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 由 pxm 于 12-5-24 16:52 发表
在我们还不是艺术家的时候,可以尽能力去进步成艺术家。有人文的音乐,同样也可以商业,而不是为了商业,人文全丢了。拉着大家倒着走,还说自己的东西好。支持网络音乐,请好好地学习人文。MJ、BEATLES、的音乐商业, ...
哪个时代没有红歌、俗歌、殿堂音乐、抽象艺术?你惠特尼也好玛丽亚也好,在贝多芬莫扎特跟前,都是“通俗歌曲”
在以前,黑人音乐都是搬不上台面的,如果和现在的凤凰传奇比,至少他还有广大群众喜欢支持,那些黑人音乐却被人排挤、藐视
我想,如果贝多芬听到MJ,也会完全不能接受吧。但是,你能说是MJ的作品差?还是贝多芬的审美扭曲?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么一件事。在换¥肾奥运的闭幕式上,出现了一帮我们觉得很棒的老外流行乐队。在通篇都是那种俗的不能再俗的晚会红歌风格的节目里,国人看到这个都觉得可算是来了个“洋气”的节目。可你们知道吗?在欧美,人们在论坛上对国人的那些我们看着非常本土的节目大加赞赏,对自己的乐队进行了极其刻薄的鄙夷。
问题在哪里?喜好和文化差异。
当国人沉迷于西洋音乐以为在酒吧咖啡厅里听几首老外的歌曲就是时尚就是高审美的时候,殊不知很多都是人家五六十年代流行过了的风格。当你们在不断追捧西方过来的东西的时候,你们对本土的音乐却一无所知。你们了解戏曲吗?了解民乐吗?其实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我想,大部分音乐人其实根本听不懂,也不知道艺术性在哪里。你们电脑里的本土文化音乐可能百分之一都找不到。
你们觉得西洋流行音乐好听,在里面获得了满足,其实是因为什么呢?
平心而论,也是喜好的选择罢了,对不对?交响乐倒是最高雅最难,又有几个人去听的?别说大众了,就是音乐人们,也一定都是听通俗居多
如果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国粹你为什么不懂?民乐那么高深的艺术你怎么不听”或者说“这些流行音乐是个屁啊,碧昂斯算什么?gaga算什么?能任何一部史诗交响比吗?”然后还妄想你和他一样去听、去收集那些你之前并不关注,也不喜欢的东西,你会不不会觉得那人很二?
一个道理,我们都是在以自己的喜好在听音乐,即使以音乐为生的专业音乐人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喜欢的东西,把音乐只是当消遣调剂的大众又凭什么背负一个涤荡“低俗”文化的帽子被你控制和层次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