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咕噜与咪咪

( 14 )
 
[收藏]

89
#1 23-11-23 18:12

咕噜与咪咪

今天下午办公室小伙让我听一段手机上的声音,问我听到的是“咪咪”还是“咕噜”,我很明显听的是“咪咪”,最起码也是以“i"为韵的声音,而他说他听是以"u"为韵的声音。我好生奇怪。刚才在电脑里重放,竟然也是变成了咕噜,用手机听还是咪咪。知道原理的同志科普一下呗?

250
#2 23-11-23 18:24
oiiaioiiiai


1624
#3 23-11-23 18:25
跟韵不韵没啥关系,咕噜和咪咪的声音都混在了一起,频段上有分别。高频敏感的听到的是咪咪,不敏感的听轱辘。

122
#4 23-11-23 18:27
有人解析过,提高高频听得就可能是咕噜,而低频就是咪咪。你可以把音频拖入宿主,调整他的tune就能区分出来了。

1491
#5 23-11-23 18:49
我第一次听是咪咪,后边再听就是咕噜了哈哈。

315
#6 23-11-23 21:33
怎么听都是咪咪。。。。。

2107
#7 23-11-23 22:59
我可以随意切换,想听到什么就是什么,高频是咪咪,全频是咕噜。

1486
#8 23-11-24 11:09
我倒是好奇这个音频是录出来,还是做出来的?

166
#9 23-11-24 14:11
可能这个声音中的韵母部分和“i”和“u”的共振峰都比较接近,每个人对不同韵母的识别不是完全相同的,同样的韵母,可能A听到共振峰在300 Hz左右时认为是这个韵母,而B听到共振峰在350 Hz时才认为是这个韵母。

这跟听音环境,两个人的家乡方言、接受的教育(包括语文老师教这些韵母时的发音)等等都有关系。

697
#10 23-11-24 14:16
我不知道现在听人说话还得在软件里把高频去了或者是把低频去了。真费劲

2846
#11 23-11-24 15:41
与声音的高低频和人的年龄有关

7765
#12 23-11-24 17:11
第一耳朵是“迪米”~~
仔细听是“咕哩米”~~~
最后循环播放发现真的可以在“咕噜”和“迪米”之间来回切换~~~


以前曾经有一次,做一首歌的时候,修了一下音,然后我那个客户说我修过音以后里面的一处齿音变成了吸溜大鼻涕的声音~~~但我怎么听都觉得,那就是一个正常的齿音啊。。。。。。然后几天后我再听那首歌的时候,那个齿音确实听起来变成了吸溜大鼻涕的声音!似乎跟这个猫咪案例有异曲同工~~~~
本帖最后由 南宫浩 于 23-11-24 17:17 编辑

117
#13 23-11-24 20:03
第一遍听是咪咪和咕噜重合的声音,后面再听就只能听到咕噜了。。。

315
#14 23-11-24 21:04
南宫浩 发表于 23-11-24 17:11
第一耳朵是“迪米”~~
仔细听是“咕哩米”~~~
最后循环播放发现真的可以在“咕噜”和“迪米”之间来回切 ...

太神奇了,我听了很多遍都是咪咪,我也在网上找了他们把高频去掉的版本听,也是咪咪,根本听不出来咕噜。。。

7765
#15 23-11-24 23:59
Dajoub 发表于 23-11-24 21:04
太神奇了,我听了很多遍都是咪咪,我也在网上找了他们把高频去掉的版本听,也是咪咪,根本听不出来咕噜。 ...

你把那个声音无缝循环播放,然后有意识的把注意力聚焦于它的中低音而忽略高音(就好比夏天里我们的耳朵往往会自动过滤掉室外的蝉鸣声),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声音变成了“咕噜”。然后你再把听觉注意力聚焦于高音,你会发现声音又变成了“咪咪”。

说白了就是,这一声唤猫,可能是喊的时候嗓子不太好,卡了一口老坛,导致嘴里“咕噜”的同时,嗓子眼里还带出来了一层高音共振峰,这一高一低两者同时叠加在一起,你一耳朵能听到啥取决于你的听觉对高低音哪边更敏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