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至今想不通这《红楼梦》到底该怎么读,更想不通那么多的“红学会”到底研究些什么?以 LZ 的年龄也许不知道当年越剧《红楼梦》电影出现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不是卖老,我确实比你年长不少),那时我还上小学,放露天电影,我们门口的很多大人都去看,尤其是老太,看了三、四十遍的大有人在,看一遍哭一遍,乐此不疲,也难怪,那时的娱乐活动也少,我也就从那时开始知道《红楼梦》,当时我就记住一句“我来迟了,金玉良缘将我骗……”。
后来也读过一次《红楼梦》,就一次,实在没有兴趣读下去,我就不明白“红学会”到底在研究什么,就算听周汝昌讲红楼我觉得也就是讲它高明的写作技巧,构思的严谨、语言的细腻,后来才听说有人读出了管理学的内容,以及医药、食品等方面的知识,每一个名字都暗含某种隐秘、晦涩的意义,秦可卿可能是前朝遗下的公主,那个进入皇宫的贾宝玉的姐姐可能成了ZhengZhi斗争的牺牲品,死于非命,等等,这么多人成立了专门的组织研究了这么多年我就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研究它,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唉,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毛主席也曾读过并有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