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录音室低频问题思考
1、应用多种对低频能够有宽频带吸收的材料和吸声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低频混响时间和驻波强度。我个人感觉比较有效的包括(1)、玻璃纤维+大空腔(这个几乎是全频段的吸收) (2)穿孔板+玻璃纤维+空腔 (3)薄板+空腔 (4)微穿孔板+玻璃纤维.
2、扩散板只能对付中高频,小录音室不用太多。
3、即便有了足够吸声,仍然要进行测量以决定话筒的摆位,以尽量获得平衡的频率响应,即避开驻波的波峰和波谷。
4、有时候仅靠耳朵听,有某些歌低频多点或者少点也不难听。但总的来说,低频尽量少些,声音会更饱满,更有质感,更耐听。有些低频多的声音乍一听比较温暖浑厚,但清晰不足,听久了会觉得少些什么。
5、专业的录音室是允许低频的混响长一点,比如125Hz的混响可以比高频混响时间长至1.4倍。
[ 本帖最后由 evapig 于 13-12-26 08: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