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solo鼓的每一轨听觉到。。。
这个鼓虽然打的很有人味。。
音色变化也较丰富。。。
但是却肯定是用软音源做出来的。。
印象中的音色应该出自ezdrumme那一套。。
也许用的是自带midi loop做出来的。。。
好好好。。。
这样一来。。
我就省略了大量加入和调整门限的时间。。。。

(现在使用各类鼓音源编曲的工作比例很大,我们针对此来说说)
虽然没有串音来串出绝对真实的鼓。。。
但是这种干净的音轨相对来说就比较好调校乐。。。
最棒的是。。
鼓轨中还带着overhead的音轨。。
这样要做出真实感来说就容易了很多。。。
什么?
不知道什么是overhead?
没问题。。
原来我也不知道。。
简单来说。。。
overhead就是在录鼓时。。
除了每个鼓件都有单独的话筒负责外。。。
还有一对话筒是离鼓稍微远一些的地方拾取整个立体声声场的。。。
由于距离的原因。。
该轨对房间的反射共鸣和鼓件在左右声道的位置有了交代。。
对调整鼓组的音色和声场以及融合都很有帮助。。
还有一个重要的是。。。
如果你不太清楚编曲时鼓摆放的位置如何。。
仔细听一听overhead那么就会明了了。。
特别是对一堆单声道音轨束手无策时。。。
现在,我要对大鼓进行压缩了。。。
压缩器使用的第一原则:要让压缩器工作起来(废话)
要让压缩器工作起来的要素就是设定好合适的threshold。。。(阀值)
也就是选择当电平超过某个值的时候你决定动手把它压住。。。
比如说这一串声音一会儿是-5db。。一会儿是-3db...-4db...-6...-7db.....
你希望在超过-5db的时候压缩器开始干活。。
那就把threshold设为-5db。。。
这样每到电平超过-5db时。。。
压缩器就会屁颠屁颠的用力压了。。。
压缩器使用的第二原则:告诉压缩器什么时候开始开工干活
要让压缩器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干活的要素就是attack time...(起音时间)
压缩器一看:nnd。。超过-5db了。。。活来了。。
对于这个地鼓。。。
你告诉它:在超过-5db后3ms内就要干好工作。。不然就扣奖金!!
这样就不会放过短促的鼓声。。
也就是attack time设为3ms。。。
这时候。。
压缩器把袖子挽了起来。。。
压缩器使用的第三原则:让压缩器干活的分量。。radio。(压缩比)
这时候压缩器一手挽着袖子。。
郁闷地望着催促它干活的我:老大。。我应该把超出的那部分电平压扁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呢?
于是我告诉它。。。
这个嘛。。我认为把超出的部分压到1/4超出体积的程度就行了。。。(压缩比4:1)
这样加上不超出部分的电平就不会和其他的音相差太大了。。。
压缩器应了一声。。。把7db的声音压成5db(基数)+2db(超出的部分)除以4(0.5db)。。。
结果把一个5.5db的声音压出来了。。。
对此我很满意。。
压缩器使用第四原则:告诉它什么时候收工。。release..(释放时间)
压着压着。。
压缩器不干了。。
它说:老大。。。应该有工休时间啊。。
这一个音老这样压也不是办法啊。。
于是我大发慈悲。。。
这样吧。。。
要是这个声音不超过5db了就把它放开。。休息一会吧。。。
不过不要一下子就把它放松了。。
免得它又蹦跶。。。
这样吧。。。
用500ms的时间内慢慢放手。。。
让它温柔驯服地唱歌。。。
压缩器很高兴。。。
压完这个压那个。。(具体参数建议看看各种压缩器的设定值,分析多了就会八九不离十了)
这时候我就不大高兴了。。
叫你干活怎么不会动动脑子!!!
你看看:人声啊萨克斯啊铺底啊这些线条性的咚咚因为不是突发类声音。。。
不要一下子就压到位这么狠啊!
有些东西慢慢压比较好啊。。。
这时在某些线条性的音轨我把压缩器的knee(拐弯方式)调到soft。。
让压缩器在工作的时候温柔地慢慢使劲。。。
这样就避免了突兀的听感。。。
压缩器听者我不倦的教诲。。。
终于自己领悟了一些方法。。。
比如根据音轨的特性自己会决定收工时间了(auto release--自动释放时间)
这样。。有一部分我自己没有特别强的要求下。。
就交给它自己决定。。
效果也很不错。。。
这样。。。压缩器把它基本的工作都做的7788之后。。。
各个音轨基本上能本分地唱歌了。。。
我一口气灌下一杯蓝山咖啡。。。
准备进入用地(三维空间)水(频率空间)风(动态空间)构建火(色彩空间)的大混战中!!
[
本帖最后由 abba 于 07-11-5 17: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