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理论上 at 2005-7-30 16:44
好长时间没来了,没有想到还有这么精彩的帖子。
看看Soul的话语,和我们以前何等相似!刚接触音乐时我们认为通俗歌曲唱的就是我们的心声,旋律又是那么上口,比民族、美声强的太多了;刚学吉他时觉得这个乐器音色 ...
说得很客观,也有道理,我承认理论上所讲的音色的道理.
在上面说那些话的过程和经过别人的反驳后,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些东西.
在远古,人们唱歌基本上只需要一段旋律,然后唱的人加上"词".我相信唱得好的
人,"歌迷"也是不少的.
到了现代,在流行乐中,多了一个部分:配器.或者说编曲.
我认为配器.或者说编曲.和人声(歌唱部分),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在现代,听流行乐的听众们,虽然他们说的是喜欢听某某人的歌,但是实际上对伴奏也是有"心理要求"的.
一般我们去卡拉OK,听到的不管是港台的还是内地的音乐,如果我们先不唱,只听
听伴奏,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很单调,很没趣.
但是有些音乐人可能有他们的意见,认为伴奏就是伴奏,不能和歌唱部分同样的"突出".可能更多人会说这样会喧宾夺主,但是我觉得不会,只要配器时不要刻意加入过多的音色.在处理已有音色的时候注意挑选,和效果的处理.
如果歌唱部分在某个作品中,重要性为5,伴奏的重要性,也应该为5.
这样,这首歌,整个一首歌,会显得更加吸引人.不管听众听到哪一个部分,都会感到满意.节奏也让人无可挑剔.
在我听的欧美音乐中,我觉得那些音乐人做到了这点.
而中国的流行乐和欧美的差距之一,可能就在这里.
也许仅仅是大家的观念不同,欢迎任何人对我以上叙述发表意见和反驳.