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中國不懂得借鑑,因為早在港臺流行音樂傳入的時期,就已經借鑑了日本的流行音樂了,有些港臺流行音樂簡直拿別人的旋律直接填中文詞。例如香港有《風繼續吹》,《每天愛你多一些》等等。台灣由於受日本文化影響比較大,他們早在民歌運動的時候,就已經在學習日本了。 我讀大學的時候,我的導師去做一個原創歌曲比賽的初賽,複賽評委。當然,領導們就找了評委們開會,說最後進入決賽的歌曲不能是那種很吵的,不要刺耳的,要反映學生青春活力,蓬勃向上的主題。中心是呼應主題!!!!不過,導師說,決賽當晚,評委的位置大部份都是領導,他也沒有去做評委。就像一個有指揮作戰經驗的軍官,要聽從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上級的命令一樣。這麼說呢,應該說是有權的人說的算,而不是你在這個行業多有造詣。這就是我們面臨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