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存在是否把这个宿主作为全能宿主来使用,因为他本来就是全能的,只是我们每个深度使用者把reaper设计成有侧重的宿主,这是reaper的能力,也是reaper的优势。
但尽管如此,依然不能说不做任何快捷设计他就能做到很快捷的工作流。
相反,我认为默认状态的
reaper很不快捷!
例如混音中:在选中1号音频轨的时候直接打开该轨道发送到50号轨道的效果器界面就是不能完成的。
例如midi编辑器中:做个多通道音源都得找教程,连在mdii编辑器中
直接打开音源界面都是个头疼的难题。
当然你用了cubase定制版省去了很多上手的时间成本,但不能因此就说reaper的初始状态就是一种高效和易用的状态。
其实reaper对不同用户的考验有很多:
例如对美观的界面有需求的用户,他们会八方寻找主题来让自己的reaper看起来顺眼一些,但有个很难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就是几乎没有哪个主题能和其他任何一款DAW媲美。因为主题制作的工作并不容易,而且专业性很强,即便基础界面做得很好了,还有成千上万的工具栏图标呢?做吗?又是一个大工程,所以从实用性/美观性/统一性等,几乎就没有那么完美的主题,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瑕疵让你不得不妥协。当然,可以不妥协,那就自己做主题,或者自己改主题咯。
再例如从事编曲的用户,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优化midi编辑的工作流,毕竟reaper的开发者似乎不怎么做midi,所以大量的midi功能需要第三方去弥补或增强。
再再例如从事音乐技术类工种而对软件技术知之甚少的用户(混音/编曲/音效师等)
他们可能对混音/编曲/音效都有着优秀的技术能力,但如果对软件的操作折腾得不多的话,那么在reaper这种奇葩软件面前绝对是干啥啥不顺。
一个拿着软件马上开始干活的人怎么会想到一个DAW里面居然还要装一个像仓库一样的插件,还要添加各种第三方源,还要科学上网才能使用我在其他DAW中随随便便就能使用的功能呢?(在此感谢TEE做的国内第三方源:
https://forum.reaget.com/t/topic/219)
所以我觉得reaper他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他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即便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多,我依然觉得以这两位不愁吃喝的大佬对reaper的经营方式(或许说经营不太准确),reaper在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小众,也必然是小众。
最后坦白一下我和reaper的关系:
我和我的reaper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的孩子。
也许,只是也许,未来或许我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使用另外的DAW,但我相信我在使用其他DAW时他们都是我的工具。
然而reaper,它是我的孩子,我和它的缘分将是一生一世。
最后,还是回应一下楼主的主题,谢谢reaper,能让我使用十年前的配置在今天既然可以干着一堆堆合成器的电子乐,一部部轨道上百的管弦乐配乐。虽然管弦乐作品在启动时可能会让我等上5分钟,但至少干活时绝对不会拖泥带水。没有辜负我为你而放弃了cubase,又弃用了studio one。
本帖最后由 汪洋 于 22-4-10 01:4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