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80,90年代的歌曲是不是没有母带处理?

( 41 )
 
[收藏]
-  第 2 页  -

442
#16 21-7-9 17: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082
#17 21-7-9 17:59
每首歌都是不同制作人、录音棚、不同情境下做出来
母带原始功能是把一张专辑十首歌整成像是同一个录音棚、同一个混音师整出来的
母带做包含整张专辑十来首歌的音量平衡
后来发现听众在车上收听,音量大的歌曲容易有比其他人的歌曲好听错觉,开始慢慢增加响度
现在因为都出单曲,很多人以为母带就是让声音变大
声音变大只是母带其中一个工作而已
观众反应

1845
#18 21-7-9 18:30
要说没有的话,那AbbeyRoad的那堆设备要如何解释?
Abbey Road TG Mastering Chain Plugin | Waves

Abbey Road Plugins | Waves

6182
#19 21-7-9 18: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182
#20 21-7-9 1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46
#21 21-7-9 18:49
当然有母带处理,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响度战争”

4328
#22 21-7-9 18:53
7yopluz 发表于 21-7-9 17:47
z cup的話 一個奶就一人多重了吧

dairy cow表示不服
观众反应
:不帶降維打擊的

1845
#23 21-7-9 18:57
E-cup 发表于 21-7-9 18:35
很多人蠢到:把大声叫做做了母带,把小声叫做没做过母带,愚蠢至极!

非专业人士往往是"无知"的 谅解吧。

专业人士如果也将母带称为仅仅是"响度最大化",那么也是蛮可悲的一件事情。

3563
#24 21-7-9 19:30
7yopluz 发表于 21-7-9 17:50
他們的好找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發行過850個版本 首版黑膠現在就100英鎊左右

受教了

611
#25 21-7-9 19:56
我觉得80年代应该有很多歌曲并未做总线处理,能听得出来的

208
#26 21-7-9 21:16
gudaojack 发表于 21-7-9 15:55
我倒是比较好奇的是当时的录音是胶带录音,是不是无法做修音处理,那么那时候的歌手水平就得是真正的水平了 ...

BEYOND就有一些唱得不准的地方,但是听起来没有感觉到不舒服,而且很好听

451
#27 21-7-9 21:48
那时候的母带是一张专辑十几首歌一起做,包括音量统一,歌曲排序都算是母带的范畴(当然不是只做这些)E-cup老师说的对,一首歌不叫母带,也不做现在这么响

13
#28 21-7-9 22: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243
#29 21-7-9 22:39
哈哈,简单正面理解,就是如今把“母带”工序从混音中分离出来,可以让出版最后一道关口处理、把控更细致专业···

负面理解呢,容易让问题复杂化,多了一个“神圣且牛逼”的独立名词“母带”,可以多收一次钱,多养活一些人,多给一些人一些借口要价、甩锅···更让一些初学者只看见金字塔尖,却忘了它也是一块块石头从地面垒起来、垒上去的···成了唯一能感觉到“饱”的“最后那个”馒头,手脚没落地的也在拼命往里凑···混音都混不明白,却着急做母带的事儿···

站在“母带”俩字儿上,回头往下一看,哇···下边包围凑拥着的人群中,90%以上是不明就里的SB···“母带”大爷表示很伤心,收获的多是“脑残粉”,这或许就是现状···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7-9 22:55 编辑

3563
#30 21-7-9 23:51
说个题外话,不一定对哈,隐约有印象。
从专辑的歌曲排序就已经属于母带环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