  第 1 页  -

331
#1 20-6-20 09:27

如果买话筒零件自己组装 声音咋样?

无意中闲鱼看到一些卖各种话筒零件的  音头  线路板 外壳  各种价位都有,如果买这些高档点的零件自己组装  声音能行吗?

5431
#2 20-6-20 09:50
硬件效果器声音能行,话筒就算了

3559
#3 20-6-20 10:00
涉及到一些匹配的事儿,可能会出现好结果,也可能出现不如意的结果。

13871
#4 20-6-20 10:02
关键是振膜你买不到好的

86
#5 20-6-20 10:06
能响,声音看运气,大概率不会太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682
#6 20-6-20 12:30
自己组装声音看运气,全部使用发烧级配件,5000的成本能出个两千块的声音

1058
#7 20-6-20 12:51
关键是配对,配对,配对,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5145
#8 20-6-20 13:59
估计某宝所有的山寨货都就这么干的

4243
#9 20-6-20 14:36
DIY有些事情很重要,需要了解:

1、电路不等于声音,因为元件、物料很重要;电路更像是对已有实物设备的“记录文件”,对着实物,可以简单描述对应成图,但仅仅用图来还原实物,元件面临同参数的各种选择,无数种排列组合,这点上就已经像大海捞针了,别太指望能一样!

2、元件、物料很重要,不是要多贵、多烧,在有品质的品牌、型号的前提下,好声在于搭配;

3、搭配不是靠单人肉耳可以准确把控的,调着调着、听着听着,很容易满意、甚至心理超越,当有原版AB对比的时候,其实差距依然在!不过,没听过原版的人们,就很好忽悠了,跟很多经典型号的复制品,都宣传自己的东西与原版一样,也就自然有人信,无法自主判断的道理就在这里:参考缺失!

4、技术大厂与普通“葫芦画瓢”的DIY,本质区别在于,一般DIY者多试图“以形塑声”,而大厂恰恰相反,是“以声树品”,体现在实际操作上很简单,大厂优势在于他们随着元件、物料停产、更换,有随时修正声音“平衡性”的技术能力(包括电路、元件调整、更换),普通DIY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要做像只有一条路:完全一致的复制!包括版本的对应~!

5、哪怕一个原版电路和外壳,然后随意、任性的替换设备音频通路上的任何元器件,甚至采用更贵的材料来所谓“升级”,都是对经典的扭曲,对原有平衡的破坏,市场上任意购买的组件可以想象;

6、影响使用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听觉审美标准和个人判断力···二是性价比的综合考量;

7、技术指标与音质好坏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标准,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站在录音、混音艺术的角度,明辨、取舍很重要,不要以此标准硬套彼标准,比如参数、价格高的元件一定比价格低的好···某设备上的绝对核心元件,另一台设备一定合用···这台信噪比高,一定比信噪比稍低的牛逼···等等

8、总之,一台好设备是所有材料搭配好之后,体现出来的声音品质感,这是音频设备品质的唯一最后标准。单个元件的优劣、贵贱、稀有程度(说的是基本品质要有的元件,不是劣质货)都对一台好设备没有根本的说服力!如果DIY仅仅定死一个点,永远不可能做像某款声音的。就像要出席一个严肃场合晚宴,我就只知道如何去挑选一双牛逼的皮鞋,却忘了上面还穿着背心、裤衩子,皮鞋牛逼了,穿上试试?瞅瞅整体形象能和-Xie?

9、当然,有的元件就像“人字拖”,廉价、不上档次,但是你的高端西装就是跟它不配,硬是要T恤、沙滩短裤···才能与之“平衡”,所以,“好”与“不好”,评价需要审美与眼界!同时也说明,挑选元器件,评价用料,菜鸟们靠传说的逼格印象来猜,是不一定有依据的,小心很多说法的无知,却能骗到很多人的信任;

10、如果楼主完全理解我说的这些,就算不明白最终结果,但大致的期望值应该是可以修正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了。···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信我所说的··· 如果真的不信了,我追加一个假设,可能更方便逻辑上的思考:套件如此低价,做成成品就能高大上,我为什么不焊接、调试好再出售?难道挣不到焊接、调试的工钱吗?自己不做,那请个人做,交给工厂做,如果品质够好,成品与套件的差价,除开加工费,卖家不想挣多点···?世事总还是有些规律的,怕就怕过分的“天上掉饼”的贪念,让我们忽视了它的逻辑性···

对了,上述观点不适用于有能力修正、调校,甚至再造的人···买,仅仅为了取一些配件来用,赖得自己去加工了···他们属于高级DIY者···没这能力的朋友,就不要自动看齐啦···!在这里,我也又一次顺带说说我的折腾体验,有品质的DIY复制,最好满足三个条件:A、有对应版本的真机对比;B、有齐全的对应版本的原始元件;C、原始电路图!硬是要少一个的话,最后的电路图可以不要,真机在手,可实抄,只是麻烦一点~··

还补充一点:我们不应该有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品牌、型号相同的产品,一定会有一个绝对相同的电路和绝对一致的声音,但凡历时多年的经典型号产品,基本在材料、声音,甚至电路上都有更变,品质能保证的唯一不变:声音品质是从一个“平衡”调整到另一个“平衡”,且大体维持在相同品牌、电路风格里!也可以由此看出,记下一个设备型号,得到一个型号的设备,并不一定等于你就拥有了每台特定设备的不变声音质感,要辨别真正的好或者适用,我们的终极修炼大法不是停留在道听途说上,而是学着分辨声音品质优劣~!没有一句话说能完、无条件前提的真理~!

对于设备DIY的方式,情绪化地来褒贬这种方式本身,与无知并没什么两样,有的品牌货品质也有不好的···这毫无意义!有能力分辨、有逻辑思考,甚至有条件实践体验,才是你的安全感所在~!

最后送大家一张图,欣赏走钢丝,我们不要过于关注走钢丝者手中横杆的角度、方向,只需妥妥地感受他不会跌落的“平衡感”就好~!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0-6-24 00:3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84
#10 20-6-20 15:40
diy器材绝大部分是智商岁。
不排除您有这个本事可以吊打诺伊曼,akg等大牌

567
#11 20-6-20 18:21
技术都在振膜上

4765
#12 20-6-20 22:07
可以试试,追求个独一无二声音。

404
#13 20-6-22 06:17
自己玩玩还成,如果是录音棚用,两个字……打住!现在有很多人,不点名了,为了骗钱,什么复刻,进口电容,进口振膜,原版的电路,纯胡扯,你以为同样的东西复制就能出同样的声音吗?我参观过话筒制造厂,流水线的几个声音测试仪器加起来就要几百万,你一个小作坊想上天啊,撑死几百块钱的成本竟然卖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你们信吗?我是不信。

5882
#14 20-6-23 22:46
咸鱼有号称1:1的87,电路1:1,连外壳都一模一样了,价格也只有几分之一,结果声音。。。。。。。。。。。

4243
#15 20-6-23 23:57
mazehao2003 发表于 20-6-22 06:17
自己玩玩还成,如果是录音棚用,两个字……打住!现在有很多人,不点名了,为了骗钱,什么复刻,进口电容, ...

我有不同观点,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的,联想的也未必都是真的,听说的也未必都是真的···实质可能还是会不一样····近八年的DIY体验、思考、实践、分析,我谈点体会···(实际我DIY远不止不止八年,1988年,组装收音机开始,然后开启了随性的折腾,那时只是照图做,没有更多用心思考、对比、观察、总结,而这八年收获、体验更多、更有意义

上面一贴,我已经讲过,一般DIY与大厂的区别,显然你说的没错,大厂有技术实力、有设备条件,但是有一点你似乎没有体验过,那就是大厂设计与生产的流程···很多高端设备未必在任何时候都会使用~!这关系到我很早以前发过的帖子,讲的是关于测试与调试···

关于仪器的测试与调试,大致有两种类型,或者说是两个阶段:

一是设备选料、定型测试与调试,这一步是批量生产之前的工作,一个电路的测试与调试,包括泛音列、声音染色听感和电路功能的合理性等等···本质上说就是设备定型选材,这一步选的是用什么品牌、型号、系列,是声音更符合要求,并不是在相同品牌型号的合格元件里挨个儿挑唯一能用的,原因很简单事,实证明合格的同品牌型号的元器件具有基本共同的特性,挑的就是那个品牌、型号、系列具有可用性!而不是每只独立的选参数(需要配对、电路匹配的除外!),也就是说产品电路到实物的定型选材测试与调试,大多是针对元件的品类而言(前提是合格产品的元器件,显然,大品牌的元件合格是问题不大的)!所以每当一款产品定型,选件确定,只要没有后续问题发生,基本不会再走一次这样的过程,而是直接采用选定的合格元器件直接进行批量生产就好了,高端仪器设备的使用也基本是在这个阶段!这也是没有高端仪器设备的DIY者,可以完全复制一个经典的大前提:就用当时大厂选定的物料,基本能有效的绕开需用高端设备的设计定型步骤,相当于直接选用大厂定型后的选定物料直接组装,进入生产阶段,声音品质的基本保障就在了,且胜算极高~!谁这样做过谁知道,没做过,靠猜是没意义的~!但是,试问有几个DIY能做到这一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当某选定元件停产时,大厂之前调试的声音平衡就被打破,可能需要再次启用此类设备,重新测试、调试,选料,寻找新的平衡点,再次重新定型该产品的物料选择~!抄者,也必须懂得跟着改,否则就是牛头对改版的马嘴,凑在一起,没有好声可能也是必然~!

另一种调试,是实验室定型后,工厂流线生产过程中,设备工作点的调试、电路兼容性、电流电压匹配性等等方面的测试与调试(当然,对于之前说的个别有配对、参数要求的元件进行逐个筛选),这些其实并不需要多高端的设备,晶体管参数测试仪、频谱发生器、频率检测、功率和电流、电压检测等等,可能常用就是这些相对并不算难找的设备了,一个高校物理实验室可能就齐了,不行可以找万能的淘宝,这都不再是过不去的门槛~!何况很多测试可能一个电桥、一个高端万用表就办了,不是每一件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在生产流线上都要用到高端设备仪器的~!再说一次,很多高端仪器多是早期设计定型、选料类,在专门的实验室“未定型产品”阶段使用的~!

所以,高端仪器可以吓人,但找找规律,也许就可以规避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厂商,不管大小,很多都在玩复制的原因···差别往往只是出在态度上和对原版设备的忠诚度上~!

如果咸鱼的U87ai都是一样的原版料(我说的是版本对应的原版料,而不是都被原版用过,但是串版本使用就不行,至少不是最好),很便宜,我敢买,我还敢大量买···为什么不?

凡事总有因为所以,看其表,想本质,才能让自己更明智···,而不是乱棍横扫···

就如桥梁设计,我们要在实验室对结构造型和钢材等材料做各种力学测试,经过测试后,选定符合安全要求的物料、构件,就直接标注在图纸上,交给施工单位:你们必须在某结构上使用某某标号的钢材,特殊点再定个厂牌型号,不会在施工工人手上再用高端仪器测过一遍,再拿去开工的···道理就在这里~!如果你具有施工能力,用他们的设计和指定物料,也能修这座桥~!高端仪器与施工者无直接关系~!他们只要照图、按施工正规流程就能建好~!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照图就能做好音频设备,因为音频设备的元件复杂、多样性,以及标注的方式与建筑不同···这点上就不能完全类比了···

对于DIY完全自主设计一个牛逼的音频产品,难度不小,这是事实,毕竟设计、选材定型门槛摆着的~!但是也有极少很成功的,比如:人头马过载吉他效果器,单块如今价格上万~!只是幸运者不多,这种幸运还必须是带脑的才有机会,否则,鼓捣一辈子都没机会,都可能是常态~!而消费者唯一保障自己的,无非就是自己带脑,别无他法~!大品牌也会偶出“坑货”


如果有人不信我所说的,不是现在大家都喜欢录些小知识视频么,也许某天,我兴起了,我会亲自录一段,展示一段给大家看、给大家听的···一切源于观察、分析、实践、理解!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0-6-25 19:17 编辑
观众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