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被误解的音频 之 1-00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音质高

( 157 )
 
[收藏]
-  第 5 页  -

1798
#61 15-1-11 19:14
原帖avis 于 15-1-11 14:28 发表

这个图很好地说明了延迟是基本恒定的。
如果把很微小的差别(而且事物都是相对的,一个的微小相对于另一个是巨大的)看作是基本恒定,那我们对恒定的定义不同,这个没法继续说了。

现在越说越感觉是在各说各的,我说的是线材会带来Jitter影响(完美的线材是没有的,即使阻抗匹配,脉冲的边缘上升时间也不会是理想的0),听不听得到另说。

你说的是Jitter可以被PLL等手段减小(但为什么需要PLL,前提不就是进来的时钟有Jitter么?一部分原因就是线材带来的),这个Jitter可以小到实际听不出来,也就是它的存在没任何音质影响。(但没影响不等于要否认它的存在)

另:48楼引用的googlebot 的发言貌似与46楼的一段话矛盾。
观众反应
:学术气息很浓的朋友。支持这种态度。

1048
#62 15-1-11 2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98
#63 15-1-11 23:30

回复 avis 在 #54 的 pid=4368780 的贴子

先到这吧。 做研究太费时间精力了。这一点十分赞同”兼听则明“。

362
#64 15-1-11 23:55
这简直就是神贴啊。。。。。。。。。。。。我要看所有的目录
观众反应

193
#65 15-1-12 00:12
围观。
观众反应

7068
#66 15-1-12 00:18

回复 compusic 在 #43 的 pid=4368255 的贴子

请问,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是线材还是时钟?

95
#67 15-1-12 01:13
谢谢~!学习了!!
观众反应

7068
#68 15-1-12 01:19

回复 compusic 在 #43 的 pid=4368255 的贴子

数字方式传输、储存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弥补传统模拟介质的不足么?数字音频方式是逻辑方式、是算法方式,接收端只要能识别0和1就OK了!我的理解其意义好比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按照指定时间和顺序从A点走到B点,他们走过阳光大道也好,从下水道钻过来也罢,只要按照指定时间和顺序到达B点,无论他们是光鲜靓丽、还是蓬头垢面,B点这边要做的只是分辨出男女就行!设备正常连接的话,您图中所示问题应该是更多的受到时钟稳定程度的影响。至于对声音记录和回放的失真大小,抛开模拟声电换能部分,那是AD、DA部分的转换质量问题,当然一样会受到时钟稳定程度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祁光远 于 15-1-12 01:53 编辑 ]

7068
#69 15-1-12 01:49

回复 compusic 在 #43 的 pid=4368255 的贴子

上图文中您也说“被传输的时钟不稳,但数据并不会出错”既然数据不会出错,那由数据算出来的声音又怎么会出错?!
受您这层帖子的启发,突然感到最近欲“拔地而起”的“羚羊”宣传的“时钟”概念有些有些夸大其词了!过分夸大了时钟精确程度和音质好坏关系的概念!时钟的作用是不出错,当然越精确越好!说到底,无论记录还是回放,音质的优劣更多的还是在模拟这一块儿!!

7068
#70 15-1-12 02:15

回复 compusic 在 #53 的 pid=4368651 的贴子

想请问兄台,“Jitter”这个东西对您本人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您听得到它吗?!如果只是想单纯的证明“Jitter”这个东西的存在,那不用争论!... ... 我觉得“Jitter”这个东西如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数字音频的影响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那还拿它说事儿干啥呢?!

4396
#71 15-1-12 03:36

标题

音频又一烧脑神贴,我居然在手机上看完了,佩服几位大神精彩的交流,学习了很多,谢谢你们😊
观众反应
:谢谢大家

159
#72 15-1-12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9
#73 15-1-12 1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9
#74 15-1-12 11: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8
#75 15-1-12 11:28

回复 ldtll 在 #60 的 pid=4369155 的贴子

已经成仙了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