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第二条:是事实加预测没什么可说的,达成共识,
第三条:“它不能像其他变种一样与你的肺结合”,医学无绝对,直接说“不能”确实很武断。
按照柏林卫生研究所(BIH)计算生物学家罗兰·艾尔斯说的“可以说,一种主要在上呼吸道系统显现的疾病正在出现。”
和Abdi Mahamud“越来越多的研究似乎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似乎主要影响上呼吸道,引起较轻的症状。而其他变异株会影响肺部,并可能导致严重的肺炎”。要准确一些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1/1096972
第四条:不需要加强剂量免疫,这个达成共识,我前面也说了这个一定需要上下文,他忽略了有其他有基础病的人和高危人群应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你链接的文章也没毛病。
第五条:它将成为一种儿科疾病,主要影响无免疫力的幼儿。40%的感染者将无症状。这当然只是统计的奥密克戎,整个讲座也只针对奥密克戎。至于变异速度,感冒的变异速度更快,所以感冒没有特效药,所有的感冒的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消灭感冒病毒,只能让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在一周左右战胜感冒病毒,所以变异速度更快,致病性更高的感冒比奥密克戎更可怕没毛病吧?你说的变异成“强毒性”是说再变异成致病性更高的变株哈?那当然是全世界人民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所有传染性疾病都有这个变异风险,但这一条主要说的是奥密克戎,别跑题。
第六条:快速检测对有症状者50-80%敏感,对无症状者仅30-60%敏感,这只是筛查后统计的客观数据而已,这也能杠?快筛准不准自己理解。而且只是美国的情况而已,中国的情况可以找中国的数据。
第七条:追踪接触者是毫无价值的,因为我们迟早都将被感染。你这质疑也莫名其妙,筛不筛查和筛查后是否追踪者接触者是两个事情,筛查出感染者后继续追踪接触者当然数据更准确,而且这个方式来应对类似德尔塔这种致病性强的变异株当有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否来用这种方式来对付感染更广且致病性更弱的奥密克戎,这个中国和美国就有分歧了。这会消耗更大的成本,且换来的成果划不划算这点中国和美国都有自己的理解,且各自都有各自的情况,甚至各自都认为自己的处理方式更好,这也是一个屁股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是用时间来检验真理,目前肯定讨论不出啥结果。
本帖最后由 洛翌 于 22-1-28 14:5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