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我也谈谈软件能否取代硬件的看法

( 101 )
 
[收藏]
-  第 4 页  -

107
#46 21-12-20 06:27
互补吧

1188
#47 21-12-20 09:59
恐怕很多人都分不清软件硬件之分把。在我看来只有数字和模拟之分。同样是数字硬件效果器,其实跟软件的信号处理流程是一样的。只有模拟信号流程的硬件效果器,才会跟软件有着明显的差别。

1289
#48 21-12-20 18:36
是的  很赞同楼主的说法  国外很多对比视频 老师们估计都经常看  但是都不敢说 哈哈  看过一个用百灵达MX8000的混音对比  放到一起 一耳朵的事    不过现在软的作品满天飞  听觉习惯已经偏了  所以 。。。。你们懂得
俺纯一业余爱好者   俺的小家庭作坊  也在装修中  不出意外 年前就应该可以了   俺这次搞得纯模拟玩法  大调音台 加一堆 垃圾周边 哈哈   纯属瞎折腾!!!
到时发照片来  让老师们多多指导~!!~
观众反应

51
#49 21-12-21 10:06
爛手上帝 发表于 21-12-16 13:28
硬件幾乎都是建立在討好人耳的基礎上設計,如頻率響應、諧波、泛音等等,所以硬件才有所謂的:溫暖、厚實、 ...

我也感觉是这样,那种软硬件盲听对比,其实用特别差的系统,比如手机扬声器基本上一听一个准,然而硬件第一贵(买不起,一台1176的价格我可以买多少插件),第二用起来并不方便

752
#50 21-12-21 11:25
铁蛋儿 发表于 21-12-20 18:36
是的  很赞同楼主的说法  国外很多对比视频 老师们估计都经常看  但是都不敢说 哈哈  看过一个用百灵达MX80 ...

哈哈,前些年,我也是一路折腾硬件,有些收获,但也走了很多弯路,你如果玩硬件的话,也许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帮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浪费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客观地说,现在能玩得起全硬件的音乐人,很少很少。因为高端并且状态好的硬件太贵了,只有那些不差钱又有这种情怀的音乐人,才能玩得起。高端硬件,不但价位高,维护成本也很高。那些二、三十年前甚至更久远年代生产的经典硬件,经过这么多年的服役,状态好的其实已经不多了,好多元器件已经老化或变质了,即使现在还能使用,还能出声,但其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声音了。只是绝大多数使用者没有条件对比,不懂得这些当年的经典是不是真的已经风烛残年,还一直把它当成宝贝伺候......


有些混音师有一墙的硬件不用,而宁愿用软件混音,除了硬件混音不方便修改、效率不高、甲方给的费用太少不值得全硬件混音、软件混音效果也不差甲方根本听不出差别也不在乎等等这些主要原因之外,其实,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那一墙的硬件设备,状态正常的到底还有多少?那么多的硬件,如果全部维护维修,得花多少费用和时间?更何况,国内真正有能力维护这些老设备的,真正对声音的认知有一定高度的,真的是凤毛麟角(硬件维护和打磨,我只认情人节老师)。还有,那些原厂或匹配的零配件,也越来越难买到了......


硬件混音,如果硬件已经老化状态已经不太好或者本身素质就不怎么行,加上一些基础性的设备和周边的设备有短板,这样的硬件混音也就是一种情怀罢了,我自己就是一个亲历者,我现在用软件(混响和母带还是用硬件)混音,比自己前几年用纯硬件混音的作品,要好得多了。主要的原因,除了技术的进步,以前用的硬件老化了状态不好了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1-12-21 11:36 编辑
观众反应
:在理
:在理
:大实话。不是顶级发烧 还不如ITB

1289
#51 21-12-21 13:59
欧阳 发表于 21-12-21 11:25
哈哈,前些年,我也是一路折腾硬件,有些收获,但也走了很多弯路,你如果玩硬件的话,也许我可以给你一些 ...

高端玩不起 也买不起 哈哈   自己玩的都是垃圾便宜货   比如思美501(两条带牛 两条自己加牛的 哈哈)  dramerLX20(据说是76的前身)还有3630(这个好像国外的到现在还用着的玩意)混响有雅马哈rev500(老外现在好像还用)莱斯康mx(有电脑控制软件方便好用 哈 )还有条tcM300(个人听感比M350好 )  都是一堆垃圾货    不是情怀  只是喜欢  但是买不起高端 只能自己玩个乐呵 哈哈
打算买两条wa76    看过对比 老的1176 除了中高频比1176多以外   这个好像现在的听感都喜欢多一点中高频吧    别的基本也差不多 哈哈
纯属瞎折腾 哈哈

450
#52 21-12-21 15:02
同类硬件的宽容度远高于软件(一些不靠谱品牌的请自然排除在外)
说软件更方便快捷的,可以换个思路使用硬件,硬件调一个大致音色, 基本不常动,剩下软件平衡一下即可,这样效率很高
观众反应

4243
#53 21-12-21 16:11
小小小小悠悠 发表于 21-12-21 15:02
同类硬件的宽容度远高于软件(一些不靠谱品牌的请自然排除在外)
说软件更方便快捷的,可以换个思路使用硬 ...

好硬件在得到想要的声音结果上,确实会节省时间、效果好···

但是在整个工作中的存储、修改、工程交换、导出,甚至是系统搭建、维护上·····实事求是的说,还是不如软件方便···这点我们也是应该看到的···

1300
#54 21-12-22 15:01
软件首先解决的是轨道数目限制和精细编辑的痛点

这两点不是改进,是革命

这两个在纯硬件时代是中小预算录音室完全没法解决的

所以绝大部分纯硬件时代的小预算制作只说录混,放到现在,水平根本交不了活

抛开这两点空谈“硬件的音质”,都是空中楼阁

归根结底,我们现在所谓的“硬件音质”,都只是在革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而已

或许真的有人喜欢以前那种剪磁带的方式,但我不喜欢,我也永远不想回到那个时代,工作太痛苦了



本帖最后由 佐佐木史朗 于 21-12-22 15:05 编辑
观众反应
:在理

2109
#55 21-12-22 17:03
jannio 发表于 21-12-16 12:54
就针对第3点来说,两个字:“盲听” 哪位觉得硬件音质好的大师敢上

听不出来只有4个原因:
1、监听设备不行
2、耳朵不行
3、审美不行,
4、能力不够。
没有别的原因。
你可以翻论坛我这几年盲听的回复,95%都是对的!当然我也在进步的路上,从一开始听不出到现在八九不离十。
观众反应

464
#56 21-12-22 18:16
小小小小悠悠 发表于 21-12-21 15:02
同类硬件的宽容度远高于软件(一些不靠谱品牌的请自然排除在外)
说软件更方便快捷的,可以换个思路使用硬 ...

这样用硬件 不就是套预设吗,又何来混音可言呢.......
其实这种“过一遍”“加味道”的做法,恰恰是很多人迷信神话硬件结果。他们从来不能发挥出硬件真正的能力.......
观众反应

450
#57 21-12-22 18:41
大道无术 发表于 21-12-22 18:16
这样用硬件 不就是套预设吗,又何来混音可言呢.......
其实这种“过一遍”“加味道”的做法,恰恰是很多 ...

哈哈哈哈,你就这么认为吧。
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这么用的,恰好是足够了解手里的硬件特征优点才会这么去用。
当你做的足够多的活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同类的各种音色适合用什么。
反而听到一个声音,不能很快短时间去找到合适的工具和方式处理,真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活干少了。
我迷信也好,神话也罢。好用的东西我会继续用,不好用的就淘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当然,量力而为。用硬件更容易达到我的目标我就用了,从来不纠结是用软件还是硬件。
我爽了,我客户爽了,就行了,其他人说什么,重要么?
就喜欢过一遍,加味道。
什么是真正的能力?东西在手上爱怎么玩怎么玩,想玩什么买回来玩就是了。

我一直跟朋友们打一比方,想干什么就去干,别问,你要过一条河,决定了就去过,千万别问那些河边等着的,那些人只会告诉,水深过不去,太难了。已经过河的人不会回来搭理那些畏首畏尾的等等党

464
#58 21-12-22 18:48
小小小小悠悠 发表于 21-12-22 18:41
哈哈哈哈,你就这么认为吧。
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这么用的,恰好是足够了解手里的硬件特征优点才会这么去用 ...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完了,别人怎么接话呀
你说的我都认可 就这样吧
套预设不丢人,谁还没个模版和固定的几个干活套路呢
那么,套路之外呢?这就是这个帖子讨论的意义了。

4243
#59 21-12-22 18:51
大道无术 发表于 21-12-22 18:16
这样用硬件 不就是套预设吗,又何来混音可言呢.......
其实这种“过一遍”“加味道”的做法,恰恰是很多 ...

人家说的就是哪怕纯软软件混音,类似只用硬件台子保持基本状态SUMMING一下的方式···

有些东西是优点就是优点,过一遍如果质感都能更好,这是最基本的得到软件上怎么撸也撸不出的质感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做了不会违背信仰吧···至于,如果有能力、有时间、有精力去做得更好,继续细处理就是了,根本不用担心别人能不能发挥硬件真正的能力···与评价设备本身素质没有必然关系···

看看那些仿硬件的软件,哪个不是为了像模仿对象一样往音频里加味道,还不断吹嘘跟硬件有多逼近的效果···这些都是啥子嘛···你用那些软件难道是为了不加味道?确信他们不是为了仿硬件加味道?声音有个好染色是个多无耻的事儿吗?···

如果反对一个事物,到了完全任性敌视找茬挑刺儿的方式了···这就没法客观讨论了···就像说一穷逼只能步行,见到有人开车车坏了就嘲笑:开车还没我走路快···!至于吗···车坏了没你走路快,这是正常区间讨论事儿么···唉···

迷信,据说有两种方式,迷信别人和迷信自己···就看每个人是怎么个迷法了···有头脑的可能谁都不迷···



本帖最后由 yousing 于 21-12-22 19:47 编辑

450
#60 21-12-22 19:08
大道无术 发表于 21-12-22 18:48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完了,别人怎么接话呀
你说的我都认可 就这样吧
套预设不丢人,谁还没个模版和 ...

套路之外,就是继续完善提升套路。

模板干活跟丢不丢人毫不沾边,不知道你为啥要扯上丢人二字。。
任何人的模板都是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不管软件硬件,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这个工具的工作状态。套路之外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也不需要有,本身就是一个很专注的工作,只需要关注手里的东西是否好用,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和方式。

然后说个玩笑话,设备好的技术差的

你说的  这样用硬件不就是套预设吗,又何来混音  这句话。
先搞清楚这些预设是自己用设备的经验总结还是自己听不出来,看别人这么用也跟着这么用。这是本质区别。
过一遍 加味道,这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毫无迷信和神话,也许是你感知不到罢了。

从现实角度说句实在的,对软硬件有迷茫和怀疑的,买回来用就好了,答案只有自己用了才知道,看一些评论也好,对比的音频视频也罢,还是文字形容的感觉,那些都是主观想象。

问个有意思的问题哈,买硬件的动机到底是因为技术差需要靠硬件来弥补,还是意识到了软件某些方面的不足通过硬件来弥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