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母带处理为什么非得用专用软件?

( 21 )
12
 
[收藏]
-  第 2 页  -

1878
#16 22-9-19 20:42
不一定什么固定插件,只要你熟悉用的插件的染色是怎样的,或是对其声音很熟悉,一样的用。 但是要求精度比较高,因为你稍微的动一个扭 效果比较明显不的不同

4122
#17 22-9-19 21:38
不一定非要这样的,我就是直接在宿主总线加~也挺好的~听着舒服就ok了~

667
#18 22-9-20 08:11
并不是,谁教你的。可能导出来比较有仪式感吧。

2596
#19 22-9-20 09:50
预母带和母带有点区别,
预母带以前是为了大致听一下做过母带后的听感,
但是后来为了干快活儿就直接导出了。

任何音频文件的导入导出都是对能量的一次重分配,
主要体现在频响带宽和动态上。
而且一般混音工程的格式往往到9624就很够意思了,
以前看老外做母带都要对源文件进行升频升位深处理,
比如4824的混音文件导入到192/32float的工程里,
借助声卡和更高格式工程的精度来进行更多处理,
做完了再抖动降频导出。

以前一般的录混音软件和声卡很难支持更高的频率和精度,
只有所谓母带级的软硬件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解码,
而且价格极其昂贵。

现在其实就用一个软件就可以搞定了,

比如PT,
但是PT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
占用发音数越多音质解析能力越差,
不管用不用HD\HDX卡,
也不管你用的什么声卡。
所以在PT当中为了音质解析能力有充分余量,
混音工程导出后,单开工程导入做母带音质最佳。
其余DAW的设计逻辑貌似没有这么流氓,
音质解析更多还是靠CPU和RAM。
本帖最后由 死亡爱抚 于 22-9-20 09:54 编辑

422
#20 22-9-20 10:48
你想用啥就用啥呀,臭氧之类的专用软件只是更快更方便,回归原始依旧是EQ压缩

1352
#21 22-9-20 11:05
恐龙、臭氧...是啥?

6638
#22 22-9-22 14:21
这个问题可能只有国外用专门母带软件的人能回答,可惜他们都不太懂中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