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有些事情很重要,需要了解:
1、电路不等于声音,因为元件、物料很重要;电路更像是对已有实物设备的“记录文件”,对着实物,可以
简单描述对应成图,但仅仅用图来还原实物,元件面临同参数的各种选择,无数种排列组合,这点上就已经像大海捞针了,别太指望能一样!
2、元件、物料很重要,不是要多贵、多烧,在有品质的品牌、型号的前提下,好声在于搭配;
3、搭配不是靠单人肉耳可以准确把控的,调着调着、听着听着,很容易满意、甚至心理超越,当有原版AB对比的时候,其实差距依然在!不过,没听过原版的人们,就很好忽悠了,跟很多经典型号的复制品,都宣传自己的东西与原版一样,也就自然有人信,无法自主判断的道理就在这里:参考缺失!
4、技术大厂与普通“葫芦画瓢”的DIY,本质区别在于,一般DIY者多试图“以形塑声”,而大厂恰恰相反,是“以声树品”,体现在实际操作上很简单,大厂优势在于他们随着元件、物料停产、更换,有随时修正声音“平衡性”的技术能力(包括电路、元件调整、更换),普通DIY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要做像只有一条路:完全一致的复制!包括版本的对应~!
5、哪怕一个原版电路和外壳,然后随意、任性的替换设备音频通路上的任何元器件,甚至采用更贵的材料来所谓“升级”,都是对经典的扭曲,对原有平衡的破坏,市场上任意购买的组件可以想象;
6、影响使用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听觉审美标准和个人判断力···二是性价比的综合考量;
7、技术指标与音质好坏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标准,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站在录音、混音艺术的角度,明辨、取舍很重要,不要以此标准硬套彼标准,比如参数、价格高的元件一定比价格低的好···某设备上的绝对核心元件,另一台设备一定合用···这台信噪比高,一定比信噪比稍低的牛逼···等等
8、总之,一台好设备是所有材料搭配好之后,体现出来的声音品质感,这是音频设备品质的唯一最后标准。单个元件的优劣、贵贱、稀有程度(说的是基本品质要有的元件,不是劣质货)都对一台好设备没有根本的说服力!如果DIY仅仅定死一个点,永远不可能做像某款声音的。就像要出席一个严肃场合晚宴,我就只知道如何去挑选一双牛逼的皮鞋,却忘了上面还穿着背心、裤衩子,皮鞋牛逼了,穿上试试?瞅瞅整体形象能和-Xie?
9、当然,有的元件就像“人字拖”,廉价、不上档次,但是你的高端西装就是跟它不配,硬是要T恤、沙滩短裤···才能与之“平衡”,所以,“好”与“不好”,评价需要审美与眼界!同时也说明,挑选元器件,评价用料,菜鸟们靠传说的逼格印象来猜,是不一定有依据的,小心很多说法的无知,却能骗到很多人的信任;
10、如果楼主完全理解我说的这些,就算不明白最终结果,但大致的期望值应该是可以修正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了。···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信我所说的··· 如果真的不信了,我追加一个假设,可能更方便逻辑上的思考:套件如此低价,做成成品就能高大上,我为什么不焊接、调试好再出售?
难道挣不到焊接、调试的工钱吗?自己不做,那请个人做,交给工厂做,如果品质够好,成品与套件的差价,除开加工费,卖家不想挣多点···?世事总还是有些规律的,怕就怕过分的“天上掉饼”的贪念,让我们忽视了它的逻辑性···
对了,上述观点不适用于有能力修正、调校,甚至再造的人···买,仅仅为了取一些配件来用,赖得自己去加工了···他们属于高级DIY者···没这能力的朋友,就不要自动看齐啦···!在这里,我也又一次顺带说说我的折腾体验,有品质的DIY复制,最好满足三个条件:A
、有对应版本的真机对比;B、有齐全的对应版本的原始元件;
C、原始电路图!硬是要少一个的话,最后的电路图可以不要,真机在手,可实抄,只是麻烦一点~··
还补充一点:我们不应该有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品牌、型号相同的产品,一定会有一个绝对相同的电路和绝对一致的声音,但凡历时多年的经典型号产品,基本在材料、声音,甚至电路上都有更变,品质能保证的唯一不变:声音品质是从一个“平衡”调整到另一个“平衡”,且大体维持在相同品牌、电路风格里!也可以由此看出,记下一个设备型号,得到一个型号的设备,并不一定等于你就拥有了每台特定设备的不变声音质感,要辨别真正的好或者适用,我们的终极修炼大法不是停留在道听途说上,而是学着分辨声音品质优劣~!没有一句话说能完、无条件前提的真理~!
对于设备DIY的方式,情绪化地来褒贬这种方式本身,与无知并没什么两样,有的品牌货品质也有不好的···这毫无意义!有能力分辨、有逻辑思考,甚至有条件实践体验,才是你的安全感所在~!
最后送大家一张图,欣赏走钢丝,我们不要过于关注走钢丝者手中横杆的角度、方向,只需妥妥地感受他不会跌落的“平衡感”就好~!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0-6-24 00:3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