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MIDI
硬件音源越来越“危在旦夕”了。
( 63 )
1
2
3
4
5
[收藏]
- 第 1 页 -
黑毛
4483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4483
加为好友
#1
04-3-31 23:34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硬件音源越来越“危在旦夕”了。
http://www.audiobar.net/showthread.php?tid=80364
回复此帖
报告
小毛球
1489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1489
加为好友
#2
04-3-31 23:46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Hypersonic 2代[:smilie:]08touxiao.gif[/:smilie:]
回复此帖
报告
夜伴琴声
2156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156
加为好友
#3
04-3-31 23:53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难道我们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设备就这样仍了? [:smilie:]21han.gif[/:smilie:]
一台电脑 + 一堆盗版软音源,就可以把我们毙了? [:smilie:]31.gif[/:smilie:]
记得有个朋友指我的脑袋说 :"还买硬件那?都被淘汰了!" 原因是他买不起硬件
回复此帖
报告
无敌的女战士
2239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239
加为好友
#4
04-4-1 00:24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smilie:]18lianhong.gif[/:smilie:] 在中国做音乐怎么这么好呢````看见东西就有了得到的感觉 [:smilie:]08touxiao.gif[/:smilie:]
回复此帖
报告
夜伴琴声
2156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156
加为好友
#5
04-4-1 00:28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臭美 [:smilie:]21han.gif[/:smilie:]
回复此帖
报告
Jimi
1902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1902
加为好友
#6
04-4-1 00:33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我觉得一味鼓吹软件好,而不说硬件好的人,多数是在自我安慰,这种思想会误导很多人,以前我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因为我从来没用过也没见过硬件的合成器音源或者采样器,而软件的声音听起来似乎也是有些上档次的感觉,我是说似乎而已,始终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感觉。我使用软件来做音乐有几年时间了,最后还不知天高地厚,竟然用一个软件合成器做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合成音乐专辑,现在想起来总是有些不舒服,要是要是当时我舍得多用五千来块钱买一个硬件的合成器,我就不会干这样的混蛋事情。
回复此帖
报告
baddog
1552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1552
加为好友
#7
04-4-1 00:41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我不这么认为,软件的不足用硬件补,硬件缺乏的用软件补,目前除了动态上,软件基本可以取代硬件,
问题是软件开发商的实力比起硬件开发商来还是差很多.
回复此帖
报告
Jimi
1902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1902
加为好友
#8
04-4-1 00:41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买了一些硬件设备了,别的不说,就采样器来说,我买的是一个 AKAI 的老产品 S2000 ,虽然它老了些,但这是我第一次能够从采样器中听到端庄的,活泼的声音,我说那些软件的声音怪怪的,就是没有那种端庄的,活泼的,自然的声音,那些软件的声音听起来是非常像,但像得不好听,要和硬件相比,举个例子就是杉木和红木的比较,虽然大家都是木材,但质地上却很不相同。
回复此帖
报告
Jimi
1902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1902
加为好友
#9
04-4-1 00:55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当然软件有它的先进的地方,但现在来说肯定不能做主梁,现在 CD 工业的标准声音还是来自硬件。其实这个道理很显浅,就像弹吉他,不同的牌子,不同的型号,它们的音色和音质都很不相同,因为它们的设计,用料,制作工艺都不同。
而硬件本身也有着不同的采样,电路,用料,制作工艺,才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音色和不同的音质出来,这些都不仅仅是采样的事情,还有设备本身的很多偶然性因素影响最终声音的产生,那些偶然性的影响因素听起来多数是很自然的。
而电脑软件,我想也就是播放程序而已了,除了声卡之外,还有什么很多的影响声音的偶然性的,来自自然的物理条件???
回复此帖
报告
李白
2551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551
加为好友
#10
04-4-1 07:41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
!一直用硬的 方便稳定~音色好~不用去操心其他意外的事情
!这2天也在研究软的~电脑太菜了~弄了2天的结果就是耽误了2天的活
!软硬结合是最好结果了我想~
回复此帖
报告
夜伴琴声
2156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156
加为好友
#11
04-4-1 09:52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大家想想如果用一万五千元就可以搞定(电脑+声卡+软音源)
那么这个市场还不就乱了!这种恶性循环后,作音乐的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虽然制作水平才是生存的关键,但这种一味鼓吹软件好的思想会误导很多客户!
回复此帖
报告
ultramarine
299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99
加为好友
#12
04-4-1 15:06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鼓吹软件
用软件做不好,只能说明你基础知识没打牢
回复此帖
报告
(((B6)))
96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96
加为好友
#13
04-4-1 17:17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我越来越觉得现在国内流行用电脑软件玩的“电子”音乐有多伪劣了
越来越觉得现在的水果或者reason就象卡拉ok一样恶俗
看看国外电子乐民用器材发展了近40个年头
而70,80年代是鼎盛的时期,出了无数的名器
一代一代都有深厚的经验和技术
真的值得你去学习40年
而现在号称玩电子的人可能甚至连808 909的声音都听不出来,都不能区分
也没人知道arp是什么,ems是什么,lfo是什么意思
就好比一个不知道甲克虫是什么乐队的人自称的摇滚乐迷
一个不知道乔丹是谁的人自称是NBA迷
一个不知道贝多芬的人自称听古典
一个不知道Mao则Dong是谁的人自称是江青
一个不知道王菲张柏芝是谁的人自称谢庭峰
或者一个不知道gibson是什么东西的人号称是吉他手一样的
中国真是个落后40年的国家
这个只是个人观点有没有道理反正我是这么想的
也许有人说要是玩试验或者前卫的电子就可以乱来,不懂技术,技术就是脑子里的想法
我想说想法谁没有,是个人都有想法,科技书上说猩猩都很有想法,一个低能要是他家里舍得花钱把他的想法付诸行动看上去也很前卫。
国外我不敢乱说,但在国内,如果现在试验电子的根基到了这样低的地步。
我真的很反感这样,只能赞叹艺术真正民间化了。
那我以后永远永远不自称做什么试验电子了,太自欺欺人了
补充一下
我的意思并没有让做电子的人人有808 909
这不可能
再做个比方:一个吉他手要没有一把gibson,他可以有别的便宜一点的牌子,照样是名正言顺的吉他手,但是天下所有电吉他手都知道gibson是什么,这点没人怀疑的。
回复此帖
报告
贝贝
4110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4110
加为好友
#14
04-4-1 17:32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JIMI兄说的有道理!!~软件再发展也是在模拟硬件!~
回复此帖
报告
ultramarine
299
发送私信
查看资料
积分:299
加为好友
#15
04-4-1 18:00
…
只看该作者
复制链接
首先你要分清功能。如果要工业应用,谈“实验电子”还是“简谱”没有意义。
如果你要讲学术探讨,先请看下图,如果你要研究各个大厂的技术是从哪些研究机构出来的,以及它们各自为什么在不同阶段推出不同产品,也可以和业内人士探讨一下。
这个社会是金字塔形状的,艺术也一样,买当那和张亚东之类是比较成功,可惜就是进不了教科书。楼上朋友谈到了“实验电子”,你看一下下图就知道国内的实验电子其实和街头修鞋的没什么区别。
回复此帖
报告
1
2
3
4
5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转到最后页
录音/制作/创作
录音/混音
建筑与室内声学
音频编辑
效果器/插件
音效制作
MIDI
合成器/采样器/音源/音色
采样器
音色/音色库
Cubase/Nuendo
Sonar/Cakewalk
Samplitude/Sequoia
Pro Tools
Logic
Studio One
REAPER
Digital Performer
电音制作
Ableton Live
FL studio
Sawstudio
Adobe Audition
专业打谱
硬件
声卡/音频接口
专业器材玩HiFi
电脑
MAC
乐器
键盘
贝斯
鼓
其它乐器
吉他
作曲和编曲
音乐风格研讨
AI 制作
吉他
扩声技术
音响系统
现场扩声
作品展示
会员作品
翻唱专区
季节强档
生活
聊天
兴趣爱好
电影
音乐
blog(日记)
视频技术
视频技术
Sony Vegas
信息
二手交易
二手求购
招聘/找人
接活/求职
其它
论坛事务
纠纷 / 投诉
音频应用
专卖店
首页
最新主题
最新贴子
我关注的版块
精华
新闻
教程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