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请教/求助] 很好奇你们所说的话筒打磨

( 80 )
 
[收藏]
-  第 3 页  -

96
#31 13-6-5 12:16
换零件太简单,连小学都不需要读,是个人一把烙铁就搞定。20年前农村小县城那种1个月速成修家电的培训班,是个人进去,1个月出来后修起电视机来那可是杠杠的,他真正懂电视电路设计吗?屁都不懂,也不需要懂。
买得起专业测量设备吗,上个实测的和U87对比的频响图看看?打磨不是磨嘴皮子。。。。。
观众反应
:说的对
:一看就是前辈

4243
#32 13-6-5 12:26

回复 小白一只 在 #17 的 pid=3866166 的贴子

呵呵···如此甚好,让纽曼关门吧···国人就可以支付的起了·······可那么多年,他就是不倒······

1799
#33 13-6-5 12:42
打磨可以理解为加了个EQ,饱和,激励,压缩嘛?
买个效果器接上不就行了........

4243
#34 13-6-5 12:54

回复 伤心凉粉 在 #19 的 pid=3866333 的贴子

呵呵···不能不说,你这个想法也是片面的······,在对音质的追求方面,从来都不是这样简单,否则,一些老的经典不至于贵到数万元了······大可以通过串接设备搭出你想要的经典声音感觉就可以,事实证明少有人这么去用它替换,而是尽量用原厂原版······绝对不是因为那些大师手里没有EQ,饱和,激励,压缩,原因应该可以看出来的吧······

[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3-6-5 13:01 编辑 ]

2805
#35 13-6-5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05
#36 13-6-5 1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85
#37 13-6-5 15:04

回复 情歌绅士 在 #20 的 pid=3866364 的贴子

咱就不说哪位大师也在玩,实践是检念一切的真理。高端的是很难超越的有一定的道理性。但迷信牌子,什么啥的也不对啊!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质疑一些产品尼。怕就怕中低端的只是在挂着大牌对国人不负责任,欺骗国人,那是不能接受的。性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有什么不好。打磨是要用好多精力的,也不会那么简单。有些胆小的,迷信的你让他磨,他敢吗?可能那么多的时间放上去做赚钱的事高端的东西也够买来了。我磨的话一步一步都有音频保留着的,好差还是有点听得出的。不许因为其他方面我不懂就怀疑我的听力啊!我想大家有些发到论坛的,也都不会就是成功了的,有的也不错的。但一有人不怎么成功就把这个道理否定了,那也不对啊。就说低端话筒什么振膜,电路设计,元件搭配几乎都是唯一性,鬼才信呢!我不是胡说八道,我有经历感受的啊!当然很多在音频的会员也有经营着话筒,其它设备的人,你们如果磨着他手里经营的产品的话那肯定是对他不利的了,能不会打压你们吗?还有什么方向错了,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忽悠的话!不过打磨确实是不适合没韧性,没承受力的人,我承认既偏是低端的东西,要想比原来好也是要一番折腾的,很适合像我这样以此打发时间的人。打磨不是罪阿,只因产品不完美哦!

143
#38 13-6-5 15:28
原帖缺钱 于 13-6-5 12:16 发表
换零件太简单,连小学都不需要读,是个人一把烙铁就搞定。20年前农村小县城那种1个月速成修家电的培训班,是个人进去,1个月出来后修起电视机来那可是杠杠的,他真正懂电视电路设计吗?屁都不懂,也不需要懂。
买得 ...

有道理!事实的确如此

143
#39 13-6-5 15:44
原帖情歌绅士 于 13-6-5 13:38 发表
其实这一直是个惹争议的话题,实践过,自己打磨过的人,会很相信,没有实践过的就以为是天方夜谭。所以还是先实践实践再来发言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我实践过,我一我相信打磨能带来改善和提升,当然, ...

打磨就像你说的还是要有把握或者对这些东西认知比较深才会效果吧  不懂乱整的相反会搞砸

1012
#40 13-6-5 15:45
某些低端产品会有一些明显的毛病,通过打磨可以将这些毛病掩饰一些,或者是变成另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
指标数据什么的参考参考,最终还是要达到自己喜欢的效果。

5324
#41 13-6-5 15:52

回复 缺钱 在 #18 的 pid=3866294 的贴子

话筒的设计是及其复杂的,每一个元器件的 功能在设计之初 早就被限定好了,用什么品性的,在电路里面的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是主 是辅,这个只有设计它的人 才知道,呵呵我们山寨大国不乏一些只懂得抄袭的厂商,里面的所谓的一些工程师也是这个德行 ,比如抄个AKG C12电路 就以为可以出来 C12的声了,殊不知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啊 C12的电路为什么那么设计? 从音头开始AKG的工程师 花了多少心血在里面 才弄出最后定型的电路,总而言之还是没文化,又过分的自恋自己的耳朵  又可能在国内这么搞搞还是可以忽悠一部分人的 能赚点钱  所以我国的电声行业 才一直 止步不前 真正的有知识产权 能像样拿的上台面来干活的设备  少之又少

5324
#42 13-6-5 15:52

回复 缺钱 在 #18 的 pid=3866294 的贴子

话筒的设计是及其复杂的,每一个元器件的 功能在设计之初 早就被限定好了,用什么品性的,在电路里面的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是主 是辅,这个只有设计它的人 才知道,呵呵我们山寨大国不乏一些只懂得抄袭的厂商,里面的所谓的一些工程师也是这个德行 ,比如抄个AKG C12电路 就以为可以出来 C12的声了,殊不知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啊 C12的电路为什么那么设计? 从音头开始AKG的工程师 花了多少心血在里面 才弄出最后定型的电路,总而言之还是没文化,又过分的自恋自己的耳朵  又可能在国内这么搞搞还是可以忽悠一部分人的 能赚点钱  所以我国的电声行业 才一直 止步不前 真正的有知识产权 能像样拿的上台面来干活的设备  少之又少

5324
#43 13-6-5 15:54

回复 yuxiantong 在 #24 的 pid=3866559 的贴子

低端产品的 毛病 根本不需要你去打磨掩盖, 混音就是掩盖低端产品毛病的最好方法! 处理的余地比你打磨出来的要大的多,因为低端产品设计 只要是负责的设计 它也都会考虑一个适用面!

4243
#44 13-6-5 17:35

回复 yuxiantong 在 #24 的 pid=3866559 的贴子

若是一支话筒,更换200元的元件可以提升20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没有一个厂商会傻到这个地步,不尽力选好的元件装上去······对于低端设备的毛病,设计者应该是有权衡利弊的吧·····比如我们可以明显听出话筒的高频毛刺,可我们未必能清晰分辨出频响曲线变化(这两者作为低端设备哪个更重要,或许只有混音的人才正真了解,什么干声对于普通爱好者都是估计瞎扯,多数人一定认为去除高频毛刺是重要的,就如同钢琴一个单音的三根弦同度不太准确和这台琴的八度音程不够准确一样,行家会更重视各个八度音程的准确性,而不是普通人认为不可入耳的单音不准更重要【尽管它让普通人感觉更明显】,因为八度音程的不准确带来的后果是整个和声体系的走样、色彩偏移和不准确,直接造成的是整个作品的怪异声响)······其实所谓的明显只是我们以一个人角度去看待权衡的,全面性、准确性很难把握好·····

[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3-6-5 17:42 编辑 ]

4243
#45 13-6-5 18:02

回复 情歌绅士 在 #20 的 pid=3866364 的贴子

柳荫:ok,打磨无需找准方向,自然也就无需标准,打发时间就好···呵呵···你可以继续···绝对无罪的······


顺便给你一个故事:

我门村里有个吹鼓手,红白喜事儿,本村、邻村都找他,笛子吹得很好(一直是公认的),很小就开始学习了,怎么也吹了40年了···我曾经很是佩服他···但是后来我自己的经历改变了这个看法,我跟一位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学了3个月之后,他能吹的我能吹,我能吹的他却未必能吹·······40年对比3个月,我想你应该知道不是他练习的不够勤快,而是练习缺少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标准·······很多事儿是一个道理···若是忽悠那也就是忽悠吧,就如我们村的吹鼓手,他可能未必知道我如何超越他的,他甚至可以跟人说他依然吹得比我好(如果真是这样可能就更悲哀一点,没有正确的认知观比别的更可怕···呵呵······)别的不多说了~~!

[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13-6-5 18:1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