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avis进来,回答我几个小问题。

( 302 )
 
[收藏]
-  第 12 页  -

342
#166 15-2-12 12:39

回复 avis 在 #32 的 pid=4391505 的贴子

就知道整些没用的,音乐可以上升为哲学,这是没错的,但是就你现在的等级还远达不到哲学层次,别说些大道理了,这连偷换概念都不算,就知道打晃晃,人家问你的问题都是在你文章范围内的,你答了便是,他们服了遍完,总是扯些没关系的。名字起的就不对头,avi一点档次都没,初始状态就穷酸,别人怎么服,你起个movs,保证你仇恨值不会有现在这么高,再不济也搞个mkvs
说点干货,你要是真的对自己的理论很自信,就翻译一下你的几篇文章发到Gearslutz上去,看看国际友人的看法,老外才不会惯得你还像音频这么友善,直接Bulls**t伺候。
你就唬唬没什么经验的新人和一些穷孩子,也不是说不好,你对他们的幸福指数还是有贡献的,但是TOP级的作品都是TOP级的成本堆出来的,事实摆在那里。

[ 本帖最后由 红茶君 于 15-2-12 12:40 编辑 ]

474
#167 15-2-12 13:16
我勒个去, 看得我一头汗, 各位大佬真是好耐心

834
#168 15-2-12 13:52
也请我喝个酒吧。炮兄。
自认为,本人就是一个玩千把块钱MIC的人,好的没啥机会玩,也买不起。有句话说的不错,只要音乐好,铁杵磨成针。这个一直以来,都是各位专家大师认可赞同的,希望我木有说错,大师们不要喷我。

自认为,把U87和NT1之类的,插在板载声卡上,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我想,这就应该是被秒杀了。

最后给新入行的同学说一句话,设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的艺术性够不够好。说的直接一点,好作品,卖好价钱,买好设备。
观众反应

4243
#169 15-2-12 14:04

回复 eric027 在 #62 的 pid=4396119 的贴子

音乐好和设备好,这就是两个问题,音乐好+设备好=?,音乐好+设备一般=?不在统一条件下,你这是要说啥呢?

还插在板载卡上呢?!就是插在板载卡上也会有区别,你能听出来么?···这样的对比逻辑,你咋不说把u87的振膜捅破再跟NT1去比呢?

设备串联使用有木桶效应,音乐制作流程不也是?作品差+设备好=?作品好+设备好=?作品差+设备差=?在你看来都是可以一概而论么?

834
#170 15-2-12 14:10

回复 eric027 在 #62 的 pid=4396119 的贴子

还插在板载卡上呢?!就是插在板载卡上也会有区别,你能听出来么?···这样的对比逻辑,你咋不说把u87的振膜捅破再跟NT1去比呢?

所以,千把块钱的MIC秒不了古董高端MIC嘛。晕,我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没表达清楚。yousing不要喷我。我错了。

4243
#171 15-2-12 14:12

回复 eric027 在 #62 的 pid=4396119 的贴子

说的只是道理,不存在喷谁的问题·····

3618
#172 15-2-12 14:33
我深深地感觉到音频的人才真有含金量,我自豪,我学习,我支持。

3270
#173 15-2-12 15:31
原帖btspirit_不死鸟 于 15-2-7 10:13 发表

技术是客观有标准的,艺术是主观没有标准的。什么是主观,知了在树上叫,有人听了觉得有夏日的情趣,有人听了觉得真tm闹心。谁错了? 蒙娜丽莎好不好? 有人看了说好极了,有人看了没感觉。 所以艺术品永远是满足一部 ...


音乐梦想!

17
#174 15-2-12 15:32
话筒之于录音犹如镜头之于摄影,不同的是话筒是用来捕捉声音而镜头是用来捕捉画面,他们都是物理元件,而物理特性的改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这就是价格有高有低的区别所在,千元级别的话筒能秒杀万元级别的话筒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1048
#175 15-2-12 2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74
#176 15-2-12 20:33

回复 avis 在 #66 的 pid=4396431 的贴子

咳咳,楼歪了嗷,请参见楼主发帖内容~

2329
#177 15-2-12 22:14
AV同志
我还是很好奇楼主询问的问题,所谓千元MIC可以PK掉经典的古典话筒,到底是指什么话筒?

如果如你所说,今天的数位化已經可以透過數字信號處理器把话筒「山寨」得维妙维肖,那么这种模仿的目的不正是说明传统模拟时代设备的经典之处吗?畢竟你也說「喜歡一些模擬設備的那种感觉」。这不正是证明这些高档或是有个性的麦克风有其声音的价值,才会被模仿不是吗。那么其目的很简单,一个就是声音有特点、个性、有必须...等等,另一个就是普罗大众买不起,透过这种山寨方式达到可以拥有经典之声,数位处理就是可以廉价。那么这样是否说明,模拟设备其经典的声音不可取代,但是可以被数位信号处理替代,但是真能还原出所谓100%的声音吗?这应该是大家比较较真的问题,因为哪怕是不同厂牌的1073 plug-in,其声音都不相同,等等,这还只是话放的音质音色比较,其硬件与软件相比都可以听出区别。

谈回话筒,如果说因为数位处理之后,原版经典话筒与经过「山寨」处理后的声音在「經過混縮處理后也没有可闻的差别」,你说别人盲听分不出区别,如果你认为盲听不够客观的话!为何在这些比较中最终还是使用盲听?

其次,即使如U47之流的话筒,或是同样有个性的经典话筒,会在与经过数位处理的声音两相比较之后,也应该或是可能是沒有差别吧!如此一来,这两者之间的客观差异在哪里?但你认为这类老爷麦克风「大多在客观音质上表现都很勉强」!后者你的话我认为这应该是主观吧?前者要客观其实也不容易比较喔!我提问这些是因为你的思路一直在改变,我看你的文章看到最后有点分不清你的主、客观标准了,因为讨论的前后、不同谈话对象的内容,以及你的论述对比之后似乎不太一致,这可能还须您澄清。

「音质」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应该是比较主观的叙述,而如果比较「頻率響應曲线」的异同,应该这才是客观的比较吧!如果是相比麦克风的信噪比,麦克风的底噪也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在混缩之后你能听得出差异吗?其次,如果经过数位处理来山寨某话筒的声音,其结果难不成这个底噪参数会是0? 如果是这样,会还原出那个您所谓不好的老爷话筒的音质特性吗?,之所以能用一个较低价的话筒来收音,以至于透过数位处理来获得所想要的经典、个性或高价话筒的声音,不正是更需要中立性的话筒来收音吗?但因为你提到「中立性越好的麦克风越不容易相处,且它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不会很惊艳。虽然它们后期非常耐操,自由度也高。」这不是有点反其道而行吗?这是你赞成有音染的话筒是吗。

古董麦克风的确有其弊端,有底噪的问题不说,昂贵就是一大缺点,除此之外你还得多发掘其他的问题,但是就事论事,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采用数位化处理的方式,透过DSP来模仿许多不同麦克风甚至是话放的声音,但是模仿的就不会是原样,关键在于取得的素材评定标准,也就是说,哪怕是麦克风配对,都得不出相同的频响曲线,信噪比、灵敏度,如何让数字化处理后的声音「像」某某话筒,这是一个问题。而现代的麦克风,做不好的也大有人在,哪怕信噪比再好,频率响应线条如何平顺,或是优化的更自然,其「音质」的优劣最终還是会因人耳主觀的判定而被定位,似乎麦克风的好坏也不是单看「客观」的设备检测数据说了算。

其实说到底,LZ的问题很简单,如果要透过事后的DSP、plug-in做「山寨」或是补偿来获得经典麦克风的效果,我指的经典不单单只是老爺麥克風,而是包括老爷麦克风在内的其他有个性的麦克风,有许多是现代的麦克风,那么与之配套的麦克风势必要中立、中性无渲染,说穿了也就是一个没有个性的麦克风,U87ai之流也足担此重任,不过好像又贵了一点,要在千元左右要有所谓媲美经典话筒的声音,似乎如不靠DSP来加持,也做不到有好的声音,大概你带出的概念是这样是吧,如果是这样,前面大家鸡同鸭讲,讲了半天,结果还是回到话筒本身的问题,如果没有这加持的数位信号处理,那这话筒本身还真没什么价值,因为厂家卖的是软件而不是硬件,那所有的昂贵的、经典的、老古董硬件话筒大家都可以收起来了,那还要那些好麦克风做什么?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您认为不好的老爷麦克风,透过数位处理来处理来让声音变成什么呢?

[ 本帖最后由 ADAM PAN 于 15-2-12 22:24 编辑 ]
观众反应

197
#178 15-2-12 23:00
何必当真呢,欢喜就好

4243
#179 15-2-12 23:07

回复 jkw1491 在 #68 的 pid=4396586 的贴子

可别这么说,要确立一个颠覆性的理论,作为教程连载,必须以理服人的,不能稀里糊涂的糊弄众人,哪怕是一个节点······这也是一位有科学态度的研究者本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解释清楚了大家的疑惑,我相信没有人平白的跟A兄作对这么无聊······

24
#180 15-2-13 00:12

回复 avis 在 #66 的 pid=4396431 的贴子

这说明av兄除了不懂录音,也同样不懂摄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