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我还想买………

( 14 )
 
[收藏]

896
#1 01-9-20 08:16

我还想买………

一直以来想买一对监听音箱,却总是没有足够的银子。这次看到竟有这么便宜的NEAR 08,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价位的音箱能具备监听音箱的素质吗?其实我的耳朵并不好,感觉也不叼,当初是打算买一对惠威Swan系列中最便宜的那一套来用的,只要1200大洋,但又不甘心,3000左右的价位自己还是负担得起,大不了三个月不吃早餐吧……呵呵。于是目光投向BOSE301,老款的很合我的意,办公室一直听的就是它,是直接从香港拿货的,后来我自己去过广州几次,几次帮别人买不下十来对箱,感觉音质就是比我办公室里的差,只好作罢。其它的箱我很少能有机会坐来来细听,希望朋友们能推荐几款价位差不太多的给我参考一下?一定要是能买得到的呀。别让我光流口水……
在我的印象中最喜欢的就是JBL4425,因为条件所限,我只能用Pioneer S280和Denon 3532 家用功放来推,都已经很让我满意了。可惜JBL这个系列太贵,去年我还在广州问过,4420的都还要7000多,唉。
BTW:胡戈及各位前辈,能不能中肯帮我分析一下各箱的情况?如果没什么选择,我就从你这买一对算了。我相信你及本站朋友的水平。 ^_^
谢谢!

1123
#2 01-9-20 14:57
Near08听起来不错的,呵呵……
功放选好一些。

896
#3 01-9-20 18:25
跟BOSE301比怎么样?如果有得比的话,我马上就掏银子。呵呵。。。。。。

2234
#4 01-9-20 21:21
惠威的swan n1.2,

我觉得很不错

277
#5 01-9-20 21:36

event s5我看不错

价格还底音质不错

896
#6 01-9-20 23:08
我对惠威的箱子印象特别好,几年前自己买单体装过一对,牛眼睛高音的那种,1100元带箱体,自己只装几个螺丝就成,音色特美。可是我没听过3000元左右监听音箱,心想钱多这么多,效果应该还是好一些吧?呵呵
大案要案大侠:价格还低?低到什么地步?音色不错?不错到哪里?能说明白一点吗?还有,在本站能买到吧?我现在都急死了,多指点一点?

谢谢各位了!

13894
#7 01-9-21 03:20
音乐人用的音箱,跟音乐发烧友用的音箱,可以用“井水不犯河水”来形容。

录音棚从来不会使用在发烧友中被津津乐道的那些音响。

发烧友也不会使用录音棚里的那些音响。

不信你问问发烧友,看看有谁用 yamaha NS10 。

惠威是发烧友阵营的,跟我们无关。

2234
#8 01-9-21 00:09
主要是惠威的广告做得好

有时间仔细说说~~~~~

不过好像监听音箱用惠威

总不像业内人士?

有时间问问马户专业人士

896
#9 01-9-21 07:34
呵呵,我一直下定不了决心买惠威的箱子,也正是因为怕它不够专业级的水准。但是,我自己却实喜欢它,而不单纯是受它的广告影响。我自己装过一对试听了很久,比BOSE301的感觉要好,唯一一点比它不足的就是唱不了KaraOK,BOSE301出来的人声要自然真实得多,Shure BG2.1+BMB BX2包厢设备。我这用民用设备来谈效果可能太业余水平了,各位别见笑,本人只有这条件呀。而且我大概的投资预算也就在3000左右吧,也没听过什么监听音箱,所以苦恼得紧。
驴大侠所说的发烧跟专业的区分,在音箱方面有什么技术参数作标准吗?我的感觉中,同功率的功放,发烧级的产品在音质上应该不会输给专业级,甚至大都会超过专业级。音箱方面,我一直以来弄不明白的问题这次正好来讨教各位前辈,HiFi本身的含义也就是"高度传真"呀,追求的跟专业应该是差不多的,怎么在人们眼中的差别这么大?这是其一。其二,国际和国内的HiFi电声标准并不高,很多发烧级产品都轻松地超过,专业级的标准有吗?学过这行的朋友能发点资料给我吗?以我现在的实例来说,10000元的HiFi箱比起我准备购买的NEAR 08,是好?还是差?我用那个做监听更有水准?
还有一种情况,好象很多朋友一说到专业音箱,就认为不一定好听。但我在办公室用的JBL4425,不管专业非专业人仕,听过的没一个不说它好的。是不是这种现象反倒成了专业人员的一种误区了?

13894
#10 01-9-21 15:56
不错!!!

专业音响设备有以下几个令大家意想不到的特征:

1,不讲究用料
2,外观无个性
3,声音无个性
4,由于要考虑听音标准问题,因此专业人士选购设备时都集中在几个品牌几种型号,例如在中国绝大多数录音棚都有 NS10 ,并非因为声音好,而是因为要达到听音效果一致的要求。
5,持久耐用,不需要象发烧友那样把设备当孩子一样照顾着。

896
#11 01-9-22 08:43
驴半仙,看你的话,给我一种强烈的暗示耶,我现在都快改主意想买NS10了。呵呵……它跟Nore 08的差别有多少?在价格上和音质上?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你这有没有卖的?谢了!

342
#12 01-9-22 11:59
请问胡戈您那里有EVENT PS5卖吗? 多少钱?
中音报是5800。

13894
#13 01-9-25 04:09
PS5 我这里也一样,5700 元

可惜 NS10 已经停产了,目前很难买到,就算能买到,也没有保修。换句话说,NS10 已经 game over 了!这个箱子并非声音好,而是因为普遍使用,如果你是经常要在各个录音棚之间跑来跑去,那你最好自己有一个 NS10 ,这样当你每到一个新的录音棚的时候你就不必花时间去适应这个录音棚的声音;如果不是,那就完全不必用 NS10 。我想你不会经常在各个录音棚之间跑来跑去吧?

2234
#14 01-9-26 17:23
让“天鹅”飞进寻常百姓家
用惠威M1近场监听音箱发烧

陆全根

  在历史长河中,短短的10年仅是一瞬间,但凭惠威一已之力和过人胆识,不仅一跃 成为国内Hi-Fi扬声器单元生产大厂,而且还成功地走向世界,兼并国外著名电声公司,形成了具备从Hi-Fi单元开发到Hi-End音箱研制能力的集团性国际音响厂商。惠威的成功离不开国内发烧友的热情支持,有感于此,惠威最近以远低于国际市场的特惠价(约1/3)推出一款 近场监听保真音箱Swans M1,以回报广大发烧友的厚爱之情。毫无疑问,此举必将令工薪阶 层乐迷为之倾心。(天鹅),多美的形象,多好的品牌!让“天鹅”飞进寻常百姓家,又是多么好的愿望!那么,Swans M1有何能耐不辱使命呢?本文试作浅析,供读者参考。

一、M1的特点

  目前惠威研制的音箱分“杜希”(Dul'cet)系列专业监听音箱和“天鹅”(Swans)系列家用高保真音箱两大类。M1虽属Swans系列,实为惠威集团旗下著名的Swans扬声器公司主设计师Frank Hale (弗兰克·黑尔)按照录音棚近场监听音箱要求设计的最新得意之作,难怪老成持重的黑尔先生 也情不自禁地要抱着心爱的M1在98CES国际大展上亮相(见题头照片)。

1.箱体

   图1为M1的外观和剖视图。整个箱体用18mm中密度板制作,容积不到8升,约8公斤重,虽小犹重令人刮目。

    M1的实际外观比照片更为玲珑秀气。华贵的紫檀木皮侧板镶嵌在前后上下黑色亚光框体两边,显得十分 典雅。箱内考究的中空加强框板,大大减弱了箱体机械谐振。上下一线排列的两个单元用内六角螺丝紧 固,给人一种一丝不枸的感觉。背后喇叭口状的倒相管十分光滑厚实,有利于消除强劲低音发生的气流 噪声。一对大型镀金接线柱直接固定在后盖上,馈线插接方便,又可避免采用接线盒的弊端。采用优质 元件的分频网络组件板用强力胶粘在箱内侧板上,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微音效应。整个箱体制作严谨,体型 色调得体,几乎无可挑剔。盖上网罩,下方菱形商标上的“天鹅”闪闪发光,犹如在音乐的海洋中荡漾, 栩栩如生,人见人爱。我们觉得,M1的造型是迄今为止惠威音箱中最有人情味的一款。这种人情味在一些 有名的小型书架箱中也很少见,它们的声音确实不错,但是外观不是霸气十足、容不得人,就是过于简朴、 平淡无味或者画蛇添足、不伦不类。

2.单元

  M1为两单元、二分频、防磁型倒相箱,采用了全新设计的高、低音单元。特别令人注目的是采用了不同凡 响的R1C型带式高音单元, 如图2所示,可以说这在低价位音箱上是一个创新。

  R1C采用光刻技术把音圈直接印刷到极轻的超薄Kapton材质振膜上,实现了比空气负载质量还轻的一 体化超轻质量振动系统,这意味着中高频重放具有极佳瞬态响应和超宽频响。这种一体化振动系统可 使振各处受力更加均匀如一,达到低畸变线性驱动的目的,因而中高频重放不仅失真低,而且相位线 性远远优于普通高音单元,音质更为细腻清晰,层次分明,空间感强。R1C单元的轴向和离轴30°的频 响曲线自然流畅,未见明显谐振现象。不均匀度为3dB时频响宽达4.5~30kHz,输出声压94dB时谐波 失真仅为0.7%,最大连续输出声压达106dB.同样令人注目的是中低音单元采用了原本为录音棚近场监 听系统设计的5″单元F5。它的振膜是与德国联合开发的防弹纤维和天然低纤维复合材料外涂阻尼胶而 成,因而刚性高、重量轻、阻尼好。同时配合专门设计的高透气率轻型定心支片、超薄柏胶环和高强 度铝架音圈以及对称磁场驱动技术高能磁路系统,运用优化设计技术使F5单元的瞬态、幅频和失真特 性相当出色并具备足够大的功率承受能力F5的频响曲线经IEC标准障板测试,±2dB带宽为120Hz~5kHz。 它的谐振频率低达47Hz,单向最大线性位移也达到2.75mm。这里还要指出,由于采用了德国高损耗耐 疲劳高稳定柏胶折环,使得单元性能稳定性和大振幅运用时的寿命有了可靠的保证,而这一点往往是 一般小口径中低音单元设计中容易忽视的致命弱点。M1中高、低音单元还有其他一些特点,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3.系统性能

  性能优异的单元加上黑尔先生深思熟虑的运用和经验老到的设计能力,使这款小小音箱各方面的 性能都有上佳表现。声压频响是对音质和音色影响最大的特性,作为录音棚监听音箱,希望它均匀 一致,尤其是中音频段更应光滑平直。M1不负众望,它的幅频响应为53Hz~40kHz±2dB,在敏感的中 音频段达到250Hz~6kHz±1dB。另外,-6dB时低端达到45Hz.前面说过高音单元频响高达30kHz。M1 采用幅频和相频特性俱优的二阶Linkwitz -Riley(林克威兹-瑞利)分频网络调校后,高频响应进 一步拓宽到40kHz。这有无现实意义呢?不少发烧友对目前按16bit/44.1kHz格式制作的CD音质颇有 微词,其实数码音响专家早就心知肚明。如果采用即将到来的24bit/96kHz新标准录制,那么CD的音 质将有突破性提高,细节更为丰富、音色更为流畅。届时对音响设备,首先是对音箱的高 频响应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我们说M1是一款跨世纪的音箱似乎并不为过。 在整个音响系统中,音箱的谐波失真还是比较大的,因此降低谐波失真也是高保真 音箱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方面M1同样相当出色。在最重要的中音频段100Hz~10kHz内, 90dB声压级时总谐波失真<1%。94dB声压级时70Hz~10kHz范围内二次谐波失真<1.3%, 对音质影响较大的三次谐波失真则更低些,不超过0.4%。再看M1的指向性特性。与轴 向响应相比,水平方向离轴±30°时,15kHz仅下降3dB,离轴±60°时下降6dB。至于垂 直指向性则控制在±15°(-3dB)范围内,这样有利于地面(或调音台)和天花板的反向波 影响声音清晰度和声象定位能力。通常建议在音箱与聆听点之间铺设地毯加强吸音就是 这个道理。作为录音棚近场监听音箱,按理说水平指向性并不重要(即可以窄些),只要 录音师位置比较固定或变化也不大。M1的水平指向性做得比较宽,这样可产生较多侧向 反射声,使放音具有空间感,同时也可扩大立体声聆听区。 为了用好M1,了解其他一些应用参数也是必要的:灵敏度(1W/1M) 85dB 额定阻抗/最 低阻抗8Ω/7.2Ω额定功率/音乐功率50W/90W推荐功放功率>30W 从这组数据可以知道,虽然M1的灵敏度较低, 但它的最低阻抗与额定阻抗相当接近,这对任何功放来说M1是一个容易推动的负载,对功放的电流驱动能力要求 并不高。在1.5~2米距离内聆听,只要1W输入功率就可达到80dB声压级,在普通房间内欣赏音乐完全可以了,如 果输入30W则输出声压级约可达94dB,一般有这样的动态范围足以应付大多数节目源,因此惠威推荐>30W的功 放推动M1也在合理范围内。

二、应用和评价

  综上所述可知, M1是一款按录音棚近场监听要求设计的高性能小型书架箱。不过由于它属专业监听音箱,性能又中规中距,许多 发烧友可能认为它并不适合于家庭作音乐欣赏使用。为此有必要先说一说监听音箱的情况。

1.关于近场监听音箱的优

  大凡供广播、舞台和录音等专业人员用来监听音箱。但因用途种类不同,性能要求往往相差悬殊。因此不少专业监听音箱 的性能和声音往往不及也不需要优于家用高保真音箱,当然也不会满足发烧友欣赏音乐使用的要求。然而专 业监听音箱中的录音棚(或录音控制室)用监听音箱,尤其是那些大型、超大型录音棚监听音箱(Studio Monitor Speaker),在对声源的动态、音质和音色的还原程序是家用高保真音箱所望尖莫及的,也可以说 是保真度最高的音箱。但由于体积大、价格昂贵,而且通常要求 在接近真实的声级上放音才有出色的表现, 因此也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实际上,在 现代录音控制室中,除了使用大监听音箱外,还使用一套近场监 听音箱(Near Field Monitor Speaker),它通常放在调音台上供录音师监听录音效果之用,因而必然是一个 小型音箱。那么,为什么有了大监听音箱还要用小型监听音箱呢?原来,在大监听音箱上听起来很好的录音 节目,在家庭中重放往往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家用音箱总是比较小,它的性能尤其是动态和低频特性与大 监听音箱差异很大。从而家用音箱在低声级下重放时,某此细节就会明显丢失,低频更是软弱无力。 因此在 录制过程中使用类似于家用音箱那样的小监听音箱进行调音并与大监听音箱比较,有利于保证家庭放音欣赏 到真正平衡的声音。

    由此不难明白, 近场监听音箱的重放效果,也就是录音师希望用户最终听到的声音效果,这不正是许多发烧友梦寐以求的 “原汁原味”吗?此外,在对曲目进行评价推荐或作版本演泽对比时,使用监听音箱聆听也是有必要的。 当然,除非使用与录音时 同样的监听音箱,否则两者仍会有所差异。不过作为监听音箱,其性能和制作 比较严 格,因此实际差异不会离谱太远。这里还要说明,所谓近场监听,简单说就是近距离聆听,这个 距离大致是离音箱1.5 ~2米范围内。因此利用书房或居室一方兼作听音室时,与录音棚近场监听环境基本一 致。近场聆听有不少好处。由于所需音量相对较低,所需功率较低,这样有利于减小功放和音箱的失真, 同时也提高了功放和音箱的功率裕量。近场聆听还可能使音箱周围留出较多空间,从而明显减小房间界 面的反向声对直达声的干扰,可提高放音清晰度、改善声象定位准确度和加强声音空音感。最后还需指出, 近场监听音箱在较大的听音室内同样有良好的表现,因为近场监听音箱的障板和单元尺寸必须足够小,以 免近距离聆听时听出高、低音来自不同的单元,而这一点也正与远距离聆听要求相一致,其他方面并没有 实质上的区别。实际上,家庭的听音室也大不了多少,实际聆听距离与近场相差不大。另外,在较大的听 音室中也更容易通过摆位找到理想的近场聆听区域,从而达到更佳的放音效果。总之,近场监听音箱素质高, 环境和音响设备功率要求低,十分适合普通家庭进行高保真聆听。

2.简短的听音评价

   M1的素质较高且是监听音箱,要对它作出正确的评价,需要动用相应的器材和良好的试听室。笔者也属平常百姓家, 只能用一般器材听一听,但其结果可能更符合家庭情况。使用一般Walkmem CD和雅俊α7功放,用普通音 箱馈线驳接M1,M1放在写字台两侧,音距约1.3米,离后墙0.3米,聆听点离音箱间连线约1.4米, 利用居室一方作了近场聆听。首先注意到高音细、轻盈清晰,没有什么刺耳的声音。中音比较厚实, 合唱有实体感,层次比较分明,独唱者定位稳定,无飘移现象。低音表现令人满意,不仅深沉饱满、 气势不足,而且反应敏捷、收放自如。实际聆听感觉低音延伸十分自然,在舒适的平均听音电平下, 低音单元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动 态和爆发力。 就整体而言,对高音提升3~4dB效果更好。如果考虑 到笔者年龄带来的听力衰减的因素,那么M1整体音色当属自然平衡之列,音色并有较好声场感。 这里顺便指出,家居狭窄者可把M1的倒相口封死并贴近后墙摆放,放音效果相当好,这是因为M1 的容积与作闭箱应用时的要求相近。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也许你更喜欢听密闭箱的声音。 最后,由于M1体型巧且是全防磁超宽频带设计并在水平方向120°范围内良好的扩散性,完全可 以用作杜比数字5.1环绕声的前置主音箱和后置环绕音箱,甚至通过适当摆位也可作中置音箱。 这样一来5个声道音箱完全一致起来,只要另加一个有源超低音箱便可组成一个音质和音响效 果十分优良的家庭影院放音系统。

896
#15 01-9-27 22:37
谢谢老兄的贴文!  陆全根的大名早就知晓, 以前我爱好并走向这一行就是看的〈无线电与电视〉这本杂志 。 到现在我还有保留他设计的第一台八达功放的邮购品呢,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