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教程] 电容话筒是什么

( 128 )
 
[收藏]
-  第 5 页  -

139
#61 10-3-31 14:05
行业和专业知识,任何人即使是业界人士都不可能完全具备,这是知识问题;
好而求学,不耻下问,这是古人教导我们的品质问题;
不懂装懂,滥竽充数,这是古人教导我们不能而为之的道德问题,
如果知识匮乏,不懂装懂,又滥竽充数,还把别人用来讲解的案例事实(AKG),说是洋奴表演,这不是知识和品质的问题,是纯粹的道德问题。

附:“洋奴”原帖参见如下第28#楼!
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295804&extra=&page=2

44
#62 10-3-31 14:24
哦 这样啊
呵呵 我也看得莫明其妙

mIC不是一直在说AKG C3000是背极话筒,不是纯电容话筒, 但AKG却不明明白白告诉用户。
MIC应该是站在AKG的对立面啊,在维Quan啊,咋说是洋奴呢,倒是老陶一直在说C3000是纯电容话筒,而且很有钱的样子,要拆开几个看看是不是背极,哈哈,我也看明白了,背极不背极,不是我们这样的低水平的人拆开话筒就能看出来的。

呵呵 估计老陶这家伙语文水平确实太低,唉 小学语文知识还得回去好好补课,据说现在的孩子上学很辛苦的,起得最早 睡得最晚,唉 老陶要受苦了。
观众反应
B2B

340
#63 10-3-31 17:20
原帖B2B 于 10-3-31 13:07 发表
老陶啊,你家人叫你回家吃饭了拉,赶紧收拾回去了吧!
说句不好听的话,别在这里DRXY了,让大伙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我们这刚毕业经过3个月培训的高职生也不见得理解能力这么差。

你看你,整了个个人网站,还声称 ...


同理~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知识~大家都是在学习~哎
我外行人都看不下去了

5
#64 10-3-31 17:34
我太感动了~关注这个论坛这么久~为了这个贴特意来注册了个号~

老陶你是卖话筒的,又不是开发~到处不懂装懂~哎~你很有钱是么?有钱你给论坛注册会员以人发一个电容话筒~
好好的论坛被你搞成产品推销了~
那个楼主发点技术贴~你眼红写不出来是不?

那个MIC629也是~你跟他较劲干什么~他是一个商人~他在这就是为了提高他知名度~让大家买他东西~反正我是支持国货的~

[ 本帖最后由 porthub 于 10-3-31 17:36 编辑 ]

139
#65 10-3-31 18:46
商人要有商道,更要有商德。言必行,行必果。
中国的企业家或者说商人比比皆是,但凡成功者大都是讲真话,办实事,顺其民意,否则即使蒙混一时,最终也会身败名列。

音频应用TT老大开始在论坛上销售产品,并推出音频NB系列话筒,按理说大伙肯定反对,毕竟这个论坛是大伙人气支撑起来的。
但事实恰好相反,绝大多数朋友都比较支持,并主动推荐他们的产品,这是因为人家耐心给别人做解释,认真做测评,实事求是,
报着真诚为客户服务的心在做事。这就是商道,也是商德的体现。

强烈建议老陶像compressors说的一样先好好去学习一下小学语文知识,再重点好好学习一下商道和商德的问题!
最后再来推销你的话筒吧。

139
#66 10-3-31 19:01
净化论坛环境,强烈建议管理员封掉那个写在头像下面什么“打火一次,罚款十倍”广告,
实在是太恶心了。。。要写的话,花点钱买个论坛的广告位去做,也算是对论坛的支持。

支持的顶一下。

44
#67 10-3-31 19:09
支持

而且 哈 我咨询了一个朋友关于话筒“打火”的问题
下午发了贴子
结果发错地方了 被站长删除了
等过天再整理出来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139
#68 10-3-31 20:06
感动啊,为什么呢?

打火的问题,怎么说呢,内行的人估计都知道就是个小儿科的事,本来老早想整理发在下面这个帖子里的,
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287280&extra=&page=3
考虑了一下,有点担心本人人气不够,知识不够扎实,怕别人不会相信,弄不好也会讨个污蔑的罪名。
犹豫之后呢,还是一直没有发。

今天发现有人与我有同感,实在是太意外了。。。

如果老陶能自觉把你的广告删掉呢,建议compressors就不要贴出来了,留个神秘感嘛,毕竟,专门揭露别人的短处不是我们正常人要做的。
老陶呢,也可以利用这个作为“卖点”推销一下你的话筒,
消费者呢,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个小问题,就比方说这个东西的着火点是1000度,达到或超过1000度,这个东西要燃烧,为了不让这个东西燃烧起来呢,就把这个温度控制在1000度以内不就得了,就这么简单。买东西嘛就讲个实惠,具体里面细节不知道也没关系。

同时呢,老陶必须要记住,要跟买你的话筒的人讲实话,别利用他们的不解大肆吹嘘,更不要把这个当着炫耀自己的资本。
商道即人道!哎,不知道你理解得了不?

问题不要多问哦?要学会自己慢慢去学习领悟,我可没有MIC那样有耐心地去帮你解释这解释那的。。

106
#69 10-3-31 20:24
雨后春笋啊,国内一下子出来了这么多的“专业”话筒制造商,刚才好好的看了下坛子,水平还是有差距啊,动态不行,音质也有问题么,有空在坛子里各种讲,为什么不把自己话筒的毛病搞掉呢?
       看来中国电容话筒业老大797厂该有点危机感了,市场在流失啊,你们还不做广告,广给老外做话筒有什么用,到最后拿着给人家做出来的东西说事儿,还有人呲牙咧嘴咬牙放屁的一百个瞧不起,给人做话筒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这就造成了797在这方面哑巴吃黄连,眼看着牛头马面各种咋呼,还没有办法直接把证据提供出来。
       这两年比较了一些国内的产品,用的是797的低端产品NT2S,各个厂家都直接说,做话筒人家是老大,我们承认不行。实际测试,灵敏度什么的区别都很明显啊。这个我倒是敢说,谁不服,拎话筒过来。我不研究你东西怎么做的,我搞扩声的,我就看实际应用。
       再有就是几百块钱的产品档次都是做给人在家里搞网络KTV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还跟人墨迹啥呀。在坛子里跟人留点面子,人家还靠这个生存呢,饿死咋办啊。至于AKG到底是不是电容这一点,我说个实际的吧,和国产“电容话筒”相比,灵敏度差,这个不用去消声室测试,使用体积小于500个立方的“消声室”歇了吧。所有的声源都有个近场效应,做梦梦出来的参数不实际,这也就是小厂和大厂比不了的原因。呵呵,跑题了。实际应用测试灵敏度的方法就是开相同增益,离开50公分说话,听音箱的声音,离开一米说话,再比较,离开五米再比较。最业余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这能体现出一个话筒的真正实用效果,也能比较出膜片的真实水平。
       我既是卖话筒的,也是用话筒的。好东西坏东西到现场立刻现原形。大合唱的拾音要求范围广,频响平,但凡现场推不上去声音的,就是不过关,但凡出爆音的那就是民用品。我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厂家能做出来好东西,这样可以拉动内需,也给国家争气,但是在自己水平还不足以和大品牌抗衡的时候还是要谦虚点,多学习,论坛是我们交流提高的地方,吹毛求屁的事回被窝里干最好。非得用什么什么理论什么什么词汇压住别人给自己争不到任何面子。再有,做话筒可以,要先学学调试音响,做不了现场的设计师就不是一个好电工。产品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理论是什么,在时间面前耳朵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会了点东西就要做大师呢,曾经和行业里几位高手聊天,都谦虚的很,对的错的说的你心服口服,没那么多倒刺儿。我要叫人家大师,人家言辞告诉我,我们交流,大家各有所长,大师都在墓地呢。我真不想论坛里这么快就出一个大师,虽然可以每年拜三拜,但还是大伙交流的好。咱们论坛里人才济济,但凡能发技术贴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不能因为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东西,就看不起别人,谦虚点好,和气点好,讨论技术有很多种方式,不要总选择最极端的,产品都是在不断的问题中改进完善的,500块的东西能抵U87的事是托所为,太明显了。再有,话筒叫蒸金,又不是铁匠,还整个镀金的,恶心不?

44
#70 10-3-31 21:29
哦 老兄啊 最后一句话好像有点问题哦
蒸金(镀膜)好像是镀的一种哦  
测量话筒的镍膜制作工艺纯粹就是电镀技术,与蒸无关。
录音话筒的膜片材料非金属,所以要蒸镀上金属镍或金的哦
所谓真空电镀似乎就是把金属材料蒸发 然后才能把金属材料“镀”到零件表面上的哦


这里高手多,说话得小心的哦

106
#71 10-3-31 21:49
原帖compressors 于 10-3-31 21:29 发表
哦 老兄啊 最后一句话好像有点问题哦
蒸金(镀膜)好像是镀的一种哦  
测量话筒的镍膜制作工艺纯粹就是电镀技术,与蒸无关。
录音话筒的膜片材料非金属,所以要蒸镀上金属镍或金的哦
所谓真空电镀似乎就是把金属材 ...

哈哈,见笑了,本来是看了另一篇的内容想抵抗一下,没说太清楚,其实想说的就是个厚度的问题,那篇里边有人把这个镀膜的厚度给夸张的有点大,我就带了一句,没想到带出来了大漏洞,哈哈,下次一定说话小心,谢谢赐教

139
#72 10-3-31 23:38
原帖dare 于 10-3-31 20:24 发表
雨后春笋啊,国内一下子出来了这么多的“专业”话筒制造商,刚才好好的看了下坛子,水平还是有差距啊,动态不行,音质也有问题么,有空在坛子里各种讲,为什么不把自己话筒的毛病搞掉呢?
       看来中国电容话筒业 ...


这里是在谈论的是一个技术或者说是行业术语的问题,随便带出一点人品和道德的问题,
老兄说的是话筒应用的问题,似乎有些跑题。。

虽然还不大明白你的主题目的,但你参加北京展会的头像照片,说明你也在参加和关注这个行业,表达也不错,还是支持一下。

843
#73 10-3-31 23:49
哦?我在这篇文章里面做过什么广告吗?

先举个例子看看?

看来是抽痛了,很好,马甲乱飞。

AKG的问题不想谈吗?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这是为什么呢?,

呵呵,还是那句话,慢慢来不着急,真金不怕火炼。

打火的问题,看得懂的自然懂,看不懂的不需要搞懂,这里继续谈论C3000B是不是驻极体话筒的问题哦

843
#74 10-3-31 23:53
对付某一类人,我早就领教过了。关于我的话筒,自有我的用户来评价。


注意:请把话题先集中在AKG3000b是不是驻极体话筒的问题上,不要跑题,能做到否?


请所有的知情人率先发言,我会在最后给以揭露,画皮一层层地剥,方有味道

843
#75 10-4-1 00:44
对麦克先生的答疑,回答如下

1 所谓图片,是指你拿个照相机把话筒拆开照个像啥的. 没有文字说明是不能看出那个音头究竟是不是纯电容或者驻极体的.

你如何判定我的照相是没有文字说明的?我的照片还没有出来,你已经先看到了?不合情理呀?





2: 至于说音头与FET之间为什么要接一个隔离电容? 呵呵,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与背极不背极无关,如果你愿意,加十个电容也不会对性能造成很大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不是你说的这么简单,隔直电容在驻极体话筒里面,加十个都没有关系,在纯电容话筒里少了一个就是不行。这就是告诉你,这里存在疑点。




3驻极体音头,本身存在极化电荷,所以不需要外加极化电压. 其极板虽然与极板表面的极化膜粘在一起,但电荷并不会从驻极材料上泄漏到极板上去,所以极板对外显示的仍然是零电位.

我对这句话完全赞同!事实上我的揭露工作将从这句话开始,请大家记住麦克先生的这个结论


4但对于录音级的背极电容传声器,其线路设计完全不同于ECM, 因为录音级的背极传声器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参数,比如MAX SPL, S/N等等, 所以FET一般工作在源极跟随方式,于是栅极一般处于正偏置状态,即栅极是有正的直流电压偏置存在着.

这句话错误,栅极接正电压,不是栅极正偏置,栅极正偏置将导致管子无法工作,这是结型场管的基本特性,但愿这是你的口误 。不是你的认识。


总结:你的所有基于C3000B是ECM的结论是出于那个你抄来的AKG材料表格。
           我的所有基于C3000B不是ECM的结论是出于我对其音头的解剖。
现在的问题很清楚了,我将其解剖,并且加上文字说明,你以为还需要加上什么才能说明问题?
或者我提议一下,你我同时拿出一个C3000B音头,同时解剖,你看怎么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