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一直没回复。。。希望这帖子沉了算了。。。失望了。
本来是想着尽量从用户的主观体验来说明一下KPA的品质,能给很多对KPA感兴趣的朋友某种角度上的意见。
还是那句老话 KPA不够好,至少没很多人吹得那么好。
KPA跟之前的卷积模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简化了卷积采样的门槛。做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做卷积的box。
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当然每个人 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我相信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每个人都说一点,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继续说我自己的体验。本来一直希望营造一个能直接拾箱子的环境。 设备一点一点的开始买。准备买箱子的时候 KPA刚刚问世。
当时都是各种营销视频 各种牛逼的制作人用了以后 各种 amazing [size=1em]fantastic [size=1em]awesome 都来了。
[size=1em]等着有独立的用户第三方视频的时候,一个长期工作的棚里一个朋友带来一台录吉他 然后就搁在棚里用了一周。。。orange th30的profile。
[size=1em]由于之前中意的箱子 就是th30 和ac 30 及其熟悉其声音 根本不用AB对比 就感觉到。。。柴。 就跟早期rig 和line6 pod比起来那种 柴的感觉。
[size=1em]我从软的 到腰子 到pod 到psa 都体验过。没一个能让我满意。本来以为KPA的出现能结束我这种寻寻觅觅的历程。
[size=1em]毕竟小型个人的制作室里用30W以上的音箱 就有各种不方便的地方。
[size=1em]就没有一个真正适合工作室里用的吉他解决方案么?。。。
[size=1em]kpa最多就是POD提升一个档次这种品质,从凑合走到了更高的凑合。
[size=1em]得 这下圆满了,箱子直接上了。邻居要骂娘也没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