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产品普遍是这样的情况,知名品牌卖的是牌子,不是零件的价值,这个懂行的人都知道,比如一个SAMSON CV话放,我拆过研究,按里面的零件,量产每个成本不会超过200元,加上开发和制作费用,也不会超过300,但是刚出来能卖1000多,为什么还卖得那么好?毕竟是老牌,给人的感觉是值得的,再说给你300元,有几个人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分析了一些音响产品,基本价格都在成本的3倍以上,但是懂得去研究零件和成本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并不影响销售.但是如果公开拆开,公布用料和电路来宣传,对销售一定会有影响.
而不少个人DIY的产品,销售策略就刚好完全不同了,因为没有名气,所以只能靠公开用料,介绍电路优势来宣传,所以目标消费者基本是懂电路的内行,只是自己没有条件和能力去制作而已,所以利润也比较低,成本值多少,只需要看宣传就大概算出来了,太暴利没人买.
如果作为追求稳定性和品牌价值角度来说,应该选择品牌货,用价格的1/3来购买相对满意的产品性能和2/3来购买心理满足感,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而目前不少的DIY产品,确实存在性价比高,性能也很优秀的情况,花比品牌货少的价钱得到同样的性能是完全可能的,前提是你必须不是很爱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