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凤凰台和ZhongYang台的实况转播效果天壤之别,为什么?

( 130 )
 
[收藏]
-  第 6 页  -

1162
#76 07-7-26 10:43
楼上终于崩溃了,目的已经达到,就此封贴!

721
#77 07-7-26 16:04
原帖由 alian0475 于 07-7-23 11:34 发表
楼上你错了,也许你亲自经历的现状是这样,我们讨论的就是应该更科学的做法,我们既然用着国际进口的音响,那么我们也应该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的技术,更何况实况转播或录播节目已经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了,我记 ...


         更科学的做法其实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去做,很多时候到了实际当中主办方的预算也是个问题,就算预算足够你那样细腻的制作,那也要看看人家愿意花那钱才行,比方说电视台做混音这块的费用为3W,差一点不花钱也可以有声音出去,再有真正能听出粗制滥造的又有几个人啊,电视本身就只是个大众的东西.     现在的时常运作也都是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钱的事情!我不可能去多做没钱赚的白干!
观众反应
:这段话是对的

1162
#78 07-7-26 18:21
楼上正解啊,其实就崩溃那位朋友说的也对呢,现场人家电视台管我们要信号来了,咱们敢不给吗,不是怕电视台,是怕主办方啊,主办方还以为咱们故意刁难谁呢,更不能说因为某些单位的不负责人咱们就坚持不给本不应该给的信号而让转播不能进行吗,咱们哪敢冒这个大不违啊,再说主办方也真的不在乎转播怎么样,现场我们做好了就行了,电视台也就吃准了这点啦,久而久之变成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多干点事也就罢了,可是现在人家电视台已经认为他转播效果不好是咱们现场调音师的责任了,一切就在这长此以往而变得顺理成章了,跟谁说理去,实际情况就是咱们不会跟钱过不去,但是思想上一定要清醒,这不是我们该负责任的事情.我们做的最大度的事情就应该是很好的配合转播方的工作,而不是替他们打一份工,打了工人家还没拿你当回事,事情不能这么干啊!

395
#79 07-7-27 01:52
支持alian0475.崩溃的那些人应该下岗。

2036
#80 07-7-27 05:01
1)楼上两位,你们有点小活做一下,屁股都翘到天上去了?当然,也不一定,你们就是想胡聊一下滴!
实际上重要的演出根本就没你们的份,
2008AoYun会的开幕式和各大演出以及各场大大小小的赛事,从舞台演出到电视现场直播都不会有你们的事!
就你们这个态度,
从ZhengZhi上和技术上都不达到要求!
肯定是ZhongYang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的事,你们想摸摸信号线都没门!
你们要在旁边看的话,录音师也会很担心,担心你骂街给录进去了!

2)中芭的演出,你做扩音的话,"如果",
当然这个"如果"相当弱智,就好象傻瓜一样的假设来的:
但你们要求我做这种十分傻的假设,我只好做一下,不然,贴子就要进入骂街时段了

如果你占用了20坐位做音响,
ZhongYang台也占用20个,
凤凰台也占用20个,
因为做分轨调音要摆调音台啊,
这样,
门票收入将减少60个,并且观众会十分反感,应为太多的音响设备和工作人员严重影响了现场演出的效果!

而中芭要付你3万的话,
就要付ZhongYang台3万,
再会凤凰台3万
这们,主办方要多付3倍的钱来做录音!它不会同意的.

3)综合上述,此贴标题所述,就是现场调音师的技术水平造成的,完全是现场调音师的责任!
再有责任感的电视台的录音师,也只能对这样的现场调音师表示无可奈何!
这是一种She会现象,是低价竞争造成的,
电视台的调音师(个人,不含设备)一般是6000元到1万元一场,
而演出公司的价格要低很多,演出公司的调音师(国内的,香港和国外要高很多)是一个月2000-3000元
(一般这种调音师是按月计的,一个月不管有多少活,都发这么多)
每场平均价是500元左右,
这也是主办方请这些私营演出单位而不请电视台的主要原因!
这个与大家抵制的低价铃声制作的道理是一样的!
低价揽活,肯定是要量不要质的!

4)一分钱,一分货,主办方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想必,主办方,花了一点点钱,办个这样的效果,还是满意的,
它完全不会管电视机前观众的感受的!
这是一个深刻的She会话题和She会现象,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可以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低价=--低质=--低价
这个循环链之中,最终的受害者是:
劳苦大众!!!

5)没有你们的错误,观众就不会失望!如果人民选择了"低价",就等于人民选择了"失望"!
写了那么多,不知坛子里有没有稿费,累死人啦!

[ 本帖最后由 record365 于 07-7-27 06:00 编辑 ]
观众反应
:呵呵,是的是的,很多民间电工出身的音 ...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后果,你以为就电视台 ...

4008
#81 07-7-27 09:37
我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反正我听到大陆这边的音乐类节目 不管管弦乐还是钢琴什么的   那差别太明显

1162
#82 07-7-27 12:43
拉条SNAKE去转播车里啦,混音去啊,居然还要占现场座位,诶,对牛弹琴就是!
观众反应
:话筒用谁的,SB

2036
#83 07-7-27 13:43
原帖由 alian0475 于 2007-7-27 12:43 发表
拉条SNAKE去转播车里啦,混音去啊,居然还要占现场座位,诶,对牛弹琴就是!

如果2个电视台都自己调音,是决不会用你的垃圾话筒的,
当然象你这种给个信号都不肯的人,也不会给别人用你的话筒,
那么,
ZhongYang台装十几支MIC,凤凰台装十几支MIC,你装十几支,
岂不是相当难看?
别发神经了!
如果你用无线话筒的话,你这个态度,我就会调一支相同频率的话筒,
然后打开,放到厕所里录别人大便的声音,将你整得死去活来的!

如果你不是做演出的,在这里瞎说一下无所谓,如果你真是做演出的,你在这里这样得罪人,别人要耍你是很容易的!小心一点吧!

[ 本帖最后由 record365 于 07-7-27 13:50 编辑 ]
观众反应
:你太有才了!
:如此小人的行经你也敢想!就算你的技术 ...

2036
#84 07-7-27 13:55
我并没有理由要支持电视台,但这个贴子表达的观点,怡怡是现场演出的调音师的责任,
所以,这个贴子,你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赢我的,
所以,最终,只有我是笑到最后,除非,你开始骂街吧!
我开骂,
我就不复你了.

721
#85 07-7-27 14:17
骂街!
        那是你的专利!   装几套MIC和调同频干扰人家,这么小人的想法也恐怕就你这样的`人才`能想到的!非要专牛叫尖干嘛?
观众反应
:以小人的手法治小人,必胜!

200
#86 07-7-27 14:50

80#record365 的这个帖子还是挺可爱的


若非网络时代,大家是无缘聚在这里聊天的。还是值得珍惜这样的好机会的。

我在这个论坛里很多年了,受益匪浅,我感谢这里有那么多的好人。

谢谢音频应用
观众反应
:你有这样好的观察力,前途无量

1072
#87 07-7-27 19:42
都是大师

101
#88 07-7-27 23:02
真是不想在大家吵架的时候,来掺和。彼此交流,上升到互相人身攻击的程度不太好吧。希望论坛里有良好的技术交流气氛。也没必要上升到ZhengZhi程度。
简单说两句,现场演出的PA混音操作,和转播混音,现场多轨录音还是有不同的。包括现场环境声染色问题,喇叭的应用,超低音部分的处理。总体的音乐动态等。都和电视会有较大的不同。比如举一个混响的例子:现场用的是一个立体声音感较宽的效果。因为中国的电视制式为PAL制,使单声道的。所以立体效果会因为左右的相位差产生一定的抵消,在电视上听起来就会比较干一点。所以OB播出还是单独架设系统为好。
再说一下ZhongYang台的问题,坛子里好多人都攻击ZhongYang台。其实ZhongYang台里搞音频的人很多,也有比较不错的技术人员,也有经常在外面干活的。并不都是不负责任的人。国内电视台大部分都是直接要信号,但是央视遇到大活动时,从现场要信号时也是要得多路,主输出两路,乐队一路,人声一路,音乐一路,效果一路。然后四个观效,一路热备。(就是在主喇叭前加一枝话筒做备份)上车之后再混音播出。这是一个省事的方法。去年五月北京北展剧场的水木年华演唱会就是多轨混音再进车的,录音是单独的系统,由另外的公司操作。
国内大都是要现场信号播出,主要是不重视这方面的要求。在国外,电视台基本都是单独做多轨混音播出,加上数字缆比较普及了,非常的方便。(很多国家的播出制式为NTSC,这是立体声的格式。声音也相对PAL制要好,所以电视台也相对重视一点声音质量。)

[ 本帖最后由 TNT 于 07-7-27 23:03 编辑 ]
观众反应
:又来个行家不容易啊!

1162
#89 07-7-27 23:16
86楼说的对啊,我本人虚心接受,我说的话都是对事不对人,就想人家说的,什么AoYun啊,大型活动啊,怎么能跟我这个小人物沾上边呢,但是就连我这个小人物明白的简单技术道理,人家大师还要在这为自己的无知而不肯重思想上有所改进.作为现代舞台技术,即使在中国也不是象早些年那么闭塞了,也是托了网络的福啊,大量的崭新技术涌入我们的眼帘,让我们通过实践去甄别,我随没搞过转播,但是做现场录音还是做过的,我们做分规录音目前还没有财力置办齐所有设备,于是我们已经象转播一样自己拉条SNAKE去现场以外的房间或场地进行自己的混音然后录制整体的立体声信号,如此小的活动我们也没有途省事直接从现场调音台做两轨的侧录,因为那出来的效果传播给别人实在是丢自己的脸,要硬钻牛角尖就只能说个人行事风格不同了,我们是在有条件下尽可能去把现场的声音乃至要记录的声音资料做到更好,我们不会去抬杠连信号都是直接不科学的拿的,然后还去抱怨现场话筒的问题.在一切条件都是一样的前提下,自己单独的避开现场环境和音响的干扰去按照自己的监听标准去独立混音是肯定优于直接不知道从什么输出,不知道已经经过什么处理的输出通道直接拿信号要效果好很多,也许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的某些老师大概还是不明白啊,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体质问题,现实困难,但是我们不能无知啊,因为知是改变的前提,明白了道理才有改变的可能,否则就连一点可能性都没有,我们只是为了这个可能在争论一些东西,仅此而已,我很少在讨论的帖子里对个人本身进行一些不礼貌的言语,"对牛弹琴"也许是我唯一针对某人说的话了,其他都是希望我们在扩声这个"事"上共同学习得到提高.为自己所有不礼貌的言语向大家道歉,希望我们有更加多的关于舞台技术的讨论!

1162
#90 07-7-27 23:51
刚刚发好上面的贴,就收到了崩溃兄的一个大便,把留言里SB去掉,那也算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讨论的问题,那就是话筒用谁的?
话筒还是用现场演出方的,先不说话筒的好坏,就说你自己独立拉SNAKE去混音要比直接拿信号效果好的多,也容易自己去掌控,更能让你们的大师调音师好好的发挥以便教育我们这些小人物怎么做的更好,多好的事啊.可是偏偏自己说自己是如何大师,却没有发挥余地,因为把机会给了我们现场调音这些小人物,但是这个机会我们打心眼里不想要,一心不能二用,何况一心是在如此让人操心的现场呢,所以说跟我们拿信号,何必呢.
当转播方从第一步开始为更好的声音转播效果做出了改做的事的时候,那你们就大可以去埋怨现场演出方所用的话筒怎么这么差,虽然现场效果很好,但是对于录音很不利,随便什么,你们这时候就可以挺起腰竿来起到鞭策现场效果更好的作用,然后演出方也不停的提高话筒的质量,然后转播方效果更好,这是个良性循环啊,很好的事情啊,但是千万不要还没做到第一步,理论不过别人了,又去抬杠话筒的事情,太滑稽了这样.

话筒用谁的?好现在单从技术上让我这个小人物再给你上一课吧!
现在的现场扩声当中,能够完成现场阔声质量的话筒不管动圈还是电容,做录播,通过仔细的调整对于电视播出都已经足够.如果现场都做不好的,那不是我们讨论的,因为那时一个失败的案子,不是我们以后争取达到的目标.电视效果可以了,但是对于录音发行可能对于单单完成现场扩声的话筒有些也就不太能达到要求了.如果都有条件做分轨录音,然后做后期编辑,那话筒真的也要上录音级别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但是现场全部使用纯电容的话筒,无非对现场而言有很多不利因素,于是装载电容麦头,但是灵敏度阶于纯录音电容麦和舞台用传统动圈之间的现场用MIC开始大行其道了,不仅让现场效果有所提升,也尽量避免现场的一些串音与啸叫的问题,然后录音质量也有所提升了.不论从人声麦还是乐器拾音麦都有了不错的效果.
其实就现在电视转播而言,即使是传统的舒尔58的无线麦,录制出来的人声已经不错了,但是就是一个伴奏一个人声的转播毕竟不是什么技术难关,主要是有多路的演出场合,录入乐团或是电声乐队等.人声与乐器的拾音录音品质都还可以,惟独鼓和打击乐一直很难取得效果.那么在实际应用中一共存在着三种做法:
一.用纯的专门录鼓的电容麦组来担当中人,优点自然是录制效果好,缺点是需要现场调音人员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节话筒位置和所有周遍,有时也要对现场的建声环境进行改善处理,否则也会物及必反.
二,就是用电容麦头的高品质现场用麦组,取个现场和录音都折中的办法,效果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三,是经常看到国外的一些巡演演唱会和颁讲礼上用到的鼓组和打击乐用两套麦克来兼顾现场和录音,现场用专用鼓夹可以将专用鼓麦不需要占地大的话筒架就固定在股上,录音的用话筒架做传统的架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调试时会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很显然这三种方法都是可行的,采用哪种似乎个人对声音的追求而定,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会是架设越来越简单而声音品质越来越高的趋势.
把打击乐如此大动态的声音部分处理好了,其他话筒的录制已经就变得相对的简单了,再加上各自独立的混音系统,那效果自然就有保障.
还是那句话,不管怎么样,能把现场顺利完成的演出,去做独立的不论是分轨还是混合后的录音,都将不会差到拿去的,如果连现场都做不了的话筒,那还谈什么呢?希望以上对某些人有用,因为对大部分人上面说的都是大家早已经了解的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