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时至今日,我才知道一切的声学原来是扩散

( 156 )
 
[收藏]
-  第 2 页  -

225
#16 17-2-5 17:25
墙裂支持楼主继续!

2686
#17 17-2-5 17:32
我把这一切都归于数字音频特有的性质。只要经过了数字化处理。毛刺感总会比模拟时代的强。所以我已经不纠结了,接受便是。

2992
#18 17-2-5 18:07
继续连载:

我梳理了一下头绪,把整个过程回忆了很多次,分析了大量的不同设备的干声。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仍然习惯将K2“万能”正常麦克和许多顶级设备去比较。发现了一个秘密。

K2在很小的没有科学声学处理的录音棚,无论它的后级是什么声卡,什么ADDA和话放,什么线材,声音绝对的好过
手头任何高端话筒+顶级话放+ADDA+线材+滤波出来的声音。
那简直不是好太多,K2是至少通透的,两头有自然延展,中频不闷不压,高频不刺的。
我说的刺绝非大家想的那种刺,当然RODE K2麦克风高频也很脏,但是是正常的这个级别该有的脏。

好,仍然从该死的话筒开始说起,因为每一次升级总是想到先买话筒,这该死的让你哭的声音太难受了,你是花了大价钱的,俗话说花钱不能买罪受。那么大家会提问,我自己也会疑问,是不是越好的话筒就需要更好的后级才能出好声音呢?

错!及时在AVID HD IO和PT HD下面,在APOGEE MK2下面(不要告诉我这两个ADDA还不行,还要升级)
,在同样的各种NEVE和独立话放里,虽然U87,149话筒声音的确与之前直插声卡不同了,的确有了区别,有了细节,毛刺和发闷好了很多。但是,K2也同样的更好了啊!不要以为K2不存在,K2同样的也是更好,更清晰,原本不升级任何后级都不会有毛刺和发闷,这里只会越来越好。妈蛋,这个时候拿着149和87简直想砸啊砸的,不玩了!!!!!以后不玩了,还不如当一个的士司机,抽抽烟,听听电台。


2992
#19 17-2-5 18:11
哈哈!

接上再给一个结论。

只有在越大的空间里,149和U87以及各种后级设备才开始正常。用一组数据说话吧。
10平的录音棚,149和u87加各种顶级设备简直就是垃圾,对,闷,刺,不正常。K2优良,不需要依赖任何后级。
30平的录音棚,149和u87开始和K2持平。我说的持平是单凭毛刺和发闷,不论频响风格和价钱。
1000平的空旷之处,149和U87得到了可喜的让你激动的声音,大大超越了K2。在这个对比下,K2开始体现了各种不足。

我们是不是需要给顶级话筒,顶级设备一个空旷的录音棚呢,1000平?

显然不是!
观众反应
:我这10平米 用U87 明显觉得 不如K2 只是.

2992
#20 17-2-5 18:20
原来,RODE麦克风真的很有两下子,尤其是K2。它的设计者几乎明白我说的所有冤屈,所有遭受的折磨。
它将K2设计成一只超级近讲效应麦克风。何为近讲,此非彼近讲。此时它的全指向根本拾取不到超过20平以上的角落细节,这等于声源直达声不太受反射污染,虽然丢失了很多声学自然反射细节。
而149和87的全指向可以拾取更远的围墙,能捕捉甚至是放大任何反射,不是一次,是多次反射。及时30平的录音棚,纽曼的全指向可以拾取到角落细节。与此同时也拾取了更多该死的反射信息。

而K2的心形指向半径就更近了,可以这样形容,K2的 超心形才是纽曼家族的心形水平。
这个时候,好似K2的设计者将它的振膜做的够厚,灵敏度好似有意下降。用以得到无论在什么指向下都不会拾取太多糟糕的房间反射,它只做直达声的摄取,并将振膜,放大电路特别设计成灵敏度刚好达到它的商业价值和“万用”

我说的万用是正常声,对的,通透的,两头自然延展的,不毛刺,不闷不扁的...


475
#21 17-2-5 18:23
羡慕楼主真有钱能可劲儿折腾

2992
#22 17-2-5 18:28
再有说一个可喜可贺的,在我测试的录音棚,18平的录音棚,唯独通道条不需要过度依赖ADDA。
他妈蛋,这什么逻辑?

受制于一台用了9年的5060的经验,我在想为什么你5060毛刺就比独立话放的好太多太多!我不要你的灵敏度,不要你的牛逼细节拾取,我只是不想要声音毛刺,花了这么多钱,当初就应该再弄一台5060,继续K2,整个世界一片清净。大约1500元再收一台5060,而这两年因为5060坏了,竟然花了20多万得毛刺啊!

好!言归正传,什么破电平电压匹配,通道条,好,就通道条。我终于回到了737,后级仍然是1000元的声卡,同样的麦克风,又都特么的毛刺少了,干扁闷少了。只是149和U87还是不正常的声音,同样在737和5060里,K2获胜。

继续,马上将通道条换成独立话放,破AMS NEVE,大河,MILLENNIA统统上,哭吧,你就哭吧,149和u87又闷了,闷死了,刺死了。K2绝对的获胜。

直到最近几天,我将149和U87接到API通道条上,毛刺又少了,干扁少了。1000元的声卡里居然出现了可喜可贺的声音。只有1000元声卡能出这样的声音,毫无疑问,AVID HD和PT HD里肯定会更好。果不其然,正常了,牛逼了,牛大了,再一次落泪了。


2992
#23 17-2-5 18:41
这个主题帖连载要告一大段落了,暂时完毕。

大总结如下:

1,声学不好,房间不大,用K2,用通道条。千万别瞎起哄,瞎升级。
2,声学做了一些科学处理,房间20平以上,可以尝试买高端话筒,此时仍然别买独立话放,用高端通道条,比如API。用API压缩EQ全开,绝对的好过于独立话放+独立压缩+独立EQ。特别指出房间20平。
3,声学处理有把握,层高告,房间40平以上,买高端话筒,一切都买高端,话放买独立,压缩独立,EQ独立,各种效果器,母带全上吧。
4,K2,通道条,我把它们归纳为商业用途,商业,就是所见即所得,便捷,成功。而顶级话筒,独立设备,不见得就是所见即所得,而是个性,需要过多依赖声学和大空间,依赖ADDA,依赖太多太多。包括折腾时间。
5,所谓的声学处理,声学。就是扩散,扩散到越远越好,不要回来。这是千真万确。


我们吸音,计算,扩散,其实就是为了弥补小房间的不足,想要做好录音棚,想要得到牛逼的声音,没有大空间,想都不用想。
那么有了一个宽大的空间,要做的其实就是吸住远端角落低频,固体共振,做许多许多扩散,做两层意义的扩散。
一层做近次反射扩散将直达声润色。第二层在远端做邪恶的扩散,将所有传输距离远的不规则的其他反射声给扩没。

记住,将除近次反射声外的一切反射声,残响扩没。即使不需要扩近次反射,只要把残响扩没,什么驻波,毛刺声,各种叠加的污染声也就没了。

归根结底,录音,录音棚,录音室,根源还是REVERB的通晓。而不是什么狗屁吸音,贴几块二维扩散。
所谓的声学处理,就是将反射声自然消耗殆尽。

要不然,我们谁保证录到的声音不知叠加了多少妖魔鬼怪,不知道影响了多少正常的SPL声压,不知道振膜做了什么邪恶的反应!

我的话完毕!!!

--------------------------------通道条大法好!
观众反应
:太牛逼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实实在在的经验啊!
:极为认可!我也是折腾多年才发现

1176
#24 17-2-5 18:44
本帖最后由 akaka 于 17-2-5 18:52 编辑

折腾是享受

5195
#25 17-2-5 19:02
楼主折腾精神可嘉

958
#26 17-2-5 19: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66
#27 17-2-5 19:44
楼主牛逼   说的很好!

96
#28 17-2-5 20:55
牛逼认真的楼主~用血和泪的教训让我们明白声学环境的重要~对楼主给予崇高的敬意~学习了~

2992
#29 17-2-5 21:12
补充一句兼总结!声学处理就是扩散,将近次反射声有把握的保留并扩回到话筒,将余留的多次反射声,残响,驻波(驻波也是残响)扩散到没有,自然扩散到消耗殆尽,而非吸到没有!!!之所以吸,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小房间。所以大房间永远是扩散,没什么让你吸。而小房间永远是吸,吸到消耗殆尽。因为小房间没什么让你扩,扩的再好都是垃圾……

1267
#30 17-2-5 2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