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音频牛对声音起什么作用?

( 33 )
 
[收藏]
-  第 2 页  -

667
#16 21-10-9 19:31
总的来说就是很牛的作用

333
#17 21-10-9 21:06
       你是指变压器吗?环形变压器的优点和同等体积的E型变压器来对比,环形输出功率更大(同等体积的情况下),但是环形变压器也有缺点,就是电磁干扰大,所以一般环形变压器可能要装上屏蔽罩,而E型变压器相对环型变压器来说,电磁干扰小得多。同等体积,当然选择环形变压器。本人不才,DIY过功放器,用的全是环形变压器,鉴于追求小机箱的前提下,一般我都选择环形变压器。主要线路排得好,电磁干扰并不大(甚至没有听到电磁干扰的嗡嗡电流声,),选择同等输出功率的变压器,环形变压器占用空间会小很多。所以不存在说环形变压器比E型变压器作功的声音更好,当然,前提是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同等的情况下。就目前来说,O型的变压器最好,因为相对环形变压器来说,同等体积的情况下,O型变压器输出功率更大些,这里所提到的变压器输出功率大或小,是指泛指,因为工艺和材质也有讲究。
       调侃一下:曾经听说,核电、风电、水电,声音都不同,我觉得很搞笑,甚至有些认为线材是特别重要(我想说的是线材不是不重要,一般情况下不必要过于追求线材,因为谁敢说,他的设备里的电子元件的脚都是铜的?而且还是红铜?这里的电子元件是指电阻或电容或三极管等,这些元件的脚不可能全是红铜或黄金)
     

4243
#18 21-10-9 21:18
任何以一个独立元件、器件,甚至线材的类型,来单独讨论设备品质必然关系的都是纯属茶余饭后的扯淡···

牛在音频设备中的的作用,最常见运用无非就是耦合交流信号、对交流信号增益衰减、阻抗转换、平衡声音染色、直流阻断隔离等等···

如果上牛一定能做出好设备,买到JENSEN、伦达等等大品牌牛并不难,就如我手头的JENSEN牛、1073老牛套装,在电路上没有“经典”电路、元件以搭配,是永远不会出“经典”好声的···这是本人实践验证过的,我用着一只好牛(甚至一套好牛),也无法阻挡声音更大几率的依然不好···!

有的牛的设备,洋垃圾中从来没有少拿去炼铜;
没有牛的设备,同样也不少经典···

每个人喜欢什么真的没有关系,但是非要以自己喜欢就否定其他存在,这就不对了···现在,貌似有些事情已经成了“教条”,牛、电子管之类的独立元器件被赋予一种“神奇”色彩,成为好设备的代名词一样,显然是有些偏颇的!

不管是什么方式的电路,好的结果都得益于整体设计(在所用的所有元器件的条件下来平衡声音,甚至包括机内线材、焊锡、接插件品牌和工艺等更多细节),不是加牛就能解决所有听感品质问题,也不是不加牛就能搞定一切,本质还是通过各种技术、经验、实践验证才能得到一些可谓经典的设备···这些与单纯的有牛无牛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所以,品质判断还得在实际使用中来得出最后结论···仅仅用个别元器件孤立来说事儿,那是浪费时间···结论即使有了,也只是迷惑自己又或者他人的···就算不是换个牛上去,一般耦合电容换一只区别也会挺大···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10-12 07:29 编辑

5182
#19 21-10-10 17:56
牛不牛的问题早就很多结论了,这是几十年行业大多数人的结论,你也可以提出颠覆性结论,但是没人相信的,,,,,,,,,我想说的是的设计和生产的问题,NEVE的那个采访里说了,50年代时都没几个人愿意学习变压器方面的技术,他是新兵,所以变压器专家才抓他来学,到现在更加少人懂这里面的技术,牛的最初作用是给电子管电路用的,电子管是高电压低电流,高阻抗,后级可以并联推挽等方式降低阻抗,但是没法降低电压,于是离不开牛,后来晶体管时代,一开始是沿用电子管思维方式的,前级放大电压,后级放大电流,然后用牛匹配阻抗,这就是著名的1073话放的基础逻辑,再后来又出现了集成电路,NEVE老先生是全世界都尊重的人,没有诋毁他的意思,但是你多看一些他的访谈,就能发现很多内容是推销他当时的产品的,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使用者的反馈不一定是这样,例如1073的美誉度是超过9098的,9098又超过现在的5字头的产品,电路和元件来说是原来越先进了,但是评价却是老的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牛的品质下降,NEVE老先生设计牛的功力应该不会下降,反而会提升,根据这个逻辑来推理,铁芯的品质下降了,在电子管时代,牛是尖端科技,担负着雷达等军事用途,钢厂开个小灶单独生产铁芯材料是经常的事,现在只是玩音频的人用它,怎么可能负担得起炼钢厂的费用,于是有啥现成的材料就用啥呗,,,,,,,国产牛几元钱一只,进口高端牛几千一只,

4243
#20 21-10-10 19:14
技术指标上看,现代电子元件在参数上基本是优于老产品的,并且体积小、环保,音频产品在整个电子应用世界里不过是夹缝中生存的,几乎是寄生行业,诸多科研力量几乎不太针对这方面做多的专门研发,加上物理化学与艺术有着不太一样的思维方式,自然针对音频优化的产品会相对少一些···这是其一;

其二,还是一个电路、元器件搭配的问题,独立地讨论牛是不是牛逼,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所以,简单觉得过去的牛好,可能只是从现象中来看,还没触及本质···比如铁心的磁通量,是牛的绝对重要的考量指标,过去硅钢片,现在的合金技术显然比过去更高;漆包线,化学材料合成漆,无论是绝缘、漆膜厚度还是耐温、耐久性,不用说比过去肯定好,绕制方式手工更排列紧密度,拉力均匀度和一致性,还是更先进的设备更能确保一致性,参数指标上都不用说,就知道哪个好···说现在的牛不如过去的品质好,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在的老经典音频设备的受认可度,就评价牛的综合品质,甚至评价设备的最终品质,应该也是不合理的···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10-12 07:34 编辑

1136
#21 21-10-10 21:42
Salinx 发表于 21-10-9 16:19
D类功放其实也有一些些缺点的。  法国Focal 母带级的高端音箱, 这几年会采用新式的 G类功放方案。来解决 ...

现在的音箱很多都是D类G类,  唯独英国ATC音箱一直坚持AB类 坚决不换

6749
#22 21-10-11 02:55
sghsqqr 发表于 21-10-10 21:42
现在的音箱很多都是D类G类,  唯独英国ATC音箱一直坚持AB类 坚决不换

这很正常,  英国本身就比较怀旧风,


就比如英国AMS 依然还在做1970年代的,Neve 1073甲类电路的话放,



英国PMC八爪鱼音箱  使用的Volt低音单元,一用就是30年,,,,现在还用坚持用

英国Naim功放 还在沿用25年前的老放大电路基础构架。,,,,,,英国很多设备厂,对其悠久历史引以为豪,越老越经典,,,,


而美国人则觉得大不列颠太守旧、缺乏激进




1136
#23 21-10-12 00:50
Salinx 发表于 21-10-11 02:55
这很正常,  英国本身就比较怀旧风,

我的意思是说现在的监听音箱很少做纯ab类功放了,没有说ab类不好,只有少数厂家坚持ab类  

5891
#24 21-10-14 21:53
没有音频牛不一定不好,但是有音频牛的设计肯定成本更高,牛这个东西也可以比作调味剂,喜欢什么牛的声音就看各人了,当然也有人不喜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243
#25 21-10-14 22:12
牛的调味剂功能,其实在设计上就像做菜,如果过羊肉总有膻味,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有一种调料能掩盖、中和这样的膻味,如果不让用这样的调料,显然做好就要更复杂的设计、更多样地选料对比,甚至更多电路代价,最可能的还有未必搞得定,这就是原因之一。···大家也能看到有牛的设备元器件相对会少一些,选择代价最低的方式达到目的,是人的基本思路···愿意选择成本增加,还是花了时间精力却做不出可用的设备来,之间的难度评估应该就是清晰了,代价与回报的关系也就明确了···牛的染色特性,能很大程度掩饰电路本身那克服的一些不完美,尤其是色彩与频响平衡性上,而这些又正是现代普通元件的环保、小型化带来的弊端,所以···很多东西是一步一步逼着走进墙角的···牛越来越广泛被使用···老元件的工艺体积环保要求低,但在声音上,他们整体更可能无牛条件下完成一些需求,比如中低频的密实度,避免声音的尖锐刮耳,又比如我们更喜欢多一些取悦自己耳朵的美丽失真,等等···

但要说的是,新元件尽管加牛了,似乎也难稳住声音坚持落地稳健不上漂,最近些年新出的大品牌有牛产品就是实例,我们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时势造英雄,特定经典必须建立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牛不牛只是大发展中的小角色,无力定乾坤,决定整个走向的依然是电子工业的大潮流···甚至N年后我们会发现,连听觉审美潮流的基准都会随之漂移···因为即使就在今天,现在的设备声音听感就正在造就一代新生代耳朵听觉取向···未来他们将走向主场···

牛,还是不能独立认就好的,就如不同的牛不能随便在不同有牛经典设备里互换一样,好声不仅仅是牛的功劳···只是得益于一种搭配的成功!通讯员报告首长:张连长拿下了无名高地!但是···不能看不到死伤的上百号兄弟···张连长不是全部,就是这样的道理~!能懂的就不会只看牛,甚至是哪一种牛、哪一只牛···记得跟一位混音老师聊天,他说:有牛的声音软趴趴,没有牛的硬邦邦,无所谓绝对的好坏···哈哈···虽然这只是一句简陋的话,但多少可以看出些门道来···当然,通常多数人基本面倾向于柔和一面,这是可能是认定唯一牛逼的起源吧,换音乐风格喜好,或许就变了···好,很难绝对···何况仅仅是牛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10-15 19:14 编辑

94
#26 21-10-17 11:28

94
#27 21-10-17 11:28
有牛的更有力度和有弹性

115
#28 21-10-18 15:58
有了牛,声音普遍更宽厚柔和一些,但同样会失去一些透明度和细节,这是主观听感的变化。具体到个人的审美,那就不好说到底是好了还是坏了

2470
#29 21-10-22 19:57
感觉没牛的容易做到通透 干净 ,但很难做出有牛那种醇厚有弹性的低频 ,没牛没电子管的高频容易发刺 ,有牛有电子管的 高频顺滑 但是整体感觉不够通透 甚至有点闷 ,需要借助器材和混音手段才能够做出透亮 。看来是各有各的好 ,主要还是看需要和目的来进行取舍 ,既然是这样 ,舍弃牛能够降低成本 ,更符合现代商业的需求 。毕竟生产器材不是搞艺术 ,都是商业行为 ,代理商 经销商的利润越高 ,才会越卖力的推广 ,这是不二规律 ,真正想拥有比较高端的声音 ,那必须要花高端的大价钱 ,想在中端的价钱拥有高档的声音 ,这基本是妄想 ,这就是很多人选器材 ,钱不够的时候 选来选去都是鸡肋 ,每家的器材都有各自的缺点,就有了选择困难症 ,真正想拥有高端的声音 ,就不是这点钱能够搞得定的,话筒话放 声卡 Adda ,电子器材都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天一润音 于 21-10-22 19:58 编辑

2470
#30 21-10-22 20:29
普通的牛成本低 音质是不好的 ,想要做出好声音的牛成本就高 ,但是如果按照原材料的成本 ,一些几万块的器材 原材料成本在大批量采购下 根本不到1000元 ,但是在音乐制作这个小众的行业 ,比如某个型号话筒 可能全世界每个月销量就那么几十只 ,或者几只,如果不卖到几万的价格 ,他的整个利益链怎么活下来 ,生产商 ,各国总代 ,分销商 ,都要靠这只话筒来养活 ,你看钱德勒里面的零件 ,你看德律风根话放里面的零件 ,能值几个钱呐 ,如果大规模的生产 ,靠量能够养人的时候 ,他的售价应该就是几千元的 ,如果厂家不搞世界各国代理制 ,而是厂家直接网络销售的形式 ,去掉中间商 ,那价格也是很低的 ,但是管理成本就上去了 ,没有人帮他在各国卖力的推广 ,所以这条路行不通 ,音乐人购买的高价格器材就是这样被设计的 ,这跟现代人被西医设计是一样的道理,被设计的人其实是不懂的 ,而懂得那一部分人,一些是利益链上的 他不会说 ,利益链之外的人 有些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也不说 ,还有一小丢丢热心的 ,说出来也没人信 ,整个社会就是 皇帝的新装  ,习惯了就接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