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棚里装修完之后用测试软件测了一下发现有一些小问题, 再次装修工程太大, 考虑再三之后入了一台Trinnov St-2 Pro。 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的一些心得, 供大家参考。
它的优点厂家和代理商都已经宣传的很多, 我就不说了。 主要说一些他们没说的地方。
1, 会增加明显的延迟。你的房间问题越多, 需要矫正的频段越多和幅度越大, trinnov需要实时处理的工作量就越大, 产生的延迟就越大。96K 256 buffer情况下我的房间矫正所产生的延迟是28ms左右,这在录音时是完全没法接受的。 所以只能在每次录音前把trinnov旁通掉。 但常常都是录音开始前忘关, 录到一半延迟过大Protools录音自动停止, 才想起来Trinnov忘关。 只能关掉trinnov又重新录, 非常恼火。Trinnov默认的buffer是512, 你可以降成256来降低延迟,但是会增加爆音的机会。
2, ST-2 Pro是4通道授权, 可以接两组音箱。 背面输入输出分别是2个aes接口和4个模拟卡农口。这两个aes接口都是立体声的。 但1个立体声aes接口怎么分到一对数字音箱呢? 我问了厂家, 没有配套的1分2的aes线或适配器之类的配件。 淘宝上也搜不到有卖的。 换句话说, 像Barefoot MM27之类同时具备模拟和数字接口的音箱, 你是没法用aes线接数字接口的。除非数字音箱有串联功能。
3,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接模拟音箱了。这里就有两个问题: a, ST-2 Pro里自带的ADDA品质很普通, 早期是RME的, 现在的版本我没拆开过不知道是什么。无论你其它设备如何顶级, 到这最后一步里, 全白搭。 b, 每多一次AD或DA转换音质就会变化而且就又增加一次延迟。 由于Trinnov本质上就是一台电脑,矫正过程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你输入trinnov的是模拟信号, 输出的也是模拟信号, 这就会导致在trinnov内部要不得不经过一次AD和一次DA总共两次转换。音质的损失和额外增加的延迟都太明显了, 一耳朵的事情(是的, 我做了AB对比,看后面)。
4, 有些用户纠结测量的时候测几个点好。其实你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了。 你音箱和测试话筒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连续测几次, 然后对比一下结果。 你会发现什么都没动但每次的测量结果都不一样。 除了音箱离话筒的距离每次基本变化不大之外,有些参数像仰角, 侧向角之类的参数每次都差异巨大。 所以这东西不用太较真。 毕竟你混音的时候能一直把耳朵保持在皇帝点前后左右1cm都不差的位置?
5, 系统默认的頻响矫正幅度是6dB。 你当然可以把它调整成10或者更大, 这样矫正后的曲线就愈发的平直。但你要知道, 曲线平直只是给人看起来好看。 实际操作中, 你要不要这么平的曲线? 你的代价是什么? Trinnov本质上只是在给曲线做EQ来强行拉平。 6dB的波峰衰减到平直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 但是-6dB甚至-10dB的波谷拉高到平直, 尤其是在低频段, 则一定会导致声音失真。所以不要被矫正后平直的曲线迷惑, 你要想一想这是不是你要的。
6, 内置时钟不是很稳定,会时不时的有爆音。 如果你有其它的数字设备, 最好是用好点的外部时钟做主时钟。 Gearslutz上有不少用户推荐cc2做trinnov的主时钟, 我没试过。 我用的Quantum。
7, 如果你做的音乐类型需要听到快速的瞬态响应(比如鼓组和打击乐),那我建议你把矫正类型里的相位矫正关掉(FIR)。FIR矫正会让瞬态明显变慢。
8, 如果你的房间本身曲线只在某个频段有问题(比如300hz以下), 其它频段问题不大, 那我建议你做一个目标曲线(target curve)只针对特定频段矫正,没问题的频段不要动。 这样就会缓解延迟问题。事实上大家公认的理想的目标曲线是B&K曲线, 并不是从20-20K的完全平直。
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 我不得不把我的监听设备链全部换成数字的: Avid MTRX –》Grace M905 数字版 –》Trinnov–》Crane Song Quantum—》音箱。 这样就绕过了Trinnov自带的ADDA。 相当于为了不浪费这一碟醋, 又买了几斤饺子。
整体上来说, 你不能寄希望于这么一台设备就能让你的监听环境一下子顶级起来。对于没有经过过专业声学处理的房间, 以及ADDA品质一般的棚来说, 如果不抱太大希望, 那它有存在的价值。 但如果你想追求最佳的效果, 你得把你的监听链全部换成数字的, 并且得搭配顶级的独立ADDA才行(Burl, Quantum,Merging,Prism, Dangerous之类的 )
3万5的价格值不值, 就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