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DIY U87

( 302 )
 
[收藏]
-  第 10 页  -

139
#136 10-4-16 12:00
原帖老陶 于 10-4-16 06:33 发表
大头和楼上的分析我都看了,深以为然!

正好前天在我们省台录音室做样品比对,周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佩服!对于两轨干声,他用一双和弹钢琴一样灵活的手,不停地做着切换,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齿音,甚至每一个叹息 都让耳朵在暂留状态没有消失前做出反应。

制造业,真的需要音乐人实实在在地给以支撑!...



我看得了,还是别把你自己和制造业或音乐人混为一谈。。。
要说制造业,你那一两个话筒连边都沾不上,充其量就能算算在家里玩玩,与DIY也不差上下。
要说音乐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看客。。

571
#137 10-4-16 12:11
我草,马甲出现,注意~

13871
#138 10-4-18 11:42
好的东西希望能工业化,商业化

2036
#139 10-4-18 22:34
有这个奋斗目标,就快了.............
原子弹都能做出来,一个话筒还做不了了?
主要是要下重成本吧........

2036
#140 10-4-18 22:36
能做出来的,也不一定是楼主,也可能是角落里的任何一个人或团体..........

40
#141 10-4-19 18:21
等人家讲完再......!听楼主讲课

245
#142 10-4-20 12:02
继续:

前面的这些图片,是30多年来仿造U87的一个缩影.

首先第一张图片上的话筒,应该属于国内最早开始仿U87的话筒,也是国内最早的FET话筒. 据说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面市的.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一进门就能看见一个很古董的CR 1-3悬挂在超长的悬臂上.

CR1-3 几乎完全与老版的U87一样的线路设计, 当然元器件可能不如U87里面的元器件那么高档,但也基本上使用的那个年代比较优质的元器件了,可以从图片上看到,里面的使用很多钽豆,钽棍,包括滤波电容都使用钽棍, 或许那个年代还没有铝电解?

估计变压器的材料应该是国产的,性能应该达不到U87的变压器的制造水平. 因为据说国外的铍镆合金材料的加工处理工艺可能比较好,所以导磁率什么的估计要比国产的好.曾经见过美国soundlux产的原装U95里面的变压器,只有国产的变压器的一半大,但初级电感量却是国产的变压器的2倍以上.

至于开关,就不用说了,机械的. 据老一辈的行业里面的人说,那个机械开关不是很好,经常接触不良.

音头,那个年代,在仿造U87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找到合适材料,所以音头的膜环采用了铜. 但是这种膜环不能解决潮湿噪声问题,所以后来上海飞乐在制造类似产品的时候,用一块塑料与铜组合代替了CR1-3那样的纯粹铜环,使得飞乐的话筒在抗潮湿方面比当时的CR1-3要好一些,可以在南方的一般潮湿条件下使用(那个年代似乎还没有空调).但可能也正因为此创新的飞乐设计,可能使得现在的北京系的话筒与上海系的话筒在性能上出现了很大的区别. (似乎上海周边的很多话筒厂家的音头都仍然保留着最早的上海飞乐的那种铜+塑料的风格的膜环,所以这里就薉缮虾O盗

245
#143 10-4-20 12:05
发不了贴子了 估计是太长文章

[ 本帖最后由 MIC629 于 10-4-20 12:12 编辑 ]

245
#144 10-4-20 12:07

24
#145 10-4-21 00:20
支持!

11
#146 10-4-21 12:05
支持!!!!

6
#147 10-4-21 12:14
楼主顶你,虽然我的DIY爱好不在音乐上~~~

245
#148 10-4-21 12:25

39
#149 10-4-21 14:00
对,期待中国人的U87

2009
#150 10-4-21 16:14
这是浑水 不想趟。

说跟U87像的低端的话筒 我听过不少 也用过不少 目前还没1个能行   频响到了  要么暗淡要么刺耳要么声音很不结实  又有什么用。

大头梦的帖子 我觉得楼主 应该回1下 U87 好在哪? 其实我主要不关心 您能不能说对 毕竟您不是在1线长期使用 其实恰恰技术缺的也是这个
不要怕说不好 敢说才是进步 如果一直总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 我想一直是很多技术人员的问题 不仅仅是做话筒的技术人员。

技术指标这东西 其实不难达到 日本的东西就是例子

比如 日本的东西技术治标都高 结果大多数的音频产品 还是不如美国 德国 英国   个别产品除外 比如SONY 跟MCI 一起搞什么的。SONY 有钱
不行就买技术  雇佣技术 不自己憋着。

我想如果您真是想炫耀技术能力的话 我们这里关心的人实际不多 因为大多基本也看不懂 能看懂的也未必能理解上去
如果您是想在这里跟老陶1较高下的话  其实也没必要 大家各自做自己的市场 把自己做好 自然别人就比下去了。而且我觉得比的话 也就别跟国内的比了 把标准定高些更有利于进步 也不用用什么标点些熏 陶 这么做显得您有点小气了 至少我这么觉得
如果您是想跟我们交流的话 那就又回到最开始的话题 声音 我们关心的是这个 而不是振膜调调 高音多了低频少 低频多了 高频少了 都不少了 不好听了
比如 从指标上 可以显示出 一跟话筒的 低频结实程度吗?而不是下潜。这个密度靠什么指标呢 又怎么兼顾呢 我想应该是先有要达到的声音 之后才是研究用什么手段能出这个声音 现在好像有点反了吧。

话放也是 就比如STUDER 厂家的图 跟说明 已经够全的了 电容什么配件的 电路图 阵脚 要啥有啥 都告诉你 变压器不告诉你 仿制的话 如果容易的话 全世界也不会大家都认STUDER了 SSL  NEVE 也都1样。核心技术 如果那么好搞的话 我们会生活的很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