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请问下老师们这个和声该怎么分析啊

( 10 )
 
[收藏]

1320
#1 14-9-28 11:34

请问下老师们这个和声该怎么分析啊


如图示,经常听见这种色彩的和声,感觉很刺激啊,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分析,这是什么和声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20
#2 14-9-28 11:35
曲子是G调,忘记说了

1090
#3 14-9-28 12:15
单说一般的和声分析,首先把所有的音列出来,再看每个音的重要级,即可了解作品里的运用方法。在实际作品里,音的重要级通常和这些有关:音区、声部重复数量、力度、音色。比如常规的三和弦,根音最重要,三音次之,五音最不重要,所以根音经常会重复,五音通常可以省略。
对实际作品的和声分析,单靠上述也还不够,因为会牵扯的东西很多,这就会考验分析者对作曲技术的熟悉程度了。

在图中这个例子里。第一个小节,上方各声部固定,低音是半音级进下行。通常这样的低音是旋律声部,不一定纳入和声分析的范围,这里先放着。把固定的上方声部的各音列出来,a、b、#c、#d、e,显然不是常规三度叠置的和弦,有各种大小二度的碰撞,并且没有重复音。这样看来,研究其和弦结构显然意义不大,音响效果主要都是由大小二度碰撞出来的。回过头再看低音声部,半音的级进下行,也就是连续的小二度进行。这样看来,这个小节音响效果最重要的单位是音程,而不是和弦了。


再看第二个小节,bB、c、#c、#d、e、f,也是第一小节一样,主要由大小二度构成,也没有重复音。但低音为一个稳定持续的长音f,如果这两小节的调性还是g而没有移调转调,那么虽然这个小节无明确和弦结构,但也呈现了下属功能。

[ 本帖最后由 阿川 于 14-9-28 12:16 编辑 ]
观众反应
:谢谢老师

844
#4 14-9-28 22:51
同意楼上的分析---  因为没有看到乐谱  楼主的图片似乎是几个midi轨的叠加  因此看不出原作的声部进行和音色的配置   仅就这两小节  我做一个大胆的设想

如果这样   是不是就可以更清晰的窥视出原谱的写作
   在大小二度构成的音柱的音响背景上   旋律声部和低音做反向拉开   第二小节的不协和度更高  情绪是增长的

[ 本帖最后由 cdwdz 于 14-9-28 23:1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观众反应
:老师说的极是

1320
#5 14-9-29 15:45

回复 cdwdz 在 #4 的 pid=4289791 的贴子

老师说的极是,这是乔家大院组曲里第二乐章几小节,因为是总谱我怕截图截不全,所以就写了MIDI,这也是我的疏忽,分析作品没有谱例确实是这样,带给您不便,总之谢谢啦,我把谱子附上先

1090
#6 14-9-30 12:27
呃,原来是赵老师的作品。我看了原谱,你不能只这样分析的,缺失太多信息了,上下文信息、配器情况和声排列声部进行很多都没了。
对着原谱我简单看了下:
曲子是G大调,但在21小节转到了d小调了,LZ这两个小节在原谱里是53到56小节吧,又恰逢一个离调+转调的地方,并且还有很多音记录的错误啊。
赵老师这个作品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品,LZ如能正确分析调式调性和和声,也没看错音的话,按照我3楼第一段话,这个地方是不难的。
这两个小节(原谱里是四个小节)的和声是(d小调)V——#III7——(G大调)I。按和弦结构,第一个是A大三和弦,第二个是#F大小七和弦。
观众反应
:非常感谢老师!

1090
#7 14-9-30 12:34
顺便说一下这个地方的低音进行,原谱51至52小节(也就是LZ图中的前两小节)是bB和弦,低音第一个bB是延留音,后一小节那低音是#F,所以这是一个旋律式的的半音级进下行。
观众反应

1320
#8 14-9-30 14:50

回复 阿川 在 #6 的 pid=4290636 的贴子

非常感谢老师如此细致的回复,小弟万分愧疚啊,自己提问题的细致程度都没您回答的用心,对不起呢,确实是自己太粗心了有点伸手Dang-的情况了,您说的这些我当时提问题的时候都没有仔细去看过前后的一些和声的布局,再次倍感愧疚,我先认真看完后再去品味您的回答,实在抱歉,多谢老师的指点,待我分析完再向您致谢!!

1090
#9 14-9-30 16:04

回复 阿川 在 #6 的 pid=4290636 的贴子

没事,我可能比你看的总谱多一些,也比较习惯。给你几个建议:分析作品最好能从曲式、调式调性、和声来做综合分析;和声分析里功能进行、声部进行、和弦结构又是几个不同的方面。
无论何时,看总谱切记要先看乐器的移调和调号。

1320
#10 14-9-30 18:07

回复 阿川 在 #6 的 pid=4290636 的贴子

下午认真又认真看了下谱子,真心可笑原来自己把圆号移错了调导致这种大小二度错位形成的迷雾,其实正是老师分析的这样,看总谱确实是个细致并且得耐得住性子的活,终生羡慕能拿笔写曲子的人,非常感谢老师,不管在知识上还是学习的方向上的心态深深的给我上了一课,平时看谱子都是大致扫一眼过去看个大概,今天才意识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的可怕之处,永远都是无用功,最后提一个相对小白的问题,老师说的bB为延留音的那部分能理解成为了音响、情绪上的效果不作为和声意义吗?PS这个小号的记谱为何不是A调却记成了C调的谱呢,实属想不明白,谢谢您!

1090
#11 14-9-30 21:42

回复 阿川 在 #6 的 pid=4290636 的贴子

延留音是常见的和声外音,不作为和弦构成的一部分,有其解决就行了。和声外音主要都是丰富的声部变化给单一的和弦增加新的音响效果。小号的部分见总谱开头,有编制说明,第一乐章的开始也有乐器标记。这里用的是bB调小号,和单簧管一样,作二度移调记谱。PS:有时候移调乐器会标记调号(如单簧管),有时候不标记(如圆号),调号最好不作为移调记谱的依据。这个谱子里小号也都用的临时升降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