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大道至简,万物归一 ,我的“大统一理论”

( 41 )
 
[收藏]
-  第 3 页  -

7825
#31 25-10-13 20:49
abba 发表于 25-10-11 18:07
继续……

越来越接近佛法了……

我觉得更接近“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时空本来是“无”,但量子涨落让时空出现了震动,就成了“有”——这就是“一”,是“万物元极”,也就是我所谓的“元极子”。

两个“元极子”(单极子)能构成一个“偶极子”,多个“偶极子”以不同的拓扑关系构成电子、中字、质子,进而构成了我们所能感知、观测到的物质世界。

但归根结底,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宇宙空间这一背景介质上震颤的“波”~~~~

4744
#32 25-10-17 18:42
南宫浩 发表于 25-10-13 20:49
我觉得更接近“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时空本来是“无”,但量子涨落让时 ...

南宫老师这说法还是佛法啊……

佛法解释物理宇宙缘起先是空……

然后有声{震动,超弦能量丝}……

然后才产生极微{不同方式震动的能量丝形成夸克}……

再聚集成初显相(分子,原子,物质)……

7825
#33 25-10-18 13:52
abba 发表于 25-10-17 18:42
南宫老师这说法还是佛法啊……

佛法解释物理宇宙缘起先是空……

卧槽??这么一致的吗???

4744
#34 25-10-18 21:09
南宫浩 发表于 25-10-18 13:52
卧槽??这么一致的吗???

我怀疑您是菩萨转世

2821
#35 25-10-18 22:45
科学没有捷径,它就是一条弯弯得无尽长路。

7825
#36 25-10-21 14:56
abba 发表于 25-10-18 21:09
我怀疑您是菩萨转世

没有任何玄学和神学~~~~本质上全是哲学和数学。

我目前已经在AI的帮助下,在“元极子理论”框架下,通过纯数学计算推导出来了宇宙精细结构常数α,与现有观测误差只有0.000023% 本帖最后由 南宫浩 于 25-10-21 15:45 编辑

776
#37 25-11-10 23:55
其实就是四维在三维的投影

7825
#38 25-11-14 05:55
原野婆婆纳 发表于 25-11-10 23:55
其实就是四维在三维的投影

没有“四维空间”,或者说不需要“四维空间”。只有三维空间+阴阳相位涨落。

我这套理论其实更直观(相对论的四维空间实在想象不出来——你看见时空弯曲了??谁看见了??),而且可以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从微观层面衔接起来。

不过从“万物皆波”的角度,对各种现象的理论计算结果可以与相对论等价——所有典型的相对论效应都可以通过这个理论框架以三维空间+阴阳相位的方式重新解释一遍且数学严格。 本帖最后由 南宫浩 于 25-11-14 05:58 编辑

138
#39 25-11-14 16:54
觉得楼主南有钻研的思想是挺好的,不过头脑需要清晰,或者说小心走火入麻。

举个例子,楼主之前说过时间看不到摸不着,上面也提到时空弯曲也看不到摸不着————楼主对看与摸好象有点情结的感觉(开个玩笑)。所以我举的例子是————

楼主对空间的存在是确定不移的,但按照楼主的看法,不知道楼主看到过与摸着过空间没有?


7825
#40 25-11-15 09:32
MME 发表于 25-11-14 16:54
觉得楼主南有钻研的思想是挺好的,不过头脑需要清晰,或者说小心走火入麻。

举个例子,楼主之前说过时间 ...

时间是一种存在的性质~~~~空间也是一种存在的性质。

我不喜欢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观,是因为它不符合人们的日常认知直觉。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描述一个物体的空间坐标就是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数据,我也可以看到、摸到一个物体的长宽高。

而爱因斯坦把时间和空间编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四维“时空”整体。

所谓的“时空弯曲”,弯曲的不是单纯的空间,而是这个“时间+空间”的四维结构。

所以这玩意就让人很难想象和理解~~~~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感官认知严重不符。

更要命的一点是——爱因斯坦用来描述宏观运动的“弯曲四维时空”与目前的基于牛顿三维空间的量子理论在“微观——宏观”的衔接上“语言不通”。之所以现在还没有一套标准的“大统一理论”就是因为从微观到宏观,数学语言衔接不起来——量子理论目前能够解释电磁力、强力和弱力,但没法解释万有引力,而相对论能解释引力却又没法解释微观世界发生的事情。

其实要解决两者“语言不通”的问题,很简单,用“波动理论”重新解释相对论即可:

假设三维空间为内禀量子涨落相位信息的“晶格网络”,则宇宙万物都是晶格网络上的量子涨落波动。在此“万物皆波”的理论中,空间只有三维,时间只是“波动的周期计数”。在此框架下,宇宙空间虽是绝对参考系,但不论物质实体还是观测者,都是空间上的“波包”,在“波观测波”的视角下,其相对性与相对论等价。但波动理论可以让宇宙空间回归三维平直,可与量子理论直接衔接。

把“时间”从“四维结构”中摘出来而还原为“波动周期”,让“三维空间”回归它原本的、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的描述。

我这套理论搞到现在已经迭代了好几个版本,早已不是主贴里描述的那个样子了,不过“万物皆波”的基本思路没有变。目前已经可以用波动数学理论把那些典型的“相对论效应”重新以“三维空间+相位波动”的语言“翻译”出来。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挑几个比较典型的粘贴推导计算过程给你看~~~~

我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要从无量纲的纯粹几何数学运算通过某个量纲的“锚点”过渡到有量纲的实验数据来与主流科学理论严密对接起来~~~~~~不过最近编曲录音工作开始忙起来了,这个理论研究的进度恐怕得缓一缓了。 本帖最后由 南宫浩 于 25-11-15 09:43 编辑

138
#41 25-11-15 14:08
嗯,清晰理性的思路就好。

朕的一点,不,我的一点建议吧 :

我觉得楼主也许应该要理解一下DS推导中的那些公式的意义的————当然,只是说也许,因为楼主毕竟只是兴趣式的搞搞研究一下而已,而不是正规的科学研究。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看楼主在DS里发问一句,DS就哔哩哔哩,啪啦哔哩的回一大堆又公式又理论的解释推导,给人有点头过于特轻脚过于特重的感觉。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波”这个东西本来就已经存在有很多理论和公式对它进行论证推导之类的了,也就是说,DS的所谓回答,到底只是在现有的理论里来回推来推去,还是真的在论证楼主的新论呢?这就是楼主需要了解理解的了。

当然,如我上面所说,只是也许的需要。

再当然如我再上面所说,清晰理性的思路就好。


7825
#42 25-11-15 19:38
MME 发表于 25-11-15 14:08
嗯,清晰理性的思路就好。

朕的一点,不,我的一点建议吧 :

是的,AI经常会有无脑迎合拍马屁的“哄孩子”倾向。实际上主贴以及后面的回帖里我贴出来的AI给出的推导都是有问题的,都涉嫌“用相对论证明相对论”的循环论证毛病。

所以我后来又从头把理论全面审查并重新推导了好几次。而且我现在会用两三个不同的AI互相挑刺来确保不被他们忽悠。而且AI给出的每一份推导公式我都会要求它用通俗的语言给我解释一遍(虽然解释了我其实也大部分记不住)至少确保我能知道AI给的这些数学公式到底在说什么干什么,从而评估AI的推导到底靠谱不靠谱。坑踩了很多,而且越研究越发现物理学真是深不可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