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从 起因/过程/结果/制衡 四方面之中的哪一方面,
都不能单纯地将“教育版”同“试用”划等号,
--------------------厂商发行教育版的主要目的在于:介入早期阶段,培养市场倾向性,
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师先带头用起来
譬如乐理课,其实有更好的教材,但是李重光的小褐本基本乐理却几乎成了全民标配,
原因就在于,现在的老师想当年作为学生的时候,就是拿这个入门的,惯性/惰性。
Cubase的教育版政策明显玩得更溜,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不用我细说了,大家自己观察,
--------------------
次要目的也有多种,例如:抓大不放小,目标客户群要拿下,周边客户群也是肉啊
面向企业或职业化群体对象编程,基于自身所能产出的经济价值而定价,
另一方面向爱好者和学生变相打折或免费,其实已经是软件业的老黄历了。
对于前者用户而言,本软件是生产力工具,用以更加高效地产出金钱效益,
如果说换别家的后果就是培训学习成本居高不下,或者产出价值缩水,
则在这当中的取舍就不言而喻了,
就算是试错,也是成本啊!
你以为软件是最贵的么?错了啊!
最贵的是犹豫阶段跟试探阶段里时间精力的浪费!
--------------------
殊不知连微软等叱咤风云的食物链顶端公司,都转型为按服务收费型企业了,
很多人对版权的认知却还停留在诺基亚时代,甚至明治维新早期,
当前些年各大公司渐渐意识到,用户粘性带来的效益远大于一次购置的沉没成本影响,他们早就布好棋局过渡了,
说起授权费用问题,普通用户们最多只能想到win10最近发生的一连串免费新闻,,,
是不是有种感觉“这么昏招连连的公司,居然还没倒闭?!”
人家怎么会倒闭呢?too young too simple
却不知道微软的大棋根本就在入口跟服务器那边,那才是坐着躺着都收钱,收一辈子钱啊!
具体不在此解释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
--------------------
作为前两条的延伸,教育版/学生版,其实也是一种 常用的/行之有效的 营销手段,
不详细解释了,详见下链:(建议仔细看,其实里边内容就够说明一切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25415
像这种一开始处于某立场,把条款订死了,
事后被架在各方立场舆论的火上烤,厂商和代理最后骑虎难下的事情并不鲜见,
熟悉软件业的朋友,根本不会觉得ew这算什么新鲜事儿,,,,
已经发生了不要太多啊,隔行隔山,大家接触不到而已。
--------------------
国内民众的版权意识还不完整,理解方式片面,偏激,
以为教育版是正版,既然买到手,管我是不是学生,是不是商业用途,都可以随便用,,,,这种思路显然是错的,
就算你实际上真的就是在这样用,你也要明白:这是不对的。
都不指望你能改啊,但至少你先得知错。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人,请在回复里骂我。
--------------------
反过来说,很多的“试用版”软件,
只在功能和性能上做一些减法,甚至不限定用途场合。
再往深里说,软件业厂商的逻辑方式可能大家并不熟悉,
很多时候很多软硬件的破解思路,背地里实际上是原厂提供的,,,,你信不信。
--------------------
不正视版权问题的现实是错的,以偏概全的问题同样严重。
我实质上不做任何结论,只是补充点思路分支而已,也不倾向于任何一方,
------------------------------
其实,整个帖子只告诉我一件事:
如果自己一屁股shi,就不能蹦出来说别人脸上有灰。
安达
“零售后”的槽点太显著,惹众怒。
真以为大家是光冲着差价去买的爱乐么?
我呸,
当大家发现:多付一大笔差价给你也换不来信得过的售后的时候,,
权衡的天平就会朝爱乐倾斜。
就算安达这次揪住小辫子,能够依靠借刀杀人的方式迫害爱乐的用户,间接虐死了爱乐,
圈子很小,真的很小,
安达,只怕已经被钉在渣代理耻辱柱上了,,,,,哎,这还真是耻辱柱的耻辱。
来玩杀人游戏吧,没错,其实我是爱乐的小马甲。
--------------------
以上都是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