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日本合成器的利润太大

( 39 )
 
[收藏]
-  第 3 页  -

713
#31 23-7-17 15:50
做Hydrasynth合成器系列的的ASM是国内厂牌吧?评价似乎还不错。

3357
#32 23-7-17 18:03
DLL 发表于 23-7-17 12:45
国内市场是被国际潮流倒逼出来的市场

没有厂家,没有技术研发和支持,本来就没啥高精尖技术,活活被关税 ...

唐山市原来有个电视机厂还做过电子琴呢   叫金山牌,上世纪8、90年代的企业现在绝大部分消失了。 本帖最后由 数字天空 于 23-7-17 18:04 编辑

4971
#33 23-7-17 20:03
yangkang 发表于 23-7-17 14:14
哈哈哈,华强北搞个蒙太奇出来99包邮。

搞明白基本原理,天下没有新鲜事,

120
#34 23-7-17 2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76
#35 23-7-17 21:26
高利润才能高福利啊

528
#36 23-7-18 21:09
跟日本进口二手钢琴类似,国内二道贩子总是说国内官网几十万,而实际日本官网只有国内官网不到一半的价格,几十年的二手琴卖的比日本新琴都贵。。

880
#37 23-7-20 09:17
只要我们还做不到他们同样高度的东西,那大多会是高利润的,这东西就跟原子弹一样,当你没有时,对方可以威慑你,讹诈你,也就是漫天要价,条件往高了开,因为对方知道你没得选,当你也有了,那双方就开始扯皮开始卷,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卷成白菜,我举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机械键盘,那个核心技术,也就是键轴,以前德国樱桃几乎垄断,也就前几年的事情,买它家的一把高阶型号,怎么也得4位数左右,现在你们再看看,国产市场几大轴,把国外品牌打成啥样了?现在一把仅3百块的国产机械轴+PBT键帽的三模无线(2.4G+蓝牙)大电池各种配列和键高度的定制,不光是更人性化,而且手感也好,材质用料也好,连接功能性也好,均在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外洋品牌之上。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发展。另一个例子,音乐从业者都应该深有体会,就是固态,用不着我展开说了,大家一想这些年的变化,也就会心一笑了。汽车其实也差不多,但还没到市场完全下沉的地步。

综合看,这些为人服务的工具器材,就全都是这么个理,光刻机和EDA还没搞下来,等到我们也掌握核心技术后,必定也是一样的结果,卷成卷心菜,只是这个难度会大很多很多,但目前的趋势还是在向前迈进中的,方向总是这个方向,时间早晚的问题。
观众反应
:后来我发现还是巧克力键盘舒服好用。

324
#38 23-7-23 19:37
judy_404 发表于 23-7-17 08:16
这算什么。94年,korg i3 大三万。

当时的X3 、 Roland JV90(1000)什么的,都是要大几万!

241
#39 23-7-26 18:57
中国的税率你也知道的

143
#40 23-7-28 15:31
乐器相关的哪个利润不大?电吉他也一样利润很大水分很足,但一样趋之若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