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问:为何国内好歌出不来,出来的不是好歌?!

( 11 )
 
[收藏]

183
#1 00-12-11 07:07
如题。

55
#2 00-12-12 03:56
这个问题很复杂
首先你认为的好歌是不是大多数人认可的好歌
其次,所谓出来不出来其实就是一个宣传的问题,而党的喉舌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不是任何歌曲都能够得到媒体的大力推广的,有的时候有钱都没用,而有的歌曲是必须推广的,比如《x x新时代》等等
试想想12亿老百姓都在接受什么样的引导和暗示,尤其在偏远地区除了中央台根本收不到别的台,所以老百姓的音乐素养可想而知
现在大家的观念就是只要占领了中央台就占领了80%的宣传,所以很多歌手为了迎合中央台去做一些主旋律歌曲。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国歌坛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商业化不彻底,如果可以完全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来操作中国音乐才有希望

640
#3 00-12-14 06:42
这和国内的唱片公司也有关系,和音乐人也有关系
首先好歌的确不多见,其次好歌碰到好的唱片公司
好的推广的情况更不多见。好象唱片公司永远在推烂歌
听听个大唱片公司在推的歌,没一个好听的。

这和党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党不好,为什么港台的歌
都那么红啊?我们的党难道向这港台不向着大陆?

我说的好听标准很简单,旋律上口,听完能记住,
你看看,是你们正大的歌手的歌有这个特点还是
其他唱片公司的歌手有这个特点。当然你是无辜的
我不是在批评你,我是在批评唱片公司决策层。
我们的作品和想法在“运做”面前都显的那么无力。
我也认识不少唱片公司的负责人,从王晓京时代开始
到现在准备重新复出的大地,港台的我老联系不上。
我发现唱片公司犯的总是决策错误,推了不该推的难听
不上口的歌,这与唱片公司决策曾的音乐素质是有关系
的。很多决策人承认自己不懂音乐,但他们身边总有
几个貌似懂音乐的人指指点点,这帮人深得老板的信任
老板们对他们的音乐素质深信不疑,推什么歌基本都是
那帮人决定的。所以要想在唱片公司发展你得先篡当夺权,
我是一介音乐知识分子,对权力斗争的事情实在不行,
每次想在唱片公司发展总惹一肚子气,以至于后来想
借助人民时空网络公司投资“暗渡陈仓”,那时候
录音棚都盖好了,设备都卖的最高级的。。。。。
各路英雄好汗都在我的部门里领一月一万多的高工资,
制作人歌手企宣召了一大堆,。。。
但谁知那死大克一跌打碎了所有投资的勇气,我又要
重新开始了。。。

1652
#4 00-12-14 1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9
#5 00-12-17 17:15
脏小坏你没理解rayxiu说的党的意思。有一部分作品是和党有关系,党干涉的作品也是一些有才华的音乐人创作出来的。

55
#6 00-12-18 05:37
关于港台歌曲的流行
他们有一个很完善的市场机制,一张唱片做好了就能挣钱,因此他们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做就可以了
国内完全没有这个市场
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有好多杂志明文规定不上大陆歌手的封面,其他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的要价钱,港台的歌手想不上都不行
流行音乐说到底是西方人玩出来的,谁学得像,谁学得早就占便宜,我承认港台在市场方面绝对超过大陆二十年,因为他们做事情很明确:我是在做商品,而不是搞艺术
我很烦那种又做婊子有树牌坊的人

两年前,我想,只要给我一百万,让我独立来做一个歌手,肯定把他做成天皇巨星。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候很傻笔。
这两年我看到了无数像我一样的傻笔,总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可是回过头来,发现一个比一个傻。
昨天我给人编了一个小样,挣了500块钱,他很满意,我也很轻松,我突然觉得这样还不太傻。

1652
#7 00-12-18 0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72
#8 00-12-18 10:10
多做实事!少管闲事!做自己认为好的音乐吧!!!!!

1743
#9 01-11-17 19:10

向谭盾学音乐

著名作曲家谭盾刚刚在京举办的一场颇具创新的音乐会让听众对前卫性音乐作品再度关注,论者亦智者见智,其中刊于《爱乐》的《向谭盾学音乐》很有代表性,现择要以飨读者

什么?你想学贝多芬、莫扎特、巴赫那套?早过时了。好听?俗!眼下哪个作曲家靠写好听的曲出名?哎、对喽,一点你就开窍,专拣刮耳刺耳的写。比如,给小提琴写曲子,专往两头写,写得越靠近脖子味儿越正。什么?像踩鸡脖子的声?这就对啦。你没听一个小孩说:妈妈,台上的叔叔什么时候能把那木板锯断?

哪能就这么点招儿呢?有的是,你还可以让乐手拍打古筝提琴板,可以让打击乐手用弓子蹭锣镲的边儿,不不不,不是拿你打镲,这样声才能怪呀!


当然,你还可以返璞归真,拿几个鹅卵石让人敲、再拎一桶水,用手撩、有条件,你还可以把自来水管接到舞台上,用盆桶缸什么的接水,那声儿才叫一个天籁。

家里养猫弄狗了吗?没养,借别人的一只也行,不不,不是抱上舞台让它叫,那也太自然主义了。是让它在钢琴上走几趟,你把那谱记下来就是一曲子。噢,不会记谱呀?那也没事,家里不是有录音机吗,对,录下来。在舞台上放。你当然不能说是小猫小狗舞曲了,太浅薄,要起深刻点的名字。叫八卦太极什么的,可不是,桔子叫这种名就是好卖。满大街不都是八卦太极芦柑吗?特好唬老外,洋人以为吃了这种桔子就吃进咱中国古老文化。

你说这些古名《易经》、《乾坤》、《阴阳》、《春秋》、《道极》别人都用过啦?当然,别人用过的你就坚决不用,咱们是创造家,怎么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呢?古名有的是,顺嘴就来。让我想想:《诗经》、《风雅颂》,不行不行,别人先用了,《论语》、《道德经》也有人谱成了曲,不能用。容我再想想,要想出其不意,就得用别人之不敢用。唉,想起来了,《蝼蚁》、《瓦甓》、《屎尿》,好。什么?粗俗?那是你不懂,要刨根儿,这是庄老太爷庄子的名言,他老人家在《知北游》里说的“道在蝼蚁道在瓦甓道在屎尿里。”有庄老太爷给你撑腰你怕啥?

可以呀,你可以上台。没学过指挥?那不要紧,会云手吗?太极拳里最简单的招式,两手交叉划弧,行,你划得挺好,不用,不用屈腿做成马步,立着就行。噢,你怕乐队不跟着你奏?奏什么呀,不用他们摆弄乐器,只是跟着你的手势来回翻谱纸就行。注意,谱纸要选那种铜版纸,为什么?这都不懂,脆呀,翻来翻去,哗哗的,那多过瘾。

唉,有这翻纸声,撩水声,敲石头声,还有录的猫狗爬钢琴的声,你这交响乐算弄成了,你就等着生往家里抱奖杯吧,你拦都拦不住。你现在就加紧练臂力吧,举奖杯呀,怎么可能呀,不是顽主那种咸菜缸,那评委又不是3T公司,那都是专家,还有国际的呢,你总不能怀疑国际评委的眼力吧?

唉,这也很重要,每个作品开演前,你要上去说,把什么宇宙哇、人文关怀呀、自然生态平衡、精神自我观照这些词儿背熟点,听众自然就朝着这个方向拔高你的音乐。会唱吗?不会?不会也没关系。叫你总会吧?对,你指挥一阵,你就叫一阵,像拉防空警报器那样叫。别怕吓着听众,省着他们睡着了,多长?可长可短,根据你当天的肺活量大小而定。别,别害羞,怕羞哪儿出得了名呀!

还有关键的一招儿。有人说沉默是金嘛。你也可以来一个无声胜有声,不是声音之间休止符,是从头到尾都没声。比如,你在钢琴前坐着,噢,不成,有人已经这么干了,不怕,咱换个家什,你抄把琴,把弓搭在弦上,不拉,对,像泥塑样,站累了为止。时间最好别是整数,要弄个3分24秒、9分11秒什么的,然后告诉大家这个作品叫《3分24秒》或《9分11秒》。

你怕你的作品没人听第二遍?俗了吧!舒而美有重复用的吗?

1743
#10 01-11-17 19:14

胡吗个的小板凳

在21世纪听回胡吗个在上个世纪的作品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或者胡吗个自己都想不到,他的一个无心插柳创造了中国新音乐的一个大笑话。他只用了1/2个四轨机、木吉他以及一把怪异的人声就打捏出一张光怪陆离、超乎常人思维定向的专辑,而且这张专辑还有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名字:"人人都有个小板凳,我的不带入二十一世纪"。

严格来说,胡吗个的音乐不能算作摇滚,只能归结为一种极具个人情结以及地域色彩的另类民谣作品。在我国辽阔的音乐版图上,从广东韶关的杨一到鄂西/北京的胡吗个,这里就有一条另类民谣的红线串连着"鸡眼"和"鸡屁股"。杨一总是徘徊在社会的"屁股"地带,歌颂着头顶烈日、汗如水滴的劳动人民。而胡吗个不同于杨一,他向往美好的白领生活,他奢望能够成为受人尊敬的文化人……但这终归是一个不着边际的梦想而已,残酷的城市生活没有给他一丝的幻想,胡吗个最终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只能算是一个"进城的土豆"。然而胡吗个是一个幽默而且睿智的诗人,他在他的小板凳中用诙谐的语气慢条斯理地给我们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他毫不掩饰自身尴尬、平凡甚至猥琐的生存状态,他近乎疯狂的讽刺和自嘲迫使我们痛苦地反思生活。他的词作既有诙谐的玩笑,又有发人深思的生活点滴,巧妙的比喻恰如其分地镶嵌于歌词中,朴素平白的语言透出对社会人文的最深层关怀,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他对生活的思考。

于是,在聆听胡吗个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好来坞著名影星金.凯利。胡吗个就象电影里面那个在下一秒来临之前你永远想象不出他会做出怎样表情的金.凯利。胡吗个用他那把永远拿不准调的声线天马行空般地游走于毫无章法、不着边际的歌词中,跳跃的思维方式就犹如电影中绚目的快速剪贴。我们不妨来听听"大街上,一眼望去",这首歌准确的名字应该是内页歌词上面加上涂改符的一段文字,即为"没有自己的女人"和"全是别人的"这几个字,这本身就是一种介怀于心然而又觉言之不妥的尴尬情感。"50年/王副官(改良后的)现叫王仁忠同志/娶李师长的二姨太为妻/相敬若宾。58年/光棍曹(后来不是)与公社马书记的女人/在村后猪圈中幽会/当事猪黑子/当晚遭灭口。……88年方琴招工至南方小镇/做生意身体腐烂/羞辱中摸电而亡(落入俗套)" ,胡吗个以异常沉静的语调追溯着1950年到1996年的六个历史事件,最后自己得出的结论是:"落入俗套"。这种个人化的行为主义创造方式同样出现在"欢迎收听广播"中,在整整5分多钟的时间里,淡淡的木吉他分解和弦下只有三男一女此起彼落的闲聊声,胡吗个最荒诞的特性爆发在最后10多秒:"我们到古巴去,我们去和卡西特罗主席握手!"。或者,胡吗个的话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

"我不会一辈子做音乐,等以后我写不出东西了,就去拍纪录片,到农村去,拍一些绝对真实的东西,不需要任何修饰加工,你可以从中找到最感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真实得不容怀疑的人。

或许,在这个功利至上的新世纪,人们不愿也不屑于这样一张记满忧伤和感触的小板凳。但我倒愿意坐在这张小板凳上,让它引领着我的思绪,让陈年往事如潺潺流水掠过我的脑海……

就这样吧,我坐在板凳上,偎依在树旁,清风是身上的棉被,我在回忆中安静地进入梦乡……

295
#11 01-11-27 12:29

我说我的!

我看啊,就是歌手太老了,词曲也太老了,他门只知道有了一点名就不知道努力了。这段还好点!有几个还行。。。。

225
#12 01-11-30 12:56

一言难尽呀!

什么叫好歌?
小芳好吗?那个旋律似乎是很多音乐人都不屑一顾的东西,怎么火了?!
九月九的酒那?!怎么也曾经“绿”过!
同桌的你,怎么样?能和恋曲、光阴的故事比吗?!而且,我认为绝对是模仿罗大佑!写歌的、唱歌的都火了一把!!
谢东怎么就火过了?......

............
机遇呀!!太重要!!!。。。。。。
还有,要充分考虑中国百姓的消费程度,中国一般的人对音乐的理解其实不高的!你要抓住这些人的心理,再拥有机遇才会成功的.....
谁知道那?
瞎几八白话!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