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早就开始看king师的教材。好的不多说。学生我斗胆发表一下看法。也不知道是我的听觉习惯还是怎么地,我觉得,伴奏部分前奏30s-45s处mi fa so re so do 那,木吉他出来的时候,靠右声道的那把,如果声相朝中间靠拢一点点,或者打波一遍放到右边做个假立体声,听上去我感觉会平衡点。后面几段也似乎也这样。初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右边那把吉他弹的是低八度的,而左边主要是以高频为主,感觉右边沉下来了,失去了个人认为的所谓频率平左右平衡性,后面配器安排呢,去掉了那把低八度的吉他,于是这个个人认为的不足处便消失了。起初我还以为我的箱子摆位有问题。后来换上耳机后,觉得,这个问题在我认为是比较严重的。我编曲不行,但是我还是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也许简单点会更好。不必要的地方,要了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反而给做混音的师傅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例如什么都要顾及到,令曲子到处都充满着小心翼翼,更自由,更感性的,也许会更好。所说的并不针对这个曲子。不过后部分听地我只注意到人声,对音乐部分,给我的感觉是模糊的。可能这个曲子的风格就是要让后面更热闹吧。
拙见,冒犯之处,多包含。错误之处,多指点。谢谢
音箱 px-s6a。耳机superlux hd-660
Originally posted by 水憧 at 2005-8-29 11:00
学习,老早就开始看king师的教材。好的不多说。学生我斗胆发表一下看法。也不知道是我的听觉习惯还是怎么地,我觉得,伴奏部分前奏30s-45s处mi fa so re so do 那,木吉他出来的时候,靠右声道的那把,如果声相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