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强烈要求---"驴"牌监听上拆解图.

( 160 )
 
[收藏]
-  第 6 页  -

2555
#76 07-6-5 01:17
我累了``明天还有 很多事情```

你问问问题时候先去google一下,省了我回复你时候你根本不懂,你说那样多没劲.

各位 '晚安(路过,明天接着来玩乜)

2999
#77 07-6-5 01:40
SB
喇叭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拆的
不相信耳朵只相信眼睛的人最好去玩视频
观众反应
:这是个秘密
afj
:其实地球人都知道
:希望大家能明白..

5400
#78 07-6-5 01:41
大头恼了

8448
#79 07-6-5 02:16
革命领袖
特约嘉宾




UID 29
精华 2
积分 2473
帖子 1378
阅读权限 80
注册 2006-12-22
来自 姑苏城外寒山寺
状态 离线
#15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6-5 00:19  资料  个人空间  主页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UOTE:
原帖由 路过 于 2007-6-4 18:59 发表
副主席相信领袖这一条:我们的论坛至今都是全国水平最高,技术最前沿的论坛.
一点都没有错,更本不用费话解释,看看他们的脑子的混乱程度就知道.看来,不比不知道.目前国内的形式就是这样不容乐观.呵呵你看他们狗 ...


你天天在这里可能觉得不乍的!但到外面兜一圈才知道,我们这里是泰山之巅!
还有我们的图片数量和内涵的技术品质,更是首屈一指!领袖自认我们水平还不怎么样,但却根本找不到稍微像样一点的对手!

总之,有稍微能望我们项背的论坛,大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第一个通知领袖!好让领袖过去认个干弟弟,好让领袖在这世界上不再寂寞! [:;P:]

[ 本帖最后由 革命领袖 于 2007-6-5 00:22 编辑 ]



这哥们儿的领导。。看来也是一有臆想症的主。。。咳。。。惭愧。。。我还曾幻想过有后宫三千。。。。却没想到如此小巫见大巫。。。甘拜下风。。。

不敢了我~~~~睡觉去了~~~累死了~~~一早交活儿呐~~

2431
#80 07-6-5 02:29
靠,虽然我只买过TT的耳放,但我绝对支持TT,楼主,MD,欠抽呢!!

1552
#81 07-6-5 02:38
我相信拆解图早晚有的,TT是个厚道人!

6370
#82 07-6-5 07:34
------------------------------------------
以下是我乱猜的,别当真......

看到驴的一句话,我个人猜测这个产品根本就不是音频应用团队设计的,而是一个类似ODM产品,音频应用买下某厂家设计好的某些模块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贴牌而已(这个“公模”厂家不仅仅为音频应用生产和设计电路,还帮其他国外著名品牌设计和生产)。如果真如前面我说的那样,“音频应用”监听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你要知道,相同的电路,不同的厂家贴牌为自己的产品后,价格是相差很大的。

而如果说这产品全程都是音频应用自己人Diy的,说句心里话,我个人反而是不太信任音频应用团队的水平能做好专业监听音箱(做话放和做监听完全是两码事),因此我希望是前者。虽然我乱猜的,但别砍我挖...

其实你可以仔细想想,音频应用的NB1电容话筒,你认为是音频应用土炮Diy的吗?非也。我认为根本就是某个专业厂家做的,音频应用拿来贴牌。实际上做NB1的厂家还在为国外某著名品牌生产同样的话筒(但价格贵得多)。


这里重新说明下:所谓ODM产品,就是(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注意的是,ODM和OEM不是一回事,别混淆挖。还有,有不少品牌也是在ODM和OEM交错复杂的环境下诞生的。


但是,原始设计制造商原则上是负责设计和生产(或者生产还委托别的厂家),因此贴牌商是不能要求ODM厂家按自己的思路设计和改进的。但音频应用则不是,还要求按自己的需求让他们改进,这点有些不太明白....  


一般而言,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公司或厂家,才有能力买下某个公司某个型号产品的贴牌权。比如说,森海赛尔消费性耳机产品几乎都是日本丰达ODM的产品,iCON的声卡基本上都是ESI公司ODM的产品,森海赛尔和iCON都是比较大的品牌,有能力买下贴牌权,它们各自的ODM厂家都愿意为他们提供产品让他们贴牌,毕竟是大客户挖。如果是小公司,你找丰达帮你生产耳机,没有数万条的订单,您就别妄想了...


咱们别小看音频应用的实力,我感觉音频应用品牌的不少产品就是委托某些大的专业厂家设计和生产的,音频应用可是他们的大客户之一。


以上是小弟瞎猜测的,请别当真。
------------------------------------------

另外善意提醒一些朋友,别把一些问题想得太天真了,其实我很明白你们想知道音频应用产品的电路结构的目的,更知道你们想了解音频应用监听音箱电路抄袭哪些电路或者想了解电路和哪些品牌有联系,如果哪天真的让你们看到了,你们肯定会认为就是抄袭。原因可以理解,因为,为这音箱设计电路的厂家不仅仅只有音频应用这一个客户。


音频应用不是你们想像中的那种“只会DIY土炮货骗钱”的组织。还有很多东西,您也别为难胡戈他们,很多事情他们都是没必要透露的。您要知道的就是,音频应用一直都是努力在为热爱音乐的穷人着想的。您知道为啥音频应用的产品都很丑吗?因为那是在尽可能节约不太实用的外观成本。一个外观NB的模具可是很昂贵的。如果外观上来了,最后的价格估计不会便宜,那还不如去买品牌货。


再另外,关于用料问题,不要以为你用了很猛的元件就出极品,恰到好处的用料和合理的电路设计、完善的检测调试才是好的产品。天价的SSL9000通道条用几元一片的飞利浦NE5532运放,您敢说SSL9000是垃圾吗?如果您自以为是的把SSL9000给打磨一下,换成op275...,整个系统平衡性全部被打乱,后果是很严重的。


打磨,可以改变听感和指标,但是声音是否还正确,就很难说了。
观众反应
jtg
:这样回帖才有味
cat
:舒服
:您真博学多才~
:客观公正,论坛需要这样的探讨问题态度
:赞!
:支持,这才叫真心话。

843
#83 07-6-5 08:37
原帖由 elunxp 于 2007-6-5 07:34 发表
------------------------------------------
以下是我乱猜的,别当真......

看到驴的一句话,我个人猜测这个产品根本就不是音频应用团队设计的,而是一个类似ODM产品,音频应用买下某厂家设计好的某些模块 ...


说的很好啊,音箱拆开来都是大同小异,听感才是第一位的,同样的用料,同样的尺寸,仅仅是因为安装的顺序或者材料组织的松紧都能带来不同样的音质,还有就是检测的过程在普通用户的家里面是无法模拟的,因此,看解剖图往往会产生误导.

353
#84 07-6-5 08:39
我支持的就是: 音频应用不是想猛赚咋们的钱的那种......

既然做为商品 就不怕说是抄袭!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在模仿嘛!  

所以,请支持这音箱。           那么多大师们都听了,感觉不错。  我们担心什么呢?

大家别带有色眼镜看人。      


说句难听的: 如果驴牌音箱 像T6A 那样 做砸了.......    估计音频的元气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谁愿意看着自己一手建立的东西,像昨天的股市一样叠上几百点呢?

别在这里斗来斗去了。
观众反应
:你说的有道理

13860
#85 07-6-5 08:39
我也想不通为什么SSL9000用的是NE5532,但的确如此。
就跟惠威的D6单元一样,原厂箱的低音非常难听(家庭影院用),我们这里的经销商采用重新设计的箱体(外型没有原厂箱豪华,属于中规中矩型),但是低音表现好得多了(不再那么混了,力度也出来了,相对平衡了)。
同样元器件,不同的设计,声音区别竟如此之大。

再说真力的(肚子)里不也用了LM3886吗?

[ 本帖最后由 张俊 于 07-6-5 08:43 编辑 ]

3189
#86 07-6-5 09:30
楼猪的目的明确~

夹着讽刺和挑衅的尾巴~

其实他错了~这明明就是因嫉妒产生的所谓的愤怒~

在自己论坛上口出狂言~还要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说这边已经被你的言论和提问搞的一片混乱~

楼猪心术不正~心理不健康~

真正是个可怜的孩子~这样的人~却抱有这样的心态~太可怜了

1673
#87 07-6-5 09:39
5532的优点在于带负载的能力大,所以可以直推耳机,至于我们听起来会觉得声音丰满甚至肥厚混浊。那是因为一些打磨或者设计电路的人不解其中原理,随意替换运放。造成5532输出电压过高,所以我们听到了所谓的“5532”肥厚音色。

备受音响发烧友不齿LM3886其实比那些分立原件搭出的“纯甲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原因很简单,LM3886,用硅晶圆流程化制作的。没有放大管不配对和阻容不精确的问题。美国国半的人不是傻子,有专门的半导体营销学院和半导体设计学院,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组件研究的透透的。一帮专家们用信号发生器测试以后,明确规定了功放块的各种频响数字参数的时候。我们这还分立原件焊一起用耳朵辨别口水声呢。

音频应用监听要是用LM3886就对了,绝对正确。



原帖由 张俊 于 2007-6-5 08:39 发表
我也想不通为什么SSL9000用的是NE5532,但的确如此。
就跟惠威的D6单元一样,原厂箱的低音非常难听(家庭影院用),我们这里的经销商采用重新设计的箱体(外型没有原厂箱豪华,属于中规中矩型),但是低音表现 ...

[ 本帖最后由 graywolf 于 07-6-5 09:44 编辑 ]
观众反应

2555
#88 07-6-5 10:43

回复 #85 张俊 的帖子

几十年前  NE5532 是超级贵的东西``嘎嘎

2555
#89 07-6-5 10:47

回复 #82 elunxp 的帖子

嘎嘎```

音箱和咪  跟 话放什么的不一样``` 前者需要完整的腔体设计 以及 很好的测试环境 , 肯定只有大工厂才能搞掂.

量产的专业音箱不合适做土炮``哈哈

959
#90 07-6-5 11:10
目前市场产品普遍是这样的情况,知名品牌卖的是牌子,不是零件的价值,这个懂行的人都知道,比如一个SAMSON CV话放,我拆过研究,按里面的零件,量产每个成本不会超过200元,加上开发和制作费用,也不会超过300,但是刚出来能卖1000多,为什么还卖得那么好?毕竟是老牌,给人的感觉是值得的,再说给你300元,有几个人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分析了一些音响产品,基本价格都在成本的3倍以上,但是懂得去研究零件和成本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并不影响销售.但是如果公开拆开,公布用料和电路来宣传,对销售一定会有影响.
  而不少个人DIY的产品,销售策略就刚好完全不同了,因为没有名气,所以只能靠公开用料,介绍电路优势来宣传,所以目标消费者基本是懂电路的内行,只是自己没有条件和能力去制作而已,所以利润也比较低,成本值多少,只需要看宣传就大概算出来了,太暴利没人买.
     如果作为追求稳定性和品牌价值角度来说,应该选择品牌货,用价格的1/3来购买相对满意的产品性能和2/3来购买心理满足感,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而目前不少的DIY产品,确实存在性价比高,性能也很优秀的情况,花比品牌货少的价钱得到同样的性能是完全可能的,前提是你必须不是很爱面子的人.
观众反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