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帖子又被翻出来了
新民乐的中心问题在于一个新字
形式上的新是最后的,关键是观念意识上要出新.
我们的民族管弦乐团在美国在维也纳的演出,形式上够新了,丢的丑够多了!
纵观国内所谓的新民乐新在什么地方?
以为把二胡涂成白色挂在裤带上演奏就是新民乐?
吹完巴乌吹葫芦丝吹完笛子吹唢呐就是新民乐?
五声音阶+电声乐队+band in a box就是新民乐?
特别是民歌领域,现在有一种误区:
好像电子舞曲+五声音阶就是新民歌?
民歌手改通俗唱法就是新民歌?
民歌往流行歌的岔路上越走越远.
从汤灿的幸福万年长到祖海的什么什么还有许许多多后来居上者,都以舞曲节奏铺底,一群二
百五的男声性高潮似的“咳呦咳呦”伴唱,外加歌手半民半通其实狗屁不通的演唱,真是让
人惨不忍睹。
民歌问题的确太多,需要革新。歌功颂德的主题太多太滥,演唱形式太陈旧,太雷同,千人
一面,千人一嗓,千人一曲,千人一词确实需要创新!但是是创新而不是去拾人牙秽!是观
念意识的更新而不是换一个并不高明的包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