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音频工作不是很到位啊……

( 112 )
 
[收藏]
-  第 2 页  -

2466
#16 13-1-21 02:38

回复 晶体管收音机 在 #1 的 pid=3712493 的贴子

首先楼主是认真看的,提出的问题都属实,但是有的“问题”其实不是失误,是现在LIVE转播特色,比如背景噪声,那个是特意处理的,镜头切换到后台,就用现场拾音话筒信号;再切换到主持人,信号回到正常。这样的处理是出彩的,多看看美国的LIVE晚会,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了。

300
#17 13-1-21 10:30
实话实说,我个人感受,”我是歌手“这个声音效果比起“中国好声音”是有蛮大差距

17
#18 13-1-21 11:08
不要乱加评论,首先要搞清楚现场扩声和成音转播两个概念,涉及到的设备也是不一样的!

303
#19 13-1-21 14:44
原帖liuzheng 于 13-1-21 11:08 发表
不要乱加评论,首先要搞清楚现场扩声和成音转播两个概念,涉及到的设备也是不一样的!

现场的设备情况要比转播设备复杂很多,而且前期拾音和调音二者一般会用同一个系统。从对录像中的声音的感受判断,这档节目扩声做的确实不是很好。我不赞同现场效果很好但因为后期制作问题导致录像中的声音不好的说法。

572
#20 13-1-21 14:49
我看的有线电视高清频道,我也感觉声音不太舒服,可能现场声音很好听,是很好的调音师在控制,电视中就是另一套成音设备是台里的在编员工在控制了,以我的感觉,可能是成音调音师没有太多的经验来处理这么大规模的现场乐器,羽泉一张嘴,我媳妇儿的第一句都是“压缩味儿大了”。

说楼主找骂的那位朋友,黄贯中的乐队在试音的时候绝对会合监听调音师讨论怎么让自己听着更舒服,但是黄贯中绝对不会和成音调音师讨论怎么让电视观众听着舒服的,那不是他的事儿,他也听不到,而且,监听调音台处理好的参数,肯定不能照搬的成音控台上,这点来看,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黄贯中等人要求出来的现场音色。

我猜想,中国好声音的方法是现场只有FOH和监听两张控台,由FOH控台分出来多轨侧录,剪辑片子的时候再次调整,这样工作量是很大的。

我是歌手节目,再说一遍是我猜想,使用的方式是电视台现场直播模式,有成音控台,现场自己录音,弦乐、电声、主持人、歌手话筒各录四条。

以上个人观点,可讨论,勿喷。

3278
#21 13-1-21 15:28
这种活正常都是几个人分开干的,信号从话筒就分开了(ps:我做那个东西就是干这个用的),FOH、 MT、EM、 REC互不干涉,录音的只管录分轨然后回家修理AudioTune、混音,加工完了再跟视频贴起来才播出。这是录播方式。要是直播方式那就需要再增加另一套播出混音系统。这是一个团伙,需要实力水平相当的几个调音师+录音师各干各的。

616
#22 13-1-21 18:34
术有专攻,一个人把钱赚完别人还搞个屁啊,顶炮哥,

303
#23 13-1-22 09:44
原帖山炮 于 13-1-21 15:28 发表
这种活正常都是几个人分开干的,信号从话筒就分开了(ps:我做那个东西就是干这个用的),FOH、 MT、EM、 REC互不干涉,录音的只管录分轨然后回家修理AudioTune、混音,加工完了再跟视频贴起来才播出。这是录播方式。 ...


   你好,根据我对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其中一场决赛录制现场的了解,录制信号并不是直接从话筒分,很可能是推子前。当然我现在具体记不得是分了多少轨了。当时现场用了五张调音台,一张5D,一张Vi6,一张Vi4,还有两张Roland的数字台。其中最后两张台子负责乐队监听和录音。乐队这边监听调音和录制是一个单独团队。5D当时是处理所有伴奏、音效、现场翻译、导演等相对比较简单的东东。Vi6负责整个乐队以及歌手的PA,而且将这些主要信号进行编组后送给Vi4,当然刚刚提到的送给5D的输入信号也同时送给这张负责演员监听的台子。现场主扩喇叭是Milo,监听喇叭是PS15,耳内监听是Shure PSM700,话筒是UR。主持人用KSM9的头,演员是Beta58和某型号头戴,具体忘记了。乐队话筒以森海900系列,SM57,KM184为主。DI是Type85,键盘合成器等用一张Mackie的小台子合并信号。现场音分也用了不少,据我了解,现场7个小时左右录了100多G的数据。但从数据量来判断录个50轨左右没有什么问题,但据我推断国内电台播出不会对分轨进行单独处理再合成,因为那样的工作量要比剪辑视频还要大好几倍。之所以多轨录,一是资料保存,而是以备发现错误或者纰漏后修正起来方便。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303
#24 13-1-22 10:11
原帖zhangtingaijt 于 13-1-21 01:27 发表
我们看到的视频跟现场有关系吗?谁出这样的节目后期不混不剪?这个跟现不现场完全没关系.....是后期音频剪辑没干好!




    你好,我的题目是某卫视音频工作不到位,并非现场扩声不到位。我没有去现场,也就不能随便评论现场效果,现在是将我看到的该电视台高清频道录像中声音有很多细节处理不到位。尤其是像黄贯中大哥演出准备时主持人在介绍他时背景有交流声这种。而且很多地方噪声门使用痕迹过于明显。但是现场是不是这样只能猜测,没法儿下定论。

    上面的"海洋饼干"老兄说的很对,Live节目转后台有环境噪音或者画面不好看是完全可以的,这样会给观众一种很真实的观看感受。

    说明一下,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戴着耳机去看的视频,当然后来挑这么多刺儿也是想和大家交流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类型的任务就应该怎么做。因为好声音和声动亚洲的节目我也这么认真看过,确实好很多。我希望自己能在这种讨论过程中提高自己,我相信论坛中有很多高手。所以各位参与讨论或分析问题我很高兴,因为这几天一直在演出现场,我这么长篇大论的回复都是用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的,也很不容易。真心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
观众反应
:现场就是太太乐,大混响。

616
#25 13-1-22 10:27
百度音乐已经有这期的音乐了,听过了,还不错,

2164
#26 13-1-22 22:13
楼主建议很好,但一般这种节目是急活没时间细调,那点工资就别太挑了

2998
#27 13-1-24 21:51
写得好

[ 本帖最后由 大头梦 于 13-1-25 06:06 编辑 ]

2998
#28 13-1-24 22:01
拉的好

[ 本帖最后由 大头梦 于 13-1-25 06:07 编辑 ]

2615
#29 13-1-24 22:07
我刚看了一遍  很好啊   至少比ccxv3天天弄那好多了  至少光地鼓这声音  一般现场都出不来

[ 本帖最后由 xqc5971788 于 13-1-24 22:09 编辑 ]

240
#30 13-1-25 01:43
原帖晶体管收音机 于 13-1-22 09:44 发表


   你好,根据我对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其中一场决赛录制现场的了解,录制信号并不是直接从话筒分,很可能是推子前。当然我现在具体记不得是分了多少轨了。当时现场用了五张调音台,一张5D,一张Vi6,一张Vi4,还有 ...

用线分直接分的哦.你蛮了解现场情况的嘛.呵呵.你连我的工程文件多大你也知道?不过两台硬盘机上的数据不知100多哦.呵呵.后期要用混好的声音其实也很容易.这个你没搞明白?很基本的知识哦.

[ 本帖最后由 jadis 于 13-1-25 01:4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