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 耳蟲,作品已成功了 99.9%
耳蟲,非自愿的音乐意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是指某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複的现象,科学家发现很多音乐都能够形成这种效果。
而James Kellaris和Vicky Williamson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过这种经历。其中耳蟲的英文字彙「earworm」是从德文「Ohrwurm」借译过来的,这个词把爬进在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蟲。而James Kellaris把「耳蟲」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癢」(cognitive itch),并且让人忍不住想去回想。
症状
耳蟲现象虽然普遍但它基本上是无害的,在Philip Beaman和James Kellaris的研究中只有少数人表示耳蟲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而且耳蟲现象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平均约半小时。不过那些常觉得音乐很重要的人越容易受其干扰也越难解决这类症状,而那些较少体验到这种现象的人也容易被影响。另外耳蟲会不会让你不舒服与它持续的时间无关,反而是由於感到困烦而越趋难受。
通常迴响在人们脑中的音乐以流行乐为主,不过每个人的歌甚少有相同的,这使得科学家找不到这些音乐引起耳蟲现象的共同点,但通常这些音乐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一般来说重複的都是音乐的一小段,在Philip Beaman和James Kellaris的研究中副歌占了33%、27%是歌曲的其他部分(通常只有一两句),但也有28%的情况重複的是整首歌。同一首歌老是重複出现的情况即使对同一个人来说也很少见,而且同一首歌重複的情况较可能在第一次脑中纪录了歌曲後,於之後的几天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