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赋格No.2发布:这个结构异常复杂精巧

( 154 )
 
[收藏]
-  第 2 页  -

305
#16 08-11-29 10:28
西方音乐之所以有它强大的地方,是因为他们先去搞艺术,然后总结经验,此时是把音乐看作一门科学去发展,然后再去搞新的艺术,然后再科研。。。。最后不断发展壮大。

236
#17 08-11-29 10:43
我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我这边U土鳖打不开所以听不了,等会儿再听!

哥哥可以无视某些人的说法!

我以前也曾经写这一类的东西,但是很遗憾,这东西毕竟是西方的,中国人没多少听得懂,这不能怪他们啊,所以我就想了,怎么办呢,怎么做到用这些技法又让中国民众听得懂涅?

哥哥去看看我那首民谣第二首,里面有主题,有主题的倒影,有倒影与主题的对位,有卡农,有紧缩模仿,扩大模仿,两个主题的对位,还有主题的逆行卡农,还有一点分Lie模仿,可是,听这首曲子的人都会听得懂而没有人意识到那些东西,即使意识到也不会全部,而只是觉得好听。我觉得我这么做就有意义了啊。用了那些技法而又得到了民众的认可,遇到内行的还可以深入说说,何乐而不为?西为中用咧。

2065
#18 08-11-29 11:35
你演奏巴赫的曲子很好听,因为巴赫写的很好听。
你演奏自己的曲子不好听,因为你写的不好听。
但当然,你是有技术的,但也仅仅是技术而已。

我会被骂成弱智吗?
观众反应
:不知道"好听"是个人主观的就弱智

915
#19 08-11-29 13:14
做的很好,但是有点像模仿秀,宠洋迷外的作风在国内应该适当调和...而且一流的作曲家一般在音乐的技法和理论认识上都是较以往有所突破的...每个人都有义务为音乐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打架骂人没有什么意义...想成为科学家...你要能为人类的生存负责(科技要以人为本)...艺术家们却往往忽略这种界限...但这是件好事...因为内在原本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外在就必须去适应其他的人...因此原本矛盾的问题一旦成为课题...这只会让人的本质显得更加丑陋...

[ 本帖最后由 Bigjohn 于 08-11-29 13:15 编辑 ]

3777
#20 08-11-29 20:08

回复 冰咖啡 在 #15 的 pid=2164572 的贴子

我欣赏你的想法~~,你比楼主牛X

1285
#21 08-11-30 13:45
"首民谣第二首,里面有主题,有主题的倒影,有倒影与主题的对位,有卡农,有紧缩模仿,扩大模仿"

因为你的这个曲子写作目的是给弱智听的,是个轻音乐。

比如,缺乏频繁转调,缺乏声部的足够独立性,单位时间信息量减少。看看巴赫的赋格,平均每小节都转调,在复杂抽象的赋格曲或段落里,有时甚至每小节转调2次。  这样才能是训练有素的听觉和大脑感到过瘾。

1285
#22 08-11-30 13:54

回复 Bigjohn 在 #17 的 pid=2164646 的贴子

巴赫的赋格一般在近关系调性里,而我的有相当多的远关系转调,这是借鉴浪漫Zhu义的音乐和声和转调技法。

1285
#23 08-11-30 14:08

回复 较真 在 #16 的 pid=2164597 的贴子

我演奏了巴赫,但我的赋格是MIDI。 看看西方人对我写的赋格的评论,与你相反:

“Mr Abada, his art gives Glory to God...
just like J.S. Bach did-so well done!
Thank you! God bless you! ”

对刚发的赋格的评论:

“amazing work! thanks, much enjoyed. ”

2065
#24 08-11-30 14:53

回复 较真 在 #16 的 pid=2164597 的贴子

与我相反不证明什么啊。只能证明他们与你相同。你写的赋格真是太难听了,既然学到了巴赫的技术,你咋就不多学学人家的美学呢?也许,你才真是个弱智吧。
和你没什么可学的,不过,学学“abada 式”的人身攻击倒是很不错。哈哈哈。谢谢啊。弱智,再见!

236
#25 08-11-30 18:54
哥哥,不要太自以为是了,这世界上很多人都具有技术,人家不写不代表人家做不到,喜欢轻音乐的不都是弱智,转调不过是最初级的雕虫小技,能写出高技术的不一定是音乐家。做音乐之前请先学会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吧,听了你的曲子,再看你对别人言论的态度,真的令我很失望。总之,希望你以后走好吧。你听不进我的话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如果你觉得我也是弱智,大可不必回复。

1300
#26 08-11-30 19:26

挺好的

就声音来说技术无可挑剔,很赞

这种程度的计算,放在巴赫时代基本无敌了

不过偶还是更喜欢听轻音乐……

[ 本帖最后由 佐佐木史朗 于 08-11-30 19:27 编辑 ]

1285
#27 08-11-30 21:18

回复 较真 在 #16 的 pid=2164597 的贴子

对民科的宽容就是对音乐的亵渎。中国盛产民科:无心深入学习,却爱对自己不懂的专业指手画脚,例如民科里挑战相对论,说“相对论是骗人的”人,在中国何其多!

你听了某几首巴赫的轻松音乐就开口,无知无畏而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巴赫的核心美学是基督教理性Zhu义,你读书太少根本无法理解。

“证明他们与你相同”,是的,他们多是专家,各个比你高智、耳朵训练有素。比如上海音乐学院的复调教授陈铭志,就说我的复调音乐“极为动听”。 在耶鲁大学跟亨德密特大师学作曲的黄安伦,说“在你恢弘的赋格音乐中,我听到了一颗圣洁的心”。

1285
#28 08-11-30 22:50
巴赫的赋格通常限制在主调的近关系调内转调。

这可能是巴赫害怕赋格的结构本身就够复杂了,再转远调的话,音乐就晦涩难听懂了。

在巴赫的一些组曲的吉格舞曲里倒是有主调的远关系调出现。

当然,浪漫派以后,赋格已不再遵循非要在主调的近关系调内这一规则了。


我的赋格也喜欢用一些远关系转调,甚至相差半音的转调。

1285
#29 08-11-30 23:47

回复 较真 在 #16 的 pid=2164597 的贴子

巴赫晚年成熟的复调《音乐的奉献》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gdZFIdmeo&feature=related

1285
#30 08-11-30 23:49

回复 佐佐木史朗 在 #20 的 pid=2165755 的贴子

巴赫晚年成熟的复调《音乐的奉献》视频
一点也不轻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gdZFIdmeo&feature=related
巴赫《创意曲》在音响技巧上还充满瑕疵,但晚年的复调技术却越来越纯熟老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