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手机是检查音乐的标准?

( 84 )
 
[收藏]
-  第 4 页  -

605
#46 23-6-20 21:04
之前在準備課件時得到一個結論:
电声支援 +发布载体+消费者听觉方式=形塑了音乐型态

舉一個例子說:
从STIPA 語音清晰度的角度来看
RAP 說唱的兴起
跟手机+耳机 这样的音乐传播载体
有很大的正相关

观众反应

205
#47 23-6-21 02:00
朱旦旦 发表于 23-6-18 15:33
我平时都是懒得拿耳机和音箱播放

我的入耳耳机还是上万的呢

一针见血!到位!

293
#48 23-6-21 09:54
dulingyun 发表于 23-6-17 15:49
手机外放是目前检验中国大陆音乐制作的标准

确实,很多人都还买不起300块钱拿的音响,也不是买不起吧,就是审美品味没到那个点上,有这个钱也不会拿来买音响

365
#49 23-6-21 09:56
手机外放不是很好么,这样对我们的要求就会降低,哈哈哈哈
观众反应

941
#50 23-6-22 11:23
手机是现代检查音乐的重要参考之一,和car test一样不是标准
观众反应

744
#51 23-6-22 20:11
箱子出来的东西 在手机上感觉打击乐很重

904
#52 23-6-23 02:08
手机外放基本啥也听不出来,听什么都差不多一个样。
而且用手机外放听,你放桌子上,拿手上,不同的位置,角度,声音差别很大。就是听个响而已,,

如果说歌曲里的歌词有没有唱错,节奏有没有唱对,这首歌的曲调,歌词,文艺风格你喜不喜欢,手机可以听出来。
但这不属于混音和音质方面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忐中忑 于 23-6-23 02:28 编辑

848
#53 23-6-23 11:26
以前也觉得手机喇叭能听出什么好坏,现在监听设备好了,听的声音更准确客观了


反而能区别出一些手机喇叭上的声音品质感,平衡感,而且手机喇叭也成了鉴定混音水准的一个辅助了呵

15875
#54 23-6-23 21:44
忐中忑 发表于 23-6-23 02:08
手机外放基本啥也听不出来,听什么都差不多一个样。
而且用手机外放听,你放桌子上,拿手上,不同 ...

那可真不是

如今专业的混音也会用手机检测的

别说现在了

就是二十年前,我们手机铃声都会根据不同品牌机型适配的

这里买学问大了

2151
#55 23-6-24 22:37
我一般用4喇叭录音机的audio in先试试,如果还行,再用国产的音响作为第二遍,对过眼神了,在用白盆试试

665
#56 23-6-25 04:11
所以说中频中频,中频调好了,大小音箱都不会太差,

435
#57 23-6-28 14:07
手机喇叭是音质指标最差的那一类放音设备,类比视频领域的显示器,相当于一个“分辨率极低的、画面扭曲带雪花点的、画幅显示不全的、没有色彩或者色彩失真严重的“显示器,在视频制作行业,会有人认为应该拿这样的显示器作为最终检查电影成品的标准吗?
当然,有些片子,比如乡村爱情故事这类,只要能看清人脸谁是谁就行,这就好比音乐里的喊麦、嘻哈、口水歌,对它们的受众里的大多数人而言,能大概听清楚歌手唱的旋律和歌词就行了,但是有些音乐,就相当于视效大片,如果用“分辨率极低的、画面扭曲带雪花点的、画幅显示不全的、没有色彩或者色彩失真严重的“显示器来看阿凡达,那看它的意义就损失大半了。

当然,一切的根源是人类对听觉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对视觉的高。手机这种东西为了便携性只能严重牺牲掉喇叭音质,在视觉领域,手机的显示器的各项指标是远超“分辨率极低的、画面扭曲带雪花点的、画幅显示不全的、没有色彩或者色彩失真严重的“显示器的,只不过就是尺寸小而已。但手机喇叭的音质指标还跟以前收音机喇叭差不多,都还只是地球上音质指标最差的那一类放音设备。

所以,现在的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显示指标远超于大半个世纪以前的小黑白电视机的屏幕,但是听到的音质可能却还跟那种电视机上的喇叭差不多甚至更烂。

音质就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质不是音乐之外的东西,音乐不是只有一条主旋律而已,虽然那的确是大多数普通人最明显感受到的部分,就好比影视剧画面不是说只要能大概看清楚人脸的轮廓,大概能认清画面上谁是谁就行。当然就像前面说的,这跟作品及其受众的类型、阶层、定位等有关。

至于制作方,就是向市场妥协呗,因为现在音乐被“欣赏”的场景太多太多是通过手机喇叭了,所以制作方也只能在原来兼顾“汽车”“电视”“收音机”等使用场景之外,再加上个“手机喇叭”这种使用场景。但这也只是一种兼顾而已,拿手机喇叭当成检查音乐制作的“标准”这就太扯了,虽然音乐行业很自轻自贱,但也别自轻自贱到这种程度吧。

当然在这个时代像我这样对待音乐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我听音乐但凡手边有条件用正经的音箱就用正经的音箱,不行就用耳机,都没有的时候才用手机喇叭凑合一下。只是我心里分得很清楚,凑合就只是凑合而已,兼顾就只是兼顾而已。别把这说成是“标准”,尤其如果你自己就从事这行业的。还是那句话,别太自轻自贱。

本帖最后由 冥燚 于 23-6-28 15:01 编辑

435
#58 23-6-28 15:07
马儿菜 发表于 23-6-17 17:16
有一点对于我们从业者很重要,就是手机检验音乐的“音乐性”和“音乐的情绪”,这两方面要比音箱好用。原因 ...

需要手机来检验音乐的“音乐性”和“音乐的情绪“的从业者恐怕不是什么好从业者。因为用的音箱更好就”偏离音乐本身“了?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能说这人他自己就偏离了,怪不到音箱头上。从欣赏音乐的层面来讲更是,音质越好的音箱当然才更接近音乐的本身,而不是反过来。你如果指的是那些土法炼钢、开脑放、民科思维的某些“发烧友”,那也是他们思维观念的问题,这个锅不应该让音箱来背。 本帖最后由 冥燚 于 23-6-28 15:13 编辑

435
#59 23-6-28 15:10
陈旧的LOVE 发表于 23-6-19 09:15
自己也是人,过分站在客户的角度,丢失了自我,那点自我虽不算什么宝贵东西,但是你跟70亿人与众不同的标记 ...

在一堆向大众妥协跪舔的声音中能看到这么一句也是不容易了

435
#60 23-6-28 15:20
janfwang 发表于 23-6-18 09:13
在回放这个问题上扯什么专业感觉都是装,觉得一个音乐好听不好听,这个是人的本能。
我理解的专业就是负责 ...

这么聊就是在混淆概念。需要先理清楚,我们讨论的是音乐成品制作完成之前还是之后,“之前”,那就是创作制作环节,“之后”那是重放环节。音箱耳机是在重放环节的设备,就相当于显示器,显示器没什么好看不好看一说,只看它的显示指标: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响应时间等等。音箱耳机同理。

至于什么压缩、delay,那是制作环节的事,别跟重放环节搅合到一起扯,重放环节只需要讨论如何能更真实、准确、完整的还原音乐成品就行,所有的美化都是重放环节之前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