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日本合成器的利润太大

( 39 )
 
[收藏]
-  第 2 页  -

4349
#16 23-7-16 23:19
难到代理商不交税吗?

2798
#17 23-7-17 08:07
王长贵 发表于 23-7-16 21:15
当年第一代上海桑塔纳,德方建议定价RMB 8个W。

领导很生气,没加上领导的辛苦费

3481
#18 23-7-17 08:16
这算什么。94年,korg i3 大三万。

2448
#19 23-7-17 08:17
说楼主是天真还是什么好呢?国内光税就起码要另外加30%了……

623
#20 23-7-17 08:53
觉得日本御三家还好,欧洲一些小众产品的代理商定价才随意

103
#21 23-7-17 09:31 被警告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71
#22 23-7-17 10:00
电鼓也一样,基本被罗兰一家垄断了,虽然有五花八门的品牌,但是要上高端一看,只能选他家的。然后精准刀法阄割,让你想要完美的必须上到至少两三万的价位,普通的一万来元的要么硬件不行,要么音源不行,对于练鼓到一定程度对音色、硬件有比较高要求的用家来说,就是逼着你上高端。

再来说说价格,厂家没有指导价,全是京东、天猫等电商搞的联盟价,你去哪都一样(唯闲鱼能便宜点但是要冒险)。那个玩意到底值不值那么多钱,只有用家才明白,你需要它就值,你不要它就不值。

485
#23 23-7-17 11:28
judy_404 发表于 23-7-17 08:16
这算什么。94年,korg i3 大三万。

那时SY77大两万。

2151
#24 23-7-17 11:39
很早以前8910年代,物以稀为贵,全世界也没几个合成器厂家,小日本子就盯准市场进而垄断市场,至今呢头还抬着

713
#25 23-7-17 11:58
1982年的yamaha DX7可是第一台“买得起”的合成器。之前美国那些如fairlight,那些可都是一套房子的钱。这些东西的目标客户根本不在中国。中国普通人(其实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激增不过是这二十年的事。

1394
#26 23-7-17 12:11
亚马逊,易趣,合成器还是走海淘便宜,就是稍微麻烦点。

4971
#27 23-7-17 12:45
国内市场是被国际潮流倒逼出来的市场

没有厂家,没有技术研发和支持,本来就没啥高精尖技术,活活被关税和中间商买办炒成奢侈品

本来上世纪80年代南方还有一些电子厂在做电子琴,如果坚持到现在说定也能搞出高级一线合成器产品出来,结果厂子可能都没了。。。

就目前来说,国内的需求量也不小,以华强北的实力,搞出牛逼的合成器搞一个中国的电子合成器品牌应该不是啥难事吧,都不用多少技术研发,直接抄就可以

161
#28 23-7-17 13:39
造不出来挨宰无可厚非.但是国内对品牌价值,虚荣满足度要求很高,这可能是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经济上来的表现之一.一个合成器在外行人眼里就是个废铁盒子罢了.他们宁可花3万买个成本只有几百块的LV.各有所好罢了,还是那句话,喜欢就买,不讨论,不贬低,我愿意花钱买我喜欢的,至于是否亏了,货比三家吧.尽量买个划算的

122
#29 23-7-17 13:56
国内的代理商利润也很大,不止是合成器,乐器什么的也一样。一把成本15000的琴,甚至都能卖到3万

485
#30 23-7-17 14:14
DLL 发表于 23-7-17 12:45
国内市场是被国际潮流倒逼出来的市场

没有厂家,没有技术研发和支持,本来就没啥高精尖技术,活活被关税 ...

哈哈哈,华强北搞个蒙太奇出来99包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